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孩子的每種行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係。一個人如果在小時候沒有被善待過,就別指望他成年後會善待這個社會。——李玫瑾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與父母的相似之處,也許是行為方式,也許是飲食習慣,或者是脾氣性格。我們以為這種普遍現象都是遺傳。


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天生非此》一書,是英國作家奧利弗·詹姆斯的著作,他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兒童心理學家和關係精神分析學家。他以多年的臨床經驗進行理性分析、深入探討、參考大量的研究成果,得出了自己的結論:我們會成長為今天這個樣子,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受到父母后天培養模式的影響,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我們必須從自己做起,打破代際相傳的教育方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為什麼我們和父母那麼相似

我們之所以能在自己身上找出父母的影子,這都是言傳、身教和身份認同的結果。

在孩子嬰幼兒時期,接觸最多的就是媽媽,孩子的模仿能力會讓自己的行為與媽媽更接近,為了討媽媽喜歡,孩子會做跟媽媽一樣的舉動,會成為和媽媽相似的人。同樣,媽媽深惡痛絕的事,我們也會跟著產生牴觸情緒。尤其在還不能明辨是非的時期,父母說的都是對的,要無條件服從,父母做的就是模板,要有樣學樣,漸漸地,我們長成了和父母類似的樣子。

如果媽媽是個多愁善感、過於小心謹慎的內向者,孩子 就常常被人詬病冷漠、不合群。媽媽凡事想清楚再做,有話多想想再說。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一次說的話讓人取笑了,讓人傷心了,讓人憤怒了,以後便再也不會說。日子久了,孩子也像媽媽一樣越來越沉默寡言,越來越不喜歡與人交談。

媽媽喜歡吃簡單的食物,是素食主義者,孩子多半會跟媽媽一樣。

克萊格文特爾是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帶頭專家之一,他說過:豐富多樣的人類心理並非先天基因帶來的固有產物。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2、父母的差別教育造成了孩子的差異

在多個孩子的家庭裡,造成兄弟姐妹之間差異的原因很多:

父母對待每個孩子的方式不同

在孩子出生時,父母之間的關係不同

對孩子的偏愛程度不同

將某個孩子當作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孩子在家庭中的出生順序

父母無論怎麼想要把一碗水端平,都是很難做到的,儘管他們也不願意差別對待,但事實就是有很多因素使同一對父母養出的孩子差別很大。

父母生充育第一個孩子時,通常是身體狀態最好,感情也相對最好的時期,他們把全部的愛都給了這個孩子,無論經濟條件如何,被全心全意照顧的孩子長大後心理更健康,心智更成熟。他們不但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可動搖,而且學習成績優秀,事業上也更有成就。

而在夫妻關係緊張、婆媳矛盾充斥的家庭氛圍下養育的孩子,與第一個不可同日而語。他們在父母那裡獲得的時間和精力相對少,還有很多人被父母完全忽視,也不必承載父母新寄予的太多希望。

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電影《陽光普照》裡的爸爸,就是差別教育的典型代表,他不喜歡小兒子,甚至於別人問起有幾個孩子時,他也只說一個。大兒子被他嚴格要求,寄予厚望,他從來不去關心兒子的心理變化,只知道讓他一定要復讀上醫學院,讓他“把握時間、掌握方向”,爸爸的希望成為他的壓力,這個所有人眼中的好孩子,從高樓上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一向被爸爸忽略的小兒子,跟著小混混砍傷了人,被教養三年,當爸爸意識到只剩下這個不喜歡的兒子時,才反思自己多年對他的關心和愛幾乎沒有,他為了幫助出獄的兒子擺脫小混混菜頭的糾纏,好好走正路,就開車撞死了菜頭。

他用自己的差別對待毀了兩個兒子,也毀了自己的一生。

童年期的不良養育是行為問題的主要成因,缺乏回應的早期照料會造成兒童更加缺乏安全感,同時無法控制自身情緒,容易反應過度。他們會更加恐懼,然後通過憤怒來處理威脅。不論孩子多大,缺乏父母的體貼照料都會使他們的攻擊性變強,產生同樣效果的還有父母的敵對及攻擊行為。



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3、成功的決竅是後天訓練的結果:一萬小時定律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一書中指出: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我們通常只看到別人取得的成就,而不知他們背後的堅持和付出。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只要我們為了自己的目標一直勤學苦練,終有一天,理想也能實現。

劉翔從7歲開始苦練19年,才有了賽場上的飛躍。達芬奇從畫雞蛋開始日復一日練習,才有了後來的《蒙娜麗莎》。鋼琴家郎朗3歲開始學鋼琴,每天練習2小時,後來變成每天8小時的訓練,才有了後來在各國際大賽上奪冠的好成績。

任何事都不能一蹴而就,除了努力沒有捷徑可以走。

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4、重視精神健康,把愛傳遞下去

我們明白自己的性格形成,來自於幼年時期的經歷,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正面的還是反面的,父母都曾經影響了我們的成長。如果想讓下一代更好,就要從自身出發,摒棄掉我們被養育過程中的誤區,好好照料他們、陪伴他們、理解他們,讓孩子成為身體和精神都健康的人。

讓孩子沐浴在我們的愛裡,用自己最積極的心態與他們相處,成就他們的同時,也治癒我們自己。


將好的獨特的東西傳遞給後代,這事的決定權在我們而非基因。我們常常希望通過改善物質條件為孩子提供更加富足的生活,一旦物質生活的基本需求得到滿足,那麼比起為子孫後代留下房產、股票、股份這些物質層面的東西,將愛傳遞下去才更加重要。



與父母相似並非遺傳,而取決於童年的養育方式,我們《天生非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