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峰:中醫藥現代化不能輕易否定中醫思維

 黃煌“中醫藥現代化的幾點思考”一文,獲益匪淺,但對該文“與玄學絕交”觀點不敢完全苟同。


  黃煌在文中說:“中醫的當務之急,是與玄學絕交,儘快沿著自然科學的軌道運行。不要再強調"醫者意也",不要強調追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不要輕信內觀、自省、頓悟及特異功能”。其實黃煌這裡所說的“玄學”基本上都是中醫的基本思維方式,是中醫“比類取象”方法的具體體現。
  “比類取象”方法的提出最早見於《素問·示從容論》,“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於比類,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比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中醫藥學本身就不是一門單純的技術,而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體,故又稱為技藝。皋永利認為中醫學具有文化和自然科學雙重屬性,王振華博士認為,中醫是通過“比類取象”的方式實現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感性與理性合一即悟性,悟性(又稱悟、領悟、頓悟、覺悟、體驗、體悟)是一種全身心的協調、統一狀態,在這種狀態下,既可以用心"看",也可以用感官、身體"思"(體驗、體悟),身與心感性與理性的界限模糊、融為一體,其具體運行方式就是比類取象”。(《博士看中醫》)

劉世峰:中醫藥現代化不能輕易否定中醫思維


  我們要實現中醫現代化,要發展中醫,必須遵循中醫自身發展規律,這在中醫界基本上已經達成共識。而“比類取象”是中醫思維的基本特性,我們不能為了實現中醫藥現代化,就簡單地認為它是“玄學”,對其輕易否定。按照黃煌的邏輯,中醫陰陽五行學說,醫聖張仲景《傷寒論》的六經辨證,葉天士《溫熱論》的衛氣營血辨證也應該是玄學了,因為這些都無法實證,都充滿著中醫的思維特色,是不是也要遠離?還有朱丹溪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張景嶽的“陽氣為身之大寶"、“人身只此一息真陽”等,是不是也應該加以否定?如果這樣,中醫藥可能現代化了,但是中醫也就已經不復存在了。因此筆者認為,實現中醫藥現代化,不但不能輕易否定中醫思維,而且應該加強學習和臨床實踐,努力培養中醫思維。中醫“比類取象”思維方式,除了保留在中醫經典著作和歷代醫著中外,也大量體現在中醫醫案、醫話中,是我們培養中醫思維很好的教材,我們應予以重視,加強學習和研究。

劉世峰:中醫藥現代化不能輕易否定中醫思維


  “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客觀存在,不容否定。古人云:大匠示人規矩,不能示人以巧。這個巧就是機巧、技巧,就是藝術。這種技巧、藝術很大程度上就“只可意會,不能言傳”,需要自己去親歷實踐,去感悟。也就是說,不管中醫藥方書汗牛充棟也好,不管你學富五車也好,著書者都不能盡述其意,學習者也就不可能盡得其傳。因此,你就不能指望通過書本學習就能掌握中醫技藝,將書本知識用於治病,非但不能十全,甚至常動手便錯,故又有千方易得,一效難求之說。所以現在學習中醫又提倡借鑑師承教育方式跟師學習,希望學生通過老師的“心傳口授”、“耳提面命”得到“真傳”,提高診治疾病能力。
  以中醫內科教材為例,我常對學生說,不管你內科書背得有多熟,一上臨床就用不上。但是教材也只能這樣編,而且編書的都是中醫專家、大師。《中醫內科學》對於每一個病從定義到病因、病機,臨床分型治療,以及加減變化都進行了詳細論述,可以說無所不包。在臨床上卻基本用不上,為什麼呢?因為中醫有很多東西都“只可意會,不能言傳”,都需要臨場發揮,並且每一個病人都不可能按照書本上去生病。


劉世峰:中醫藥現代化不能輕易否定中醫思維


  這就是中醫非常強調個體化動態治療的原因,也是中醫的特色和優勢。中醫治病講“三因制宜”,特別是因人制宜,就帶有很大的模糊性,病人的大小,胖瘦,正氣的強弱等,都沒有硬性標準,全靠醫生自己去感受,根據病情辨證用藥。又因為疾病的發展是動態變化的,同時存在著較大個體差異,中醫治病的特色和優勢就是辨證論治,因此針對性強,同時隨意性也大,很難規範,也就是說辨證加減變化靈活,實質上就包含著“醫者,意也”之含義。即中醫醫師根據所學的知識、臨床經驗,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病情以意“度”之,隨證靈活用藥。正是因為臨床病人病情千變萬化,中醫師在臨床上診治疾病不得根據病情靈活應對,因此很難重複驗證。

劉世峰:中醫藥現代化不能輕易否定中醫思維


  筆者認為,真正的中醫思維,雖然很難把握,但他除中醫經典和歷代中醫醫著外,大都通過中醫醫案、醫話的形式體現出來。因此認真學習中醫醫話、醫案,對於我們培養中醫診病思維無疑有很大幫助。比如讀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這些醫案基本上能夠真實反映其診療思維和用藥經驗,但該書卻從來沒有出現過用某固定方治癒某病幾十例的記載,而我們也只能借鑑葉天士中醫診病思維和用藥經驗,掌握如久痛入絡,活血化瘀法,以及胃陰虧虛,養陰益胃法等,而不是照搬他的治病方藥。


  綜上可見,實現中醫藥現代化,並不是說就可以輕易否定“比類取象”、“醫者意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等中醫思維方法,並且錯誤地認為它們是“玄學”與之絕交,而是要繼承發揚中醫思維特色優勢,用中醫思維診病,用現代語言詮釋中醫,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