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是当初包拯为官时写的一首诗。

实际上这首诗最后也成了包拯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后人都知道包拯的各种事迹,传说中的断案能人。

在影视剧发展的时代还出现了不少根据包拯的民间传闻魔改的影视剧。

通过影视剧,观众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包拯的为官清廉。

虽然是个正面形象,但是实际上的包拯并不是影视剧中的那个外貌形象,虽然是黑面形象,却并没有月牙胎记。

历史上的包拯是北宋名臣,廉洁公正,不附权贵,敢于替百姓申不平。

而且还为百姓断了不少案子,虽然没有像电视剧中的离奇,却也有他的高明之处。

案子当中流传最广的还是那个牛舌案。

一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割走了,包拯:给牛宰了,小偷自然会来自首。

结果还真抓到了凶手。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牛舌案

这个案件的由来是有根据的,而且就凭借这个,可以看出包拯的厉害之处。

当初包拯正在一处府衙做县役。

因为包拯为官正直,得到不少百姓的爱戴,百姓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包拯。

一天,一位农民来到了包拯所在的衙门报官。

据他所说,自己家里唯一耕地的牛不知道为什么被贼人割掉了舌头。

农民十分焦急,他希望包拯能够帮助他把贼人找出来。

但是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究竟是谁割了牛的舌头。

这个案件被其他人看做了一个悬案。

就在大家认为包拯也束手无策的时候,包拯却说了个令人震惊的提议。

他竟然让那个农民安心回家去,把牛给宰了,而且信誓旦旦地说,只有这样才能把凶手引出来。

农民很是不理解,毕竟在宋朝无缘无故的宰牛可是重罪。

牛是古代耕地的重要工具。

实际上,从西周开始,政府就严格限制宰杀耕牛。

《礼记》中,“诸侯无故不杀牛”。哪怕是诸侯王室子孙都不能任意处置耕牛,可见牛的重要地位。

到了北宋,对耕牛的保护更是到了极致。

宋真宗为了保护耕牛还特意下了一道圣旨,“禁止杀牛,否则死罪论处。”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由此遏制了人们的奢靡之风,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对于当时我国的小农经济来说,也是一个正确的法令。

正因为如此,农民才对包拯的建议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掉了脑袋。

但是包拯毕竟是官员,有他的命令,农民也不敢不从。

于是农民回到了家中,将自己地耕牛给宰杀了。

听从了包拯的话语,农民还把这件事公之于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农民无视法令的存在宰杀了耕牛。

后来这个农民还将牛肉卖到了集市上去。

不久以后的一天,一个人跑到了县衙,找到包拯说自己要报官。

这个人口口声声地说,自己的邻居竟然无视法律将自家的耕牛给宰杀了,还拿到集市上去卖。

此人要求包拯即刻就把他邻居抓起来。

但是包拯听到了这个人的举办不怒反笑。

此人疑惑极了,问道,为何。

包拯连忙让人把这个告状的人抓了起来,问道,“他为何割人家的牛舌!”

这个人被包拯这么一吓,什么都招了。

原来他真的就是那个凶手。

当初因为和农民有一些争执,自己心里不甘,就偷偷地跑到了农民的家里,把他家里耕牛的舌头给割掉了。

当时,如果这个农民慢慢地等着这个牛死去,那么会损失一大笔钱财,如果他铤而走险,把牛宰杀了,那么自己正好把此人举报了。

就是一个普通的争执,让这个人犯下了这样的罪行。

如果没有那么大的恨意或者遇到的不是包拯而是另一个官员,恐怕凶手就不会落到现在的境地。

说到底还是他心中的恶意让他落了难。

这就是牛舌案的由来。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包拯为人

在老百姓的心中,包拯就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也正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流传着许多关于包拯的话本。

根据整理,现在保存下来的元代公案戏有18种,包拯他一个人就占了11种,明代北京永顺堂刊印的说唱词话有13种,包拯破案的就有8种。

正是因为这些民间故事的传颂和大肆渲染,包拯才能从一个尽职尽责的清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破案能手。

抛出这些故事看本质,包拯也是一个值得百姓爱戴的好官。

少年志向高远,当为人臣,为国效力。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有着如此志向的包拯自幼苦读,终于在天圣五年,包拯高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

在包拯在任之时,他为人正直,给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更是为官清廉,是真正的做到了不拿衙门的一方砚台。

除了对自己为人父母官的身份负责之外,包拯还有孝道。

很多当了官,有了身份的人,在当时都嫌弃自己原来的家庭。

而包拯则恰恰相反。

他在为官时期还特意调到了父母所在的地区,就是为了能够时常陪伴自己的父母,不让他们挂念。

而且当他的父母实在不舍的时候,包拯直接辞掉了官职,回家赡养自己的父母。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即使是自己的父母去世,他还在父母坟前,建起了草芦,给父母守孝。

直到守孝期满,他也不忍离去。

最后在乡亲们的劝说下才离去,回到他的官位上继续为百姓负责,效忠朝堂。

除此之外,包拯还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臣。

旁人不敢说的话,他说,旁人不敢进的言,他进。

包拯作为一个监察官员,始终记得自己的责任,遇到那些权贵宠臣做错了事情,更是不给一点面子,把他们斥责得面上无光。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偷走了,包拯:把牛宰了,小偷必会来自首

当有人劝他收敛锋芒的时候,包拯也不以为然。

他始终觉得为人臣子,就是要对的起自己身上的这身官服。

就这样的一个人,为百姓和国家做了不少的事情。

最后嘉佑七年,包拯逝世,年岁65,谥号,“孝肃”。

可见皇室对包拯的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