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典籍裡的中國》在牛年新春之際成功走紅,成為人們備受矚目的綜藝之一,在老戲骨倪大紅的演繹下,無數觀眾都彷彿被帶進了2000多年前的漢朝,彷彿在書香四溢的屋子裡,坐在伏生的書桌旁聆聽著《尚書》的故事。在節目播出之後,這部綜藝的好評在各大媒體平臺湧現,“倪大紅神演技看哭撒貝寧”、“央視又推出神仙綜藝”等話題也衝上熱搜,然而,《典籍裡的中國》第一期節目不僅看哭了撒貝寧,也看哭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今天,小煜就帶大家分析一下《典籍裡的中國》!

關鍵詞: 古代文化 傳承 拿來主義 中國魂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創新節目形式,昇華節目立意‍

《典籍裡的中國》的宣傳標語是打開典籍,品讀中國,但這不是平常的閱讀或者平常的話劇表演,而是另一種形式:在演播廳裡,有四個舞臺,觀眾的座位也是可以轉動的。而古今對話的表演形式也是別具一格,在第一期節目中,觀眾跟隨撒貝寧的視角進行了一次穿越,看到了2000多年的伏生傳承《尚書》時的場景,又跟隨伏生的視角看到了大禹治水和周武王伐紂的景象,這樣以主視角的方式呈現故事,代入感、感染力極強,可以更好的讓觀眾理解感受故事,進而昇華節目的立意,也就是《尚書》的傳承。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 那麼,央視為何要推出這種類型的綜藝呢?或者說,為何這部綜藝可以會一炮走紅呢?

中國現狀:拿來主義,崇洋媚外‍

首先就要說一下中國崇洋媚外的現狀。在中國,不少人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甚至有人說出“外國的空氣是甜得”這樣的胡言亂語,而早在87年前,魯迅先生就提到

謹防拿來主義(拿來主義簡單講就是全盤吸收西方思想,拋棄中國傳統文化),而直到如今,很多人也依然視西方文化為高大上,對於奄奄一息的中華文化無動於衷。例如,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許很多中國人漠不關心。再例如四大名著,有多少中國人一本都沒讀過!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不得不說,如今的信息化、全球化發展速度極快,社會越來越多元,人們對於興趣愛好的選擇也越來越多,可是

文化多樣性並不意味著要扔掉自己的文化。

傳承不易‍

其次,《典籍裡的中國》也是用另一種方式傳承文化。中國,上下5000年,經歷了無數個大大小小的戰爭,也有過無數次的地震、洪水,可就是這樣,成千上萬箇中國的古籍、工藝品流傳至今,實屬不易。在秦朝時期,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使許多儒家經典文化被毀,傳承到今天的書籍都是當時人們冒著殺頭的風險保存下來的;在西漢時期,司馬遷因編寫《史記》而受到宮刑。無論是天意還是人為,都使得傳承難上加難,我們的祖輩用生命傳承的文化,作為後人的我們沒有資格放下傳承的責任。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典籍裡的中國》:傳承不易,且行且珍惜


傳承不易,這或許就是中國人看過節目後淚目的原因吧,為先輩的不易而流,為如今的不易而流。

結語‍

如今的中國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發展得都十分迅猛,人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西方文化,不少人天天將“你看看人家外國人……”這樣的話放在口頭,曾經一度提倡的“快樂教育”也經不起考驗,不得不說,中國人“走”得太快了,快得忘記了自己的文化也是優秀的。經濟、科技可以快速發展,這樣會使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而文化卻要慢慢品讀、慢慢享受,這樣才能將更多精華留給我們的子孫。

最近有一句流行語在網絡上流傳——打工人,打工魂。而今天我想要改編一下:中國人,中國魂。一個民族如若對自己的文化都沒有自信、沒有興趣,那是一個民族的悲哀;一個民族如若對自己的文化都不傳承,那不久將迎來末日。在文化多元的時代,我們既不能“拿來主義”,也不能像清朝那樣“閉關主義”,盲目自大,自以為是。傳承不易,請珍惜!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看法!

祝每一個關注、點讚的朋友們在新的一年逢考必過、財源滾滾、身體健康!

文/小煜聊影視

未經作者同意禁止盜圖盜文,違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