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大地回春,寒凝頓消”的陽和湯。
陽和湯:出自清代醫家王洪緒所著的《外科證治全生集》,為治陰疽之祖方,世有“陰疽活命丹”之稱。
因其組方嚴謹,配方精當,受到醫家們的重視,沿用於治療一切陰證外科疾患。
近代根據異病同治的原則,亦將本方廣泛用於內、外、婦、兒、五官科及其他疑難雜症,臨床只要辨證準確,應用得當,常可獲得滿意療效。
01、陽和湯方名釋義
本方名為“陽和湯”,陽和者,是指春天的暖氣。
《史記·秦始皇本紀》雲:“二十九年,始皇東遊……登之,刻石,其辭曰: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氣方和起。”
中春,即仲春,意思是說,到了仲春二月,陽和之氣方始升起。
《素問·五常政大論篇》亦謂:“陽和布化,陰氣乃隨,生氣淳化,萬物以榮。”
本方是外科治療陰疽的著名方劑,具有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功,以收陰寒散、陽氣和之效,猶如自然界中陽光普照,大地回春,寒凝頓消,陰霾四散,陰平陽和,萬物茂盛一樣,致使陰疽速愈,故名“陽和湯”。
02、陽和湯立法依據
瘍科陰證治之大法,無出溫補和陽,散寒通滯;或化痰祛溼,祛瘀通絡,俾使陽回陰消,或陰證轉陽。
王洪緒據其祖傳秘方,驗證於臨床,在對陰疽病機變化的深入研究基礎上,提出“諸疽白陷者,乃氣血虛寒凝滯所致,其初起毒陷陰分,非陽和通腠”,不能解其寒凝;
“已潰而陰血乾枯,非滋陰和暢”,不能厚其膿漿;
“蓋氣以成形,血以華色,諸疽平塌,不能逐膿者,陽和一轉,則陰分凝結之毒,自能化解”。
他主張以“陽和通腠,溫補氣血”為治療陰疽的基本原則,而以“清火解毒”與“內託”為畏,因此決不能一遇此證,不分陰陽,概以清熱解毒治療。
正如王氏所云,“夫色之不明而散漫者,乃氣血兩虛也”,“患之不痛而平塌者,毒痰凝結也”,或“初起之形,闊大平塌,根盤散漫,不腫不痛,色不明亮,此疽中最險之證”,均屬陰疽之重症;
治療不可“一概清火以解毒,殊不知毒即寒,解寒而毒自化,清火而毒愈凝”,“倘誤服寒涼,其色變如隔宿豬肝,毒攻內腑,神昏即死”。
此外,癰瘍出膿,是機體載毒外出的表現,必須氣血旺盛,臟腑無損,方不致發生變證。
陰疽“毒之化必由膿,膿之來必由氣血,氣血之化必由溫也,此可涼乎”,從膿與氣血的關係,進一步說明了陰疽已潰,只能溫補厚膿的道理。
若不辨證,“妄行清解,反傷胃氣”,“甚至陽和不振,難潰難消,毒攻內腑,可不畏歟”,其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總之,寒為陰邪,其性凝滯,易傷陽氣。若陽氣虛弱,失於溫煦推動之力,人體氣血津液運行受阻,則陽虛陰寒之病遂生。
《內經》雲:“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而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
此為王洪緒創立治療陰疽諸方的基本學術觀點,即陽和湯立方的理論依據。
03、陽和湯的組成與方義分析
陽和湯方,由熟地一兩,肉桂(去皮,研粉)一錢,麻黃五分,鹿角膠三錢,白芥子二錢,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錢組成。
其組成藥物基本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溫補營血藥,即熟地、鹿角膠;第二類是辛散溫行藥,即肉桂、姜炭、麻黃、白芥子。
方中重用熟地味厚滋膩,以溫補營血,配伍血肉有情之鹿角膠,以生精補髓、養血壯陽、強壯筋骨;兩藥合用,“補之以味”,既養血,又補陽,以治其本。
姜炭乃苦溫之品,入血分,溫經散寒,肉桂乃辛甘大熱之品,功擅補火助陽散寒;兩藥合用,溫通經脈,破陰回陽,“溫之以氣”。
麻黃散寒宣通,發越陽氣,開腠祛邪,白芥子辛溫氣銳,性善走散,搜剔皮裡膜外以消痰散結,二藥可助姜、桂以散寒凝。
麻、芥、姜、桂諸溫藥合用,又可制熟地、鹿角膠之滋膩,使補而不滯,滋而不膩;加生甘草則解毒和藥。全方共成溫陽補血、散寒通滯之劑。
本方的配伍特點有二:
一為補血與溫陽藥物合用,形氣均補。
一為辛散溫通與味厚滋膩之品相伍,則補中寓散、寓通,而無壅滯滋膩之弊。
本文選摘自《難病奇方系列叢書:陽和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