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革時代,青年律師的抉擇之路

大變革時代,青年律師的抉擇之路

本文共4036字,閱讀大約8分鐘。

先和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二十年前,有兩位人大新聞系畢業的同學,小A去了當時炙手可熱的報社,走上了傳統媒體的道路;小C去了騰訊互聯網公司,從事新媒體工作。

在頭幾年,傳統媒體的資源和平臺優勢帶給了小A光鮮的社會光環,而小C在騰訊公司中,做著一些在傳統媒體人眼中反套路,反常規的事情。

五年過去了,小A在單位立足紮根,但發現自己能做的事情似乎已經到了極致,天花板清晰可見。小C的企業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領軍者,越來越多的同行開始效仿他們的打法模式。

十年後,小C已經是年薪百萬的行業大咖,滿大街的高端獵頭都在挖他。小A雖然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在單位實現了晉升,但傳統媒體走向下坡的大趨勢,讓他更加力不從心。

兩個人天賦差不多,努力的程度也差不多,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他們在十年後發生了這麼大的差異?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這一句話,選擇比努力重要。


大變革時代,青年律師的抉擇之路

缺乏對行業大趨勢的判斷,缺乏對未來的理解,一個人再努力,或許只是跑偏了方向。

中國律師制度恢復至今已有40多年,全國律師總人數突破40萬。

在司法部印發的《全面深化司法行政改革綱要(2018-2022)》中,2022年,計劃實現全國律師總人數62萬人,每萬人擁有律師數達4.2名。

每年都有一大批優秀的法律人從象牙塔走出,進入法律行業,成為青年律師,而他們將面對的,也與我們在故事中提到的小A和小C一樣,即執業方向的選擇。如今的法律行業早已與當初大不相同,大變革時代下,青年律師更應抓住時代的脈搏,順應潮流趨勢,做出選擇。

傳統律所VS新型律所

中國法律行業中的傳統所大體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提成制

律師加入某一個合夥人團隊,成為其中的一員,把團隊中分配的活兒幹好。如果是合夥人,自己跑業務,賺到的錢給律所交一定的管理費用,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收入。

這是相對鬆散的提成制律所,在這樣的架構裡,大家是相對獨立的,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掙著自己該掙的錢。

但想要獲得更多的資源和幫助,比較困難,律所能夠給律師提供的幫助僅僅是允許以律所的品牌進行業務推廣,提供一個統一的辦公地點,開個所函,印個名片,但無法在其他方面給到律師更多支持。

一類是公司制

市場上的一些頭部所,比如金杜,中倫,他們有一個相對龐大的支撐部門,去給前臺的業務團隊提供支持,包括市場、IT、行政、人力等各個方面。以金杜為例,在金杜中國區職能部門的人數在400人左右。

在這些律所中,合夥人實行的分配模式是計點制,他們之間有很好的協作配合,與傳統提成制律所相比有很多的優勢。

但它們還是屬於傳統律所的範疇,更多的案源、信息,還是靠合夥人和律師團隊帶來的。

相較我們理解的傳統律所,市場上正在湧現出一批新型律所。

比如元甲律師事務所。這是一家早期專注交通事故領域,逐漸實現多領域業務佈局的律所。

元甲將它的組織架構,人員進行了很好的設置,匹配了地推、諮詢、跟案、辦案等不同的團隊,律師以年薪製為主。同時,把交通事故這件事情研究的非常透徹,給到用戶梳理好、設計好的法律服務產品,讓客戶體驗直線上升。

比如家理律師事務所,一家做婚姻家事的律所,目前是60人左右的規模,但他們的律師人數只有1/5的比例,剩下的都是非律師職業。

比如恆都律師事務所,一家主做B端業務的律師事務所,90%的業務來自案源開發團隊。

這些新型律所身上大體會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大變革時代,青年律師的抉擇之路

第一個是管理結構,這類律所不再單純是提成制的結構,更多使用公司化管理,人員結構、比例都經過了調整,律師在其中所佔的比例沒有那麼高。

第二個是分配製度,比如恆都的分配製度是334,分別由案源開拓團隊,業務團隊,律所運營成本和管理團隊獲取,比如家理的4位合夥人只有1位是從事業務,但大家分配各佔1/4。

你能看到,在傳統提成制、公司制、新型律所的模式下,律師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傳統提成制:自由度較高,想幹什麼幹什麼,一切都靠自己,獲得的支持少。

傳統公司制:有一份還不錯的工資,任務都靠上級分配,早期苦活累活免不了。

新型律所:更好的知識管理,更好的業務流程,律師可以從事更標準化、流程化的工作,目標相對清晰,更容易上手。

第三個是身份地位,在新型律所中,律師的地位會相對下降。在傳統律所中,律師的成長路徑是從低年級到高年級,最終成為合夥人,管理靠律師、營銷靠律師、跑客戶靠律師,做案子靠律師,律師比職能人員的地位要高很多。但是在新型律所中,管理、營銷、技術將由更專業人員去負責,降低了律師身上的擔子和壓力,但同時,其他版塊的作用上升,也會具有更大的權限。

第四個是收益,新型律所中律師的實際收益會增加,家理所的四位合夥人只有一位是做業務,但分紅比例是各1/4,雖然律師從分成比例上看上去比原來少了,但是由於新型律所的規模化發展,專業化分工,能夠給律所帶來更多的案源增長,律師實際獲得收益相較之前無疑是增多的。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回到我們的主題,青年律師的方向應該是什麼?如果你立志想進中國法律圈的頭部律所,比如金杜、中倫、君合、方達這樣的,做某一個領域的專業化律師,就像Boston Legal中那樣的場景,你可以進行嘗試。

但是這些所的門檻很高,頂尖所的法學生招聘基本只在五院四系的範疇,而且在這些院校中還要優中選優,如果你真的具備這樣的天賦和背景,那麼走下去,沒錯的。

如果你的學歷背景不容易進入紅圈所,那麼面對傳統提成制律所和新型律所又該如何選擇?


