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清平樂》上朝時,為什麼感覺宋仁宗的朝服和大臣的朝服一模一樣?

鄭小熊


之所以覺得《清平樂》中,皇帝的朝服和大臣的朝服一模一樣,並不是因為劇組窮,而是與宋代以淡雅端莊、清靈含蓄的傳統服飾紋樣風格有關。宋代許多的裝飾工藝品都是以平淡自由為題材,且顏色多追求淨、純,所以我們看這部劇時,經常看到官員們穿紅色、紫色、綠色服飾,仁宗也多以赭黃色、紅色、淡黃為主。宋代皇帝的著裝分為裘冕、通天冠服、履袍、常服四大類,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場合。而官員的服飾也分朝服和常服兩大類。

皇帝的服飾

1、裘冕

裘冕主要運用與三年一次的郊祭、明堂大祀、元旦大朝會、冊封皇后、太子等重大活動時的著裝。這套服裝上要繪有八章,分別是日、月、星辰、山、龍、華蟲、火、宗彝。但按畫中九旒之冕,此為皇太子及一品官之禮帽,以此來表明古代君權神授、至高無上的權力。

裘冕

2、通天冠服

通天冠服是皇帝專門用的祭祖、接見外國使臣的服飾,一般是上衣下裳,帶著腰帶,或紅色或黑色,著方心領的服飾。


3、履袍,也稱便服

履袍上最為顯著的是要帶佩綬,用古代的佩綬用來區分地位尊卑,來凸顯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




4、皇帝常服

皇帝常服中,多帶有紅珠的頭冠,淡黃色的領子,著純色的大紅袍,這一點經常在《清平樂》中看到。




官員的服飾

宋代官員有兩套不同的服飾,一種是上朝的工作服,一種是便服。

宋代官員的朝服可以根據等級劃分,三品以上者穿紫色,五品以上者穿紅色,七品以上者穿綠色,九品以上者穿青色。


總的來說,宋人服飾相對於唐朝的華美張揚,更注重含蓄內斂,這也是受到“程朱理學”的禁慾思想影響,強調一種人倫秩序。《清平樂》中的服飾也算是很考究了!

參考文獻:《大宋衣冠·圖說宋人服飾》


麥穗日記


個人查詢資料瞭解到在這部電視劇裡面,關於人物的服飾高度還原了宋朝服飾的特點,在電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劇裡的皇帝、官員,在不同的時候總是會穿著不一樣的服裝,但唯一相同的就是,服裝的色彩以及裝飾上面十分的單調,其實這倒並非《清平樂》憑空捏造,真實的宋朝確實如此。

在宋朝的衣著當中,服飾的顏色和形制都要符合禮儀規範

中國的服飾制度從周禮的完備一直到漢唐宋明皆一脈相承發展而來,上至天子下至文武百官各階層,在參加各種禮儀活動時,必須有相應的車轎規範,必須穿戴宮廷所規定的服飾,各種身份所穿服飾的規格主要以面料、顏色、花紋及配飾質料、數量等來顯示,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舉措。

雖然各個朝代都堅持遵循周禮規範,但也會在繼承的基礎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有時是因為心理上的需求,有時是一時興起或突發的創意,並不是完全嚴格的遵循古制,也不是完全自我的隨性創造,而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一些自己的當朝特色。

服飾根據大小、紋飾、質料、顏色等不同彰顯著服飾禮儀的規範化、制度化。宋朝服飾前承唐朝,在傳承古制的基礎上發展出自身的特色。

宋朝服飾的體系

宋朝服飾要體現在以外顯的服飾形式體現禮的莊重內涵,中國是禮儀之邦,禮服作為禮的外顯形式有其自身的發展歷程。西周以來,服飾等級逐漸完備起來,各種禮服也相繼產生。禮服是隆重場合所穿的服飾,伴隨著禮而產生。原始時期敬鬼神時為示隆重,要穿上華麗的服飾,這是禮服的雛形。

