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以後會不會是發展的主戰場呢?

鄭漂校長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中國企業有兩大機會,一個是“上山”——轉戰國際市場,一個是“下鄉”——拓展農村市場。相交於國際市場,我國的農村市場還是有很大市場潛力的!



  一方面,糧食價格一路下跌,農產品滯銷嚴重,小農經濟模式難以為繼,工業生產和城市化浪潮吸收了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留守在農村種地的主要是50歲以上老人,偏遠農村土地閒置甚至荒蕪。這就催生了一個問題:10年後誰來種地?

  而另一方面,日漸崛起的城市中產階級需要大量優質、安全的農產品。這幾年海外購物、跨境電商銷售火爆的一大品類就是食品。

  兩個原因聚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必然會促成農業的爆發。

  其實無論是農村無人種地,還是城市居民對農產品品質安全的焦慮,都將通過並且只能通過這一條路來解決:農業規模化、現代化。

  通過企業的規模化生產,生產質量可控、源頭可追溯的農產品,這樣食品安全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企業的規模化現代化生產,將農民轉為農業工人,穩定的工作和薪酬也會吸引青壯年留鄉工作或者創業!

  特別是互聯網+在農村的佈局,許多農產品企業,正在向產業鏈的上游進發,與供應商或者說有一定規模的農戶形成深度合作。

  農業想要規模化,前提是必須解決土地集中難的問題!

  

農業前景這麼好,為什麼許多企業卻血本無歸?現在是進入的好機會嗎?我認為不是。農業發展前景雖然好,但是農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投資農業必須慎重!

  首先,農業創業最佳時期是在2018年之後。因為2018年是農村土地流轉的最後一年。只要土地流轉一解決,閒置的、生產低效的土地釋放出來了,企業或者組織就可以長期穩定經營的基礎。如果再晚一些就更好了,因為再經過三年左右的佈局,覆蓋全國農村的物流網絡將會進一步推廣普及,農產品物流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

  其次,農產品生產的週期特性註定了四五年內看不到回報,前期投入時間長、資金大,意味著你得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農業比任何行業都更需要時間和耐心。不過優點是農產品會有長期、穩健的回報。

  最後,農村土地流轉確權的最終目的是釋放農村經濟活力,提高農村城鎮化建設,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總之一切為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在保證人民享受改革紅利的前提下,實現國富民強!


賣貝商城好書推薦


機會是有的,但不會太多,只有少部分人能抓住機會,成為農村發展領頭人。

現在看很多三農自媒體從業人員走在了時代前面,他們將是未來農村發展的領路人。但,他們大多從事的都是職業掮客的角色,靠營銷農村產品賺錢,真正去種地的沒幾個人,只是把種地當做噱頭營銷自己。所以說大部分農民和城市打工者區別不大,都是在為別人打工賺錢,發財的只能是少部分人。


鍋灶傳奇


明確的說,農村以後不會是發展的主戰場。

未來城市群和都市圈,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中國的核心競爭力都將在城市群和都市軍中凝聚和昇華。

一直以來,大家都在關注長三角還是珠三角,未來哪一個區域更有發展潛力,其實未來區域的形式就是城市群和都市圈,它們的不斷成熟,使得產業發展的基礎更為紮實,產業鏈的構築更為完善。

中國參加全球競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工業和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會將中國的工業帶上一個新的高度,工業化的中國經濟,核心動能還在於城市。

當然中國的農業在未來依然是生機盎然,充滿著希望。其中,跟農業發達國家的差距,就充滿未來的聚焦點充滿未來的聚焦點,中國農業的發展的生產效率確實還偏低,而農業的機械化產業化和現代化之路一直在開啟之中,這個過程就是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