大變革時代,青年律師的抉擇之路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法律服務行業,客戶的需求,市場的競爭,將會使得新型律所的比例一定會越來越高。

新型律所的分配製度保障了它給你的年薪薪水不會太低。其次,更貼合市場的打法,服務模式能夠幫助你在這裡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養成更好的習慣。

在傳統律師事務所裡,年輕人就從律師助理做起,做到主辦律師,成為合夥人,6-7年的時間,是一條發展路徑。但律師想要真正出人頭地,想要做的事情太多了,營銷、管理、跑客戶、做業務,都需要律師親歷親為。而迫於業務的生存壓力,律師很難形成專業化發展,不得以去接各類的業務,無法更進一步。

大變革時代,青年律師的抉擇之路

如果你在新型律所裡,也可以有自己的發展路徑,先做一顆螺絲釘,看看這裡的運行機制是什麼樣的,好的地方是什麼樣的,深度學習,你甚至有可能獨立出來,在未來去成立一家新型律所。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因為什麼而愉悅?

有的人會因為社交場合出彩而愉悅。

有的人會因為搞定一個“難纏”的客戶而愉悅

有的人會因為完成了一份非常漂亮的法律文件而愉悅。

不同的人,會因為不同的事情產生不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那些讓你晚上不睡覺都要去研究,去看,去完成的那些事情,才是你自己內心真正想要做的。

如果你是一名青年律師,你可以想一想,什麼時候最能夠激發你的興趣,什麼事情最能引發你的愉悅,而這些,是你內心真正向往的方向,也會決定了你將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因為什麼而恐懼?

你不願意做,害怕做,迴避做的事情,就是你未來成長的邊界。

我們最近和律師交流,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大家的觀點不同,有人會說,如果我們施行了這樣的改革,那麼我們收入情況,人員配比情況會出現什麼樣的調整,會給我們的生活質量造成什麼。這樣的說法沒有對錯,但接下來律所要走的路,律師要走的路,會因為這些恐懼的點而變得不夠寬闊。

找到你的天賦

在各類成長指南中,都會提到一個一萬小時理論:在一個領域中,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但究竟是什麼東西,讓你有熱情,有激情去花一萬小時在這個領域中?

一個飛行員真正的天賦,不是因為他身體有多好,視力有多好,而是因為他對於藍天的嚮往。具備這身體、視力兩者優勢的人有很多,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飛行員。

你的渴望,就是你內心中最大的天賦。

如果你找到了你的天賦所在,你就找到了人生的鑰匙。

沒有一個東西適合所有人,先想一想自己發自內心喜歡的東西是什麼,然後去看市場上的大趨勢是什麼,然後判斷自己能夠在這個趨勢中做哪些事情,這對於年輕律師來說更有意義。

找到志同道合的團隊

一個人跑,很難贏,青年律師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找到志同道合的團隊。

你可以和別人組建團隊,也可以是你加入別人的團隊,但前提條件是你們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團隊?

1、合作共贏,奉獻精神

這其實是金杜企業文化中比較核心的精神,很多律所都在說團隊合作,但並不是每個律所都能真正做到。

如果加入了一個團隊,就想著在這個團隊裡拿多少的利潤,抱著這樣的態度很難做好,勇於把自己最好的東西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才有可能收穫更好。

青年律師也要有一定的奉獻精神,不要太計較一時一地的得失。家理早期成立時的4位合夥人,做業務的合夥人最累最辛苦,所有的收入都得靠她,而其他團隊在早期的作用都沒有那麼大,但就是這樣,家理也一直堅持每個人25%的分紅。

等到第三年家理所有流程業務都跑通的時候,有幾十個律師,有一整個營銷團隊,運營團隊去支持業務合夥人,一切都變得輕鬆起來,這位合夥人去年在美國休了半年的假,分紅照拿。可如果沒有前期的奉獻精神,是無法取得後期的收穫。

奉獻精神的前提條件是你的團隊要能夠良性的往前跑,脫離了發展的奉獻是站不住腳的。

2、主動走出去

在沒有找到很好的團隊前,青年律師不要被動等待,想著會有“三顧茅廬”的時候來到自己頭上。

好的團隊,光靠緣分是求不來的。

青年律師在充實自己的同時,要學會走出去,多去參加一些活動,多去做一些主動營銷,讓更多的人更好地認識自己。

3、提升判斷

青年律師要努力鍛鍊和提升自己的判斷能力。你所接觸的人,他說的話和他最終要做的事情,可能是不一致的,不要光聽一個人說了什麼,而是要看他做了什麼。

在團隊中的感受,自己做一些判斷,找到正確和錯誤的原因。把這些做好,我們相信你可以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

寫在最後

建國初期,進工廠當工人是大家都羨慕的事情。

改革開放後,下海經商讓人們趨之若鶩。

互聯網時代,人們又有了新的方向。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沒有任何一個抉擇是永遠不變的。

過去的傳統所,今天的新型所,未來的發展需要我們睜開雙眼,走出去看看。

找到你所熱愛的,併為之奉獻。

未來可期,成功可期!

推薦文章

乾貨丨未來5年內,這些律師事務所都將死去

乾貨丨傳統律所如何活下去——營銷賦能

乾貨丨為什麼這些營銷出眾的律所,最後也被淘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