禮服根據社會生活禮儀需要分為五類:祭祀上蒼、祖先、社稷等為祭禮,服“祭服”;用於戰爭及田獵中的軍禮,服“軍服”;君臣、百官之間的朝見、會盟等為賓禮,服“朝服”;男子冠禮、女子笄禮、婚嫁及慶賀等為嘉禮,服“吉服”;哀悼凶事、服喪等為凶禮,服“喪服”。

其中祭禮是最為莊重的, 祭服也是歷代中國人最重視的服飾之一。

1、祭祀所用的冕服

冕服是祭祀所穿戴的禮服,是古代帝王以及諸侯舉行重大吉事禮儀式所穿戴的最高規格禮服,主要有冕冠、玄衣、紅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構成。冕服上有十二紋章,它們是:日、月、星、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這些都是一些寓意美好和光明的紋飾,具有象徵意義,被作為民族的傳統習俗被歷朝歷代繼承了下來。

祭祀所用的冕服

宋朝冕服的等級以旒的數量加以區別,“旒”是冕冠前後懸掛的串飾,通常由珠玉製成,以五彩絲線編制為藻,一串珠玉就是一旒,以旒的數量作為服飾禮制規格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傳統,根據冠冕上旒的數量冕服可以稱為九旒冕、七旒冕等。

九旒頭冠

在宋朝之後的時期略有變動,宋神宗就曾將冕冠上的珠寶裝飾予以減少,呈現出去繁就簡的特點,但是袞冕的形制大體上不變。宋朝自建國之後還嘗試過恢復周代冕服制度中的大裘冕,大裘冕用於最高規格的祭祀禮儀中,但是在唐朝開元十一年就被廢掉了。

宋神宗時期恢復了大裘冕,其形制為“以黑羔皮為裘,黑繒為領袖及裡緣,袂廣可運肘,長可蔽膝。”宋神宗在冬至日祭祀昊天上帝時就在袞冕之外加服了一件黑羔皮大裘,但也只是在冬至祭天大典才穿的著裝,其餘祭祀活動都還是隻服袞冕這種最基本和普遍的禮服。之後在宋朝又因朝廷內部不同黨派針對禮服制度的不同意見而再次將大裘冕廢除,但總體上冕服制度一直遵循著古制的傳統。

2、重大朝會所穿的朝服

除了冕服之外,朝服也是重要的禮服,主要是議政朝會(各地官員進京彙報工作)、頒詔傳制以及大型祭祀場典禮時穿。宋朝基本沿用了唐朝的朝服制度,宋朝的天子朝服是通天冠具服,太子朝服是遠遊冠具服,諸臣則是進賢冠、貂蟬冠、獬豸冠。

宋朝的朝服(皇帝和大臣)基本保持了前朝梁冠、交領、裙裳大帶、革帶、佩、綬的搭配方式。“梁”為冠上豎脊,既用作裝飾,又藉以辨別等級。梁冠即綴有直梁的禮冠,綴梁多寡有定製,以示等秩。宋朝天子朝服用通天冠,宋仁宗天聖二年改稱承天冠,是天子在大朝會和冊命大典等活動時穿著的服飾。

大朝服在禮儀上僅次於袞冕服,在古代,皇帝代表著天子,也因此履行著祭祀天地的任務。

天子用於祭祀場合的服飾在《宋史》中有相關記述:“大祭祀致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會、大冊命、親耕藉田時服之……二十四梁,加金博山,附蟬十二,高廣各一尺,青表朱裡,首施珠翠,黑介幘,組纓翠緌,玉犀簪導。絳紗袍,以織成雲龍紅金條紗為之,紅裡,皂褾、襈、裾,絳紗裙,蔽膝如袍飾,並皂褾、襈。白紗中單,朱領,褾、襈、裙,白羅方心曲領。白襪,黑舄,佩綬如袞。”

宋初官員的朝服有進賢冠、貂蟬冠和獬豸冠,朝服的顏色均為硃色,但官員的品階可以從冠上的梁數以及所佩戴的飾物加以區別。

根據《宋史·輿服志》記載,宋朝官員朝服大致情況如下:

一、二品官員服用五梁進賢冠,冠上有金銀花額、犀、玳瑁簪導和立筆。所佩服飾為緋羅袍、白花羅中單、緋羅裙、緋羅蔽膝、並皂縹襈、白羅大帶、白羅方心曲領、玉劍、玉佩、銀革帶、暈錦綬、二玉環、白綾韈、皂皮履;

