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放鬆落戶政策,畢業生:落戶後房子在哪裡?工作在哪裡?

《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宋傑 | 上海報道

近日,上海學生就業創業服務網發佈《2020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申請本市戶籍評分辦法》。文中這樣寫道:

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應屆本科畢業生,符合基本申報條件即可落戶。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應屆碩士畢業生、“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建設學科應屆碩士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即可落戶。

這意味著,上海本碩應屆生的直接落戶,已從原來的北大、清華兩所高校,擴大到現在的6所高校,公開資料顯示,每年新增合適人數約3萬。

而就在幾個月前,“直播帶貨一哥”李佳琦以2020年首批特殊人才的身份落戶上海崇明,就曾一度引發人們對戶籍政策與人才政策的討論。

上海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未來上海落戶門檻會不會進一步放寬呢?

復旦應屆畢業生:買不起上海房子,外地已找到好工作

“新政策發佈當天我的微信朋友圈被這則消息刷屏了,我和同學們都挺激動,但細想之後,看法有些轉變。”復旦大學大四學生小吳9月30日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說道,“我們輔導員之前告訴我們,像我學的專業一畢業就能有69分,在上海落戶需要72分。全國大學生競賽、創新創業比賽可以補3分。我高興的是,新政出臺後,就不需要補這3分了。但很多同學冷靜下來,還是要考慮落戶之後,房子在哪裡?工作在哪裡?所以還是先找工作,再考慮落戶的事。”

小吳向記者講述了她同學的求職經歷,國慶後,這位符合落戶新政的同學就將赴北京工作。

“我同學鍾情於去互聯網大廠工作。年初國內突發疫情時,他還從哈爾濱到北京某互聯網大公司實習了3個月,免去了筆試、群面,經過一對一的4輪面試後拿到offer。他問HR能不能把BASE地簽在上海,HR答覆該業務的崗位只在北京和杭州,所以他得知新政策時也在糾結,要不要先落戶上海,再重新找份工作,因為新政策只針對應屆畢業生。但他的父母贊同他先去北京工作,因為即使落戶上海了,一時半會兒還是買不起這裡的房子,如果外地有好工作,還不如早點去工作賺錢,況且今年疫情下找工作也沒那麼容易。”

“新政策出的時間節點比較晚,互聯網秋招大多數是在9月中上旬結束,如果這個政策早些出來,肯定會影響大多數人的簡歷投遞。其實落戶上海對於我們復旦的畢業生來說並不難。如果我讀研順利,也能落戶。 ”小吳告訴記者。

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福建省引進高層次人才(原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國際金融系副主任)攀登對此分析道,新政策本身對畢業生的決策影響不大,“我相信戶口會有‘加分’,但對學生個人而言,更多是看發展。我建議人才政策應該設置些靈活的指標,而不是通過行政化手段,判斷這4所大學畢業的都是人才。復旦最差的專業一定比華東理工最強的專業好嗎?我看未必。”

攀登認為,全國都在搶人才,很多地方會考慮包括房價在內的一系列因素,而上海政策的制定,房價不是主要考慮因素。

上海為何“屢降姿態”?

上海平協教育研究與評估事務所所長劉妍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新政發佈後,媒體過於關注前述復旦等4所高校,其實,上海的新政策對人才落戶的範圍很寬,很多上海高校“世界一流”學科的應屆碩士也是可以直接落戶的。如上海音樂學院音樂與舞蹈學,上海戲劇學院戲劇與影視學,上海體育學院體育學,上海海洋大學水產學等,這足以看出上海廣納賢才的誠意。不過,被這些高校錄取還能解決戶口,以後想報考的學生會更多,勢必會拉高這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線。

曾參與上海“人才20條”“人才30條”等有關專題研究,執筆《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員汪懌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說,此次應屆畢業生落戶新政,並不是簡單在以往基礎上對“四校”開放,而是放寬了對各層次的人才引進門檻。

汪懌舉例說道:以往應屆博士畢業生基本分最高70分,距離落戶標準72分還差2分,新政之後,用人單位引進的應屆博士符合條件可直接落戶;碩士層面,按原來的辦法,“雙一流”的應屆碩士畢業生,基本分距離落戶標準也有一定距離,根據這次新政,用人單位引進的應屆碩士符合條件也可直接落戶。

汪懌認為,從這次應屆生落戶“新政”來看,上海吸引人才的願望很迫切。

“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中,上海基本上不採取‘拼錢、拼房、拼title’的辦法去‘搶人’。作為聯通國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上海集聚起來的人才不斷向周邊、向長三角輻射,今天在滬蘇浙皖過著‘雙城生活’的人才不在少數。” 汪懌說。

上海臨港漕河涇人才有限公司人事代理中心主任助理胡召楠對《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分析說:上海加入搶人大戰,屢次“降低姿態”,當然有自己的算盤。從短期看,“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吸引人口流入,可以帶來新的購房需求,進而穩住房價、地價;從中期看,引進年輕大學生和高層次人才,是推動城市產業升級,釋放新動能,加快階層流動的根本之策;從長期看,人口特別是年輕人才的流入,也是各大城市應對人口老齡化,保持城市活力的一個“捷徑”。

汪懌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李佳琦並非畢業自前述6所高校,但照樣落戶上海,這表明上海的人才引進政策並沒有把“出身名門”作為前提。事實上,在上海的戶籍政策中,除了應屆本科生申請落戶以外,對非應屆的優秀人才也有直接落戶的政策。除此以外,還有針對居住證持有者的積分落戶政策,通過若干年的奮鬥,也有可能轉為常住戶口。

“只要你有優秀的才能、能為城市做出貢獻,這個城市就會歡迎你、接受你;在上海同樣能夠活出精彩、獲得成功, ” 汪懌說。

(版權屬《中國經濟週刊》雜誌社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摘編、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