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兩千載年華以來,世人於烽火狼煙處、塞北長城地、文人墨客集中,常有對秦皇的評價,但是,如此多的評價之中,卻是鮮有優評,更多毀謗。

如秦國尉繚評價秦皇說道: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

一言以蔽之就是秦皇長得兇,為人刻薄寡恩且有虎狼之心。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秦帝國的方士盧生也曾經評價秦皇說道:

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

言簡意賅的說,就是在盧生看來,秦皇天生剛愎自用,暴惡乖張。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西漢主父偃更是如此評價當時的秦帝國說道:

“子疾耕不足於糧饟,女子紡績不足於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養,道路死者相望。”

簡要概括就是男女每天操勞忙碌,也不夠家庭用度,老百姓疲敝困苦,孤寡老幼無人贍養,道路上遍地死人!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至於漢末的王朗更是說道:

無德之君,不應見祀。”

意思是說,秦始皇暴虐無德,不應該被祭祀,可以說,諸如此類負面評價,不勝枚舉,可是,當人們撥開歷史的迷霧,也就發現,批判秦始皇的人,大多集中在修長城損耗民力、開靈渠耗費民生、焚書坑儒斷層文化、秦法嚴苛民不聊生。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至於始皇帝的一統宇內、南征百越、北卻匈奴,書同文、車同軌,也僅僅變成了一句話的概括,不查閱史料也根本不知百越為何、匈奴何在,為什麼要打他們等等。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評價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人歷代的為我所用的標準,使得秦始皇的地位一再被貶低、他的缺點無限被放大。

於修築長城、開鑿靈渠來說,這是具有萬世國防意義的重要舉措,從公元前219年開始,秦軍的嶺南軍團前後五十萬人、長城軍團前後三十萬人,在南部邊疆與北部邊境與百越、匈奴展開激戰,為什麼?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就拿匈奴來說,如果不反擊、如果不防禦,邊地百姓便是會被殺掠,甚至內地百姓也會受到損害,如果不開鑿靈渠,嶺南之地永遠無法歸於教化,一統版圖。

這些事情,任何一個朝代成立之初,想要去完成,無異於自掘墳墓、自損根基,因為其人力物力的耗費程度,非一年、幾年所能彌補,甚至要十餘年的休養生息。

可是,秦皇明白,內地的百姓的命是命,邊境的百姓也是大秦的子民,匈奴殺掠邊境,內地無憂,可一旦殺掠到內地,內地百姓還會反對長城的修築嗎?人都是自私的,只要禍事不關己身,誰在乎別人的好壞死活?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可以說,秦皇的魄力與眼界,後世帝王,幾乎無人可及,長城、靈渠,百世沿用,這難道不是功在千秋嗎?

可笑的是有人讚歎長城的宏偉、景色的壯麗,回過頭來就說秦皇的暴虐,百姓的死傷,這樣的一種態度,似乎很不可取。

換句話說,漢武帝去修築長城、開鑿靈渠,他一樣會被人痛罵,這個活不得不幹,卻又無人敢做,千古罵名這個壓力,沒有人敢輕易地揹負,但是秦皇敢。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至於所謂的焚書坑儒文化斷層,在《史記 儒林列傳》中明確記載為: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

也就是說,秦皇坑殺的是術士,雖然在《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為,這些術士“皆誦法孔子”,難道讀過孔子的著作,就代表了全天下的儒生嗎?如此說來,清朝的文字獄豈不是更加的罪惡?

以今人的眼光去觀察當時的人事,一味地苛責放大古人的缺點,實在是有失偏頗,不確公允,至於秦法嚴苛,這是事實,可是秦皇制度一切草創,今人看來,那是依靠著兩千年的封建發展而得出結論,去苛責一個制度開創者的種種弊端,有沒有想過,換做是自己在那個位子,可能做得比秦皇更好嗎?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儒家在漢武帝時期意圖獨尊儒術,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斷地貶低秦皇,可是到頭來,漢家的理念還是儒法結合、外儒內法,董仲舒如此的渴求秦皇,卻又借鑑了秦皇的方法,未免過於不地道。

後世的五無良文人們利用自己的如椽大筆,更是將始皇帝的缺點刻畫的栩栩如生,追捧者前擁後呼趨之若鶩,好不壯觀!

但真正有眼界的人,絕不會如此看,因為在他們看來,秦皇是這樣的: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大丈夫當如是!”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有為漢一朝之皇帝者,高祖是也;有為中國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秦皇、漢武是也。”

秦始皇是個厚今薄古的專家。”

秦始皇:被儒家抹黑的聖皇、被後世苛責的千古一帝


所以,閱讀歷史、研讀歷史、銘記歷史,切記的是不要以今人觀點去苛責古人,換位思考,也許會是一個自我認知的最佳方式,僅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