諸 司三品、御史臺四品、兩省五品官員服用三梁進賢冠,冠上有犀角簪導。所佩服飾中沒有中單,但是有銀劍、玉佩、師子錦綬、銀環,其餘同五梁冠;

其餘四、五品的官員服則是用兩梁進賢冠,冠上有犀角簪導。所佩服飾為銅劍、玉佩、練鵲錦綬、銅環,其餘同三梁冠;

六品以下的官員服用兩梁進賢冠,冠上有犀角簪導。所佩服飾中沒有中單,沒有劍,但是有玉佩和綬;

中書門下官員服用五梁貂蟬冠,此冠為進賢冠上加籠巾貂蟬,所佩服飾同進賢五梁冠;

御史大夫和中丞官員服用三梁獬豸冠,此冠為進賢冠上加獬豸角,所佩服飾有中單,其餘同進賢三梁冠;

御史官員服用兩梁獬豸冠,此冠為進賢冠上加獬豸角,所佩服飾有中單,袴褶紫、緋、綠,各從本服色,白綾中單,白綾褲,白羅方心曲領。

由此可見,宋朝的朝服在形制和規範上都十分完備與嚴謹。

3、辦公所穿的公服

公服是官員辦公時所穿戴的制服,因為與朝服相比少了很多配飾,所以也叫做“從省服”。宋初的建國思想和方針政策基本上都根植於晚唐五代的歷史教訓,宋太祖趙匡胤接受宰相趙普的建議,為了防止再次出現類同五代時期的戰亂危局,“以文抑武”被作為宋朝的治國方針得到了朝廷的推廣,削弱武將的軍權以及地方勢力、鼓勵文人儒將治國成為宋朝的國策。

因此,官員的品色服制更加細緻與完善,君臣的服飾和服色按照官階的不同有所匹配。宋初因循唐制以服色表明等級,其品色服制大體沿用了唐朝舊制,即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硃色,七品以上服綠色,九品以上服青色。元豐改制之時,青色被棄之不用,武臣內侍皆服紫,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緋,九品以上服綠。

宋朝初期跟隨唐朝制度,只有位列三品以上的官員的衣服顏色才可以用紫色,庶民一律禁止。《宋史》中有相關的記載:“庶人、商賈、伎術、不繫官伶人,只許服皂、白衣、鐵、角帶,不得服紫。”需要指出的是,這種紫色是偏紅色的紫,而不是近黑色的紫,史料中記載:“然所謂紫者,乃赤紫,今所服紫謂之黑紫,以為妖,其禁尤嚴”。到了太宗至道元年(995年),除了官員以外,士庶、商賈、藝伎又都可以服用紫色了。

當然了,除了服裝之外,配飾的不同,也能看出官階的大小來。可以在電視劇裡面看到,宋朝皇帝以及官員雖然看起來穿著簡單,但也經常搭配方心曲領、銙帶、佩魚,有時還要執芴。

方心曲領

《宋史·輿服志》中記述皇太子冕服時提到:”“紅花金條紗衣,紅紗裡,皂褾、襈。紅紗裳,紅紗蔽膝,並紅紗裡。百花羅中單,皂褾、襈,白羅方心曲領。羅襪,黑舄,革帶,劍,佩,綬。餘同袞服。襪帶,勒帛。執桓圭。受冊、謁廟、朝會則服之。

但不管是關於哪個朝代的記載,方心曲領都屬於天子通天冠服、太子遠遊冠服、百官朝服的一部分。

宋朝的方心曲領是一種用白羅製作而成的項飾,形狀為上圓下方,服用時,將圓形部分直接套在頸脖處,下綴的方框部分懸垂於胸前,並罩於外衣交領之上,用以防止衣領的雍腫之狀,並有使其服貼的作用。

銙帶

銙帶是一種革帶,形似腰帶(現代的皮帶),銙是鑲釘在帶鞓上的圓形、方形或橢圓形的飾片。宋朝的銙帶是整個服飾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同時也是區別官員品階的標識。

