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學養豬?

工作目標

(1)育成階段成活率98%以上。

(2)飼料利用率(20~90kg):≤3.0。

(3)平均日增重(20~90kg):≥650g。

(4)生長育肥期飼養日齡(11~25周齡)≤105d,(全期飼養日齡≤170d)。

工作日程

7:30~8:30 飼餵

9:30~11: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4:30~15:30 清理衛生、其他工作

15:30~16:30 飼餵

16:30~17:30 觀察豬群、治療、其他工作

技術規範

(1) 轉入豬前,空欄要徹底沖洗消毒,空欄時間不少於3日。

(2) 轉入、轉出豬群每週一批次,要求詳細記錄。

(3) 及時整群,儘量按強弱、大小、公母分群,保持合理的飼養密度。病豬及時隔離飼養。

(4) 豬苗轉入第1周,在飼料中添加土黴素鈣預混劑、泰樂菌素等抗生素,預防及控制呼吸道疾病。

(5) 豬苗49~77日齡喂小豬料,78~119日齡喂中豬料,120~168日齡喂大豬料。

(6) 採用直線育肥方式的豬群自由採食。前高後低育肥方式的豬群,前期自由採食,後期限制飼養。喂料量參考飼養標準,以每餐不剩料或少剩料為原則。

(7) 保持圈舍衛生,加強豬群調教,訓練豬群採食、臥息、排便“三定位”。

(8) 圈舍糞汙人工清理到化糞池或水泡糞工藝處理,冬季每隔一天沖洗一次,夏季每天沖洗一次。

(9) 清理衛生時注意觀察豬群排糞情況;喂料時觀察食慾情況;休息時檢查呼吸情況,發現病豬,對症治療。嚴重的病豬隔離飼養,統一用藥。

(10) 按季節溫度的變化,調整好通風降溫設備;經常檢查飲水器,做好防暑降溫等工作。

(11) 分群、合群時,為了減少相互咬架而產生應激,應遵守“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並晝不併”的原則,可對並圈的豬噴灑藥液,清除氣味差異,飼養人員應多加觀察。

(12) 每週消毒一次,每週消毒藥更換一次。

(13) 育肥豬出欄經鑑定合格方可出場,殘次豬應特殊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