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個工廠老闆的獨白:活著比倒閉還要艱難

2020註定是很喪的一年,疫情爆發,股市熔斷,石油危機。每天都是潮水退去,每天都在講寒冬。作為企業主的我頗有感觸,特別是身邊越來越多工廠暫時歇業,停工,裁員,放假。讓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山東辦廠的時光,有所感觸之下就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

2020年一個工廠老闆的獨白:活著比倒閉還要艱難

手頭充裕,發現商機

2006年我組織起了自己的小工廠,位於青島黃島的一個郊區。做為一個靠做腳手架搭建出身賺到第一桶金的膠洲人,我瞄準了戶外建材行業。那年我30歲,那時戶外建材市場競爭還不是很激烈,加上手頭上資金充足,便想自己搞點事,於是找了一個合夥人開起了工廠。從決定到實施進行的很快,沒什麼顧慮。找廠房的過程也比較順利,記得當時在網上搜索了一個廠房租賃的信息,之後找到負責人,一談即成。接著我就在黃島這個900平方的廠房,投入70萬買了一條生產線,一些檢測設備,辦公設備及生產工具,工廠就這樣張羅起來了。因為我與那個夥計都做這行很多年了,所以各項準備工作還算輕車熟路,沒費多大周折。

工廠小、訂單不穩定

  那時工廠規模小,訂單不穩定,員工也不好招,所以我也會和工人一起生產,在拉線上打螺絲等。“用工荒”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從那時開始到現在是愈演愈烈。特別是近兩三年的時間,一線工人的工資已經至少漲了50%以上。在五金車間,有一點技術的焊工分分鐘月薪過萬,低於9000塊幾乎招不到人。而且現在的90後,比較喜歡新興行業衍生的職位,認為設計師、程序猿、銀行或者做淘寶,可以更快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並且比較有趣。以前超過45歲的工人不要,現在超過60歲,只要還能幹活,都要。現在還記得當時有個員工說:“從來沒見過老闆自己來擰螺絲的”,當時真是一點都沒感覺到自己是老闆!

一紙通知,工廠搬遷

  被迫離開青島,在自己堅持下,工廠慢慢的好了起來,過了幾年,隨著產品的推廣,客戶的積累,工廠開始有些許盈利。2013年,我加大了投入,買新設備、增加運營人員,人員擴大到了60個人,做的是有聲有色。可是資金投入越大,風險也就越來越高,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危機開始悄悄降臨。2015年底,鋁材價格開始持續下降,一頓的價格足足下降了6000元,這個打擊讓庫存200多噸的我一下就損失了100多萬。接著2016年春節過後,最狠的打擊終於來了,工業區聯和街道辦一起通知:由於產業升級,工業區改造,所有企業必須在2016年6月份前搬離目前的工業區。當時企業正處在發展期,而且廠房辦公室裝修等各方面都花費了好幾十萬!突然而來的資金週轉和廠房搬遷等問題,讓我傷透了腦筋。在各方確定,以及找關係也沒有辦法處理的情況下,工廠搬遷勢在必行,漸漸定下神來的我開始四處找新的廠房。對於本來就已經遭受行業材料大漲,市場惡性競爭加劇的我來說根本就吃不消。一直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地方,開始讓我產生了離開青島的想法。終於我找到新廠房但事事親力親為,身心疲憊,我選擇了淄博作為工廠的新地址,對於做鋁材行業的工廠來說最適合不過了。這邊便宜,租金成本就降低了70%,而且人工、材料、物流等等無一不比青島便宜很多。

市場衝擊,工廠瀕臨破產

  被迫上信息化,降本增效。

  由於現在行業的不景氣,工廠在市場低迷和互聯網大潮的催逼下顯得搖搖欲墜,面臨著隨時破產的風險。成本上升!人員不足!渠道狹窄!資源短缺!……工廠處境艱辛,步履維艱。大專學歷的我,數字化轉型之路並不順利。光浪潮PS這套管理軟件我就摸索了半個多月,還好他們專門上門實施培訓。對於工廠來說,管理軟件最大的好處,實在貨源管理上,現在工廠都是由訂單再生產。除了幾個常備的型號,基本不壓貨。目前企業盈利狀況良好,現在做工廠首先要保證現金流不能斷。

  最後我想說的是,企業該轉型時就要轉型,如果在企業經營不善時還繼續走老的路線,不嘗試換條路的話,可能只會隨著大流消失吧。

  這就是我的故事,一個曾經青島工廠主的創業歷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