宋朝銙帶的主要功能有兩個:可以束腰,和腰帶的作用相同;鬆垮的掛在腰間作為衣裳的裝飾和官員職位的標識。宋朝銙帶上的花紋、圖案和銙帶的質料都各有不同。銙帶的質料主要有玉、犀、角、石、金、銀、銅、鐵等。銙帶上的雕刻圖案也十分豐富,有御仙花、球路、荔枝、犀牛、雙鹿、行虎、野馬、師蠻、寶藏、寶瓶、海捷、天王、八仙、寶相花等。

宋朝銙帶的制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向來以玉帶為最高規格,這體現出中國傳統玉文化的地位,玉石已經不單單是一塊石頭,而是承載著中國人的文化觀念和審美偏好,宋朝按照品階服用玉帶,也會將玉帶賜予有功的諸臣。

魚袋

佩戴魚袋是開始於唐朝,流行於中唐至宋,宋朝以後逐漸消退。佩魚制度的源頭可能與古代 的兵符有關,兵符是傳達命令或調兵遣將的一種憑證,戰國時期的兵符呈虎型, 故稱虎符,秦漢亦用虎符。

唐朝時期改虎符用魚符,原因大概有三:

唐高祖為了避祖李虎的名諱;

魚目晝夜不閉,有常備警戒、毫不懈怠之意;

可能是取鯉魚的“鯉”與李諧音的原因。

唐代魚符的質料和魚袋的裝飾材料大多用金、銀、銅、玉等。雖然宋朝官員出入宮廷用牌,但依然沿襲了唐代的佩魚制度,只是此時魚袋中已無隨身魚符了,宋初的佩魚材料以金、銀居多,即在袋子上以金、銀裝飾成魚的形狀。魚袋大多是用絲帛製成,形狀有長條型、波折式狹條型、荷包型等。根據現有的圖像資料,魚袋的佩戴方式大致有幾種,其一是長及膝蓋,垂掛在革帶下;其二是稍稍懸掛在革帶下方;其三是與革帶一起系紮在腰間。

《宋史·輿服志》記載:“其制以金銀飾為魚形,公服則繫於帶而垂於後,以名貴賤。”

宋朝的魚袋已經不是裝符之袋,使用範圍也越來越大,由君臣高官延及位卑者,而且還用於對官員仕子的優撫政策。佩魚制度是章服制度中標誌身份榮譽的重要載體之一,不再有唐朝應徵防偽功能的宋朝魚袋,不僅具有裝飾美化和標示身份的意義,而且還可以盛放一些小東西,兼顧了實用性。

除此之外,執笏也是宋朝官員的常備禮儀,笏是古代君臣朝見時手中所執的狹長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製成,用以比畫或在上面記事,以備遺忘一些重要事情。隋唐是執笏制度的形成時期,宋臣執笏制度傳承自前朝,其基本佩戴規範為:“宋文散五品以上用象、九品以上用木。武臣、內職並用象,千牛衣綠亦用象,廷賜緋、綠者給之。中興同。”元豐新制時發展成四品至六品皆執象笏,九品以上執木。

宋朝服飾是中國傳統禮樂文明的象徵,瀟灑飄逸的宋朝服飾是中國傳統美學“氣韻生動”的具體表現,看似平淡的宋朝服飾是“天人合一”觀念在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體現,服飾不僅具有使用功能,衣冠服飾更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宋朝時期的服裝也承載著鮮明的民族文化特性和時代特性。


人生一杯老酒


服色代表官位品級和尊貴程度,物以稀為貴,哪種顏料難配難製作哪種就貴重。宋仁宗衣服的紅色和官員衣服的紅色有天壤之別。





皇帝衣服的紅是帶粉色的複合色,而大臣的紅色的最普通的大紅色,比穿紅色的高的是穿紫色的,屬於高層,因為紫色是間色,由三原色紅黃藍中的紅和藍調配,高級官員朝服的紫色是偏紅一些,是紅紫色。

大紅大綠是比較一般的,容易製作的染料,中低級官員一般穿這種顏色朝服,高級官員穿紫服,皇帝穿黃色,白色,高明度的小粉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