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疫情後新基建提速 全球產業鏈佈局將趨於“中國+1”

外匯天眼APP訊 : “新基建”概念自推出以來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疫情的爆發更加速了相關行業的轉型。在智能時代,新基建已不再是鋼鐵及水泥,而是追逐網絡分佈及數據分析的智能基建,是智慧城市的骨骼。

瑞銀:疫情後新基建提速 全球產業鏈佈局將趨於“中國+1”

瑞銀在4月22日的一場電話會議上分享了其對於“新基建”熱點的投資看法和未來趨勢分析。瑞銀認為,未來5G技術將加強智能手機、醫療保健系統、工業運營及交通網絡等科技與生活的連接,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也較強勁。

結合當前全球疫情的形勢,瑞銀指出,疫情之後的全球經濟將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經濟逐步恢復到正常水平。瑞銀對此的預判是,隨著5月份開始歐美的一些限制會陸續放寬,下半年之後歐美地區的經濟也會開始步入U型復甦,但要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可能要到年底,甚至到2021年。第二階段是復甦的程度,比如很多經營場所重新被開放或者換很多失業人群能否繼續找回工作。第三階段則是疫情危機過後的階段。

“投資人更關注的是疫情在高峰之後,未來這個世界會變得怎麼樣。”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股票分析師陳彥甫指出。

疫情危機後三個結構性變化 加速自動化、數字化領域新基建進程

2021年或者之後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在陳彥甫看來,當危機過後,經濟大部分恢復正常運作之後,世界會發生三個結構性變化:第一是負債更高,第二是全球化程度可能更低,第三是數字化程度也會更高。

瑞銀指出,疫情期間各國政府為了支持經濟、就業,為了讓中小企業不要倒閉,都大幅提高財政支出來支持經濟,來幫助中小企業、幫助個人渡過難關,但是由此將引發的是,在經濟恢復到正常之後,我們將面對一個負債更多的社會。因而瑞銀認為,之後,通脹有可能會適度上升,同時稅收也有可能往上走,以及也可能出現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未來可能部分政府的財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

第二是全球化程度會更低。一些反全球化的浪潮,有可能在疫情過後還會持續蔓延。對此,瑞銀指出,對於投資人來說,未來全球的連接可能不會再那麼緊密。加上在疫情開始之前中美的貿易戰,也讓很多全球化企業、全球的投資人重新考慮未來全球的佈局。

“我相信中國的競爭性還是沒有人可以比擬的,包括高素質人力供應以及整個產業鏈、基礎設施,全球沒有一個地方能夠跟中國相比。中國是全球佈局、全球製造中最重要的一環。” 陳彥甫表示,但他同時也指出,這次的危機讓大家更意識到,“我們必須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

陳彥甫進一步指出,隨著全球化程度的下降,供應鏈的穩定也是很多製造企業也必須要考慮的。所以會有一些企業開始更多考慮本土生產,而不是全球化的生產。尤其是當前和醫療相關的,包括口罩、呼吸機、個人防護設備等。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瑞銀指出,自動化、機器人領域會有更高的需求。比如說勞動成本更高的國家,比如說美國要蓋一個工廠,肯定不是用這種勞力密集的方式來運作,肯定是有更高的自動化、要用更多的機器人,尤其一些製造業往全球分散,不見得往低的勞力成本的地方,這些自動化、機器人的需求是更高的。這是第二個全球化程度比較低的情況下,自動化和機器人領域會有更多的機會。

第三是數字化程度更高。這次的疫情,各地都採取了封城等限制措施,這從根本上改變很多人的消費行為,線上購物、娛樂,在線教育、遠程工作等“在線經濟”瞬間大熱,這大大提升了數字化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在危機結束之後,大家習慣了線上的很多便利之後,消費者和企業對於實體經濟的依賴程度可能不見得回到以往的水位。瑞銀認為,這將使得數字化程度更高的企業,如金融科技、電子商務、線上娛樂、線上教育、遠程醫療等,迎來一波上升空間。

新基建,也是“智能基建”

瑞銀指出,中國在這一全球大背景下提出“新基建”概念也是恰逢其時。在瑞銀3月發佈的一份報告中,針對中國的新基建做了一番梳理分析,瑞銀將新基建定名為“智能基建”,它認為,新基建更重要的概念是智能化。

在該份報告中,瑞銀將智能機建分為六大領域:

第一個跟5G整體相關的技術,這些所謂新的技術,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這更多的跟剛剛說的支持了未來往線上、往智能化來轉移。

第二個是工業物聯網。物聯網將是整個硬件行業難得的一個未來還能看到高速增長的領域。過去的電腦以及現在的智能手機,都已經不是高速增長的行業。

第三個是跟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建設。從充電樁、電池到整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都將是未來大力發展的方向。新能源汽車這一塊不是傳統的建一個車廠,更多是在於是否有足夠的基礎設施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第四個是替代能源、新能源。包括太陽能、再生能源。這一塊不會因為短期油價的下跌而降低它們未來的競爭力。因為現在很多的替代能源、新能源,它們的成本已經跟傳統石化燃料產生的能源、產生的電,價格已經非常接近了。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包括新能源、替代能源未來增長還是很高的。

第五個是醫療保健。未來對整個醫療系統資源的投放,尤其是線上醫療,瑞銀認為是會大幅增長的,包括未來在各地的醫療系統,從基礎的醫院到所有的線上配置。

第六個是智能傳統基建。當前新基建、智能基建的範疇事實上還是很小,只有大概10%—15%,絕大部分的投入還是在這些傳統基建。但並不代表傳統基建就不會改變,它們也會改變,比如在智能城市中,從支付、水電、出行等,未來都會變得更智能,所以這裡也會有一些大幅的投入。

瑞銀指出,未來5G、雲計算、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包括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包括太陽能、新能源,包括跟醫療保健相關的基礎設施的相關公司,都將迎來良好的成長機會。

科技產業的供應鏈未來會不會往全球轉移?

陳彥甫指出,全球的供應鏈一直是動態的,事實上在中美貿易戰開始之前就已經陸陸續續有一些企業搬離中國了,尤其是對勞力要求更高,勞動密集的企業,比如不少服裝廠、製鞋廠都搬到了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

而對於想科技產業這樣的高附加價值的領域,其供應鏈未來會否向全球轉移的問題,陳彥甫表示,這一現象有可能發生,但更多會是“中國+1”(China plus one),“不會說中國的工廠就關閉了。更多的會是,為了分散風險,在中國之外再設立一部分工廠,像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甚至往美國、墨西哥的地方搬,我覺得這是未來趨勢。”陳彥甫說。

他同時也進一步強調,目前還沒有一個地方能夠完全取代中國,因為中國有三大優勢:

第一,充足而且是高質量的勞動力。中國的勞動力不是最低的,但是素質高、人民勤奮、大家願意做事,我覺得高素質的人、勞動力,而且是充沛的供應。舉例來說,要轉移到越南,越南的人口不到1億人,整個廣東省就比越南大了,所以它可能只能替代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替代。

第二,完整的全產業供應鏈。很多企業把工廠移到東南亞之後碰到的很大問題就是當地產業鏈不全,的很多東西還是要從中國運過來,但是如果在廣東省、在珠三角、長三角設廠,一通電話半小時之內就可以解決,因為供應鏈就在周圍,這也不是兩三年的時間其他地方就可以取代的。

第三,完善的基礎設施。比如,印度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基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