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寶中鐵寶中鐵路途經平涼跨過涇河。攝/趙曉君,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東來西往,平涼不涼。

平涼在哪裡?

對於不熟悉甘肅省地形圖的人來說,平涼無疑是最容易找到的一個地標。如果把甘肅省看作一把“玉如意”,那平涼就是這塊如意最細,最脆弱,最容易被掰段的地方——東南部的狹窄蜂腰處。

說起平涼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崆峒、道教、軒轅黃帝你一定聽過。在過去,平涼甚至有著“西出長安第一城”的盛譽。她是絲綢之路東段的重鎮,任何從中原腹地進入西域,甚至更遠的地方的人、馬、車都必須通過這裡。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黃土高原與梯田

平涼地處黃土高原,橫跨隴山,傍涇渭流域,位於溫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大陸性氣候共同塑造的半乾旱區域。進入文明時代後,正是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中,誕生了中國北方最原始的農業。

任何一個在黃土高原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土地是被雨水塑造的。在這裡,豪雨過後,崖坡上的黃泥會鬆鬆垮垮地剝離本體,滑落下墜。垮塌部位的茬口上,溝壟被雨水不斷沖蝕,逐漸變得更深、更寬......這種地貌變化在黃土高原隨處可見。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臺南塬邊。攝/趙曉君,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新鮮的黃土浸泡在雨水中,看似沒有任何生命的跡象。但在那些裸露平坦的地方,被雨水浸潤的土層正在吸收水分。在毛細作用下,地下埋藏的營養成分也同時被印向地表。很快,這裡就會長出新綠。看似荒涼,但黃土高原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煥發生機。

農耕的實現需要移除原生植被。早期人類對樹木無能為力,但沒有樹木的乾旱地區同樣不適宜耕種。農業的誕生需要一個平衡點:這裡需要適合草本植物生長的溫度、降水量;需要土壤,但不能太過肥沃。在北方,這個適於農業生產的地方位於隴東到燕山北部的遼西之間。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塬是黃土高原最典型的地貌形態,在平坦寬闊的黃土塬上,人、牲畜、農田、村落,缺一不可。攝/張加盛,圖

在有限的自然資源下,當地居民最大程度地改造了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自商周時期,平涼東南地區就孕育出了高度發達的農耕文明,這也為周部族人入主中原奠定了事實基礎。

但農耕從來不是平涼唯一的生產方式,這裡天然降水少,常年乾旱,在過去一度盛行農牧兼重的生活方式。驅車經過平涼地區,仍然可以在路邊看到羊倌和他們的羊群。村民飼養牛羊,用以輔助農耕,從而補充家庭收入。

對黃土塬的開墾在西北地區並不少見,但是把千溝萬壑改造成萬畝梯田,平涼佔獨一份。明萬曆《莊浪縣誌》曾載,“田不川,山不林木,雨少則旱,雨多則寒。”書裡把平涼描述為整個陝西地區最貧窮的地方,而莊浪則是平涼最貧窮的地方。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韓店公社鰲背山梯田建設。圖/莊浪梯田紀念館

梯田大多分佈在雲貴高原,溼潤的氣候條件加水利技術為丘陵地區種植水稻成為了可能。但是西北則完全不同,莊浪梯田的出現源自黃土地的貧瘠。1964年開始,莊浪開始修建梯田,週期長達四十多年。

今天,這裡的梯田面積已經達到百萬畝,佔到總耕地面積的90%。夏季,從市區前往莊浪縣的路上,落眼處全部都長滿綠色植被,甚至給人到了南方的錯覺,這是當地人用40年時間創作出的“大地藝術”。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從空中俯瞰莊浪,根本無法想象這片黃土地過去被水流侵蝕的樣子。攝/趙曉君,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在平涼,黃土高原似乎終於不黃了。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玄關”平涼

平涼是甘肅省“玉如意”地形中最纖細部分的所在。這種纖細和狹窄似乎決定,平涼會在歷史上扮演一道

“玄關”的角色,她連接起以關中盆地為中心的“中國”和西北門戶。

公元前12世紀到前11世紀,今天我們所提到的“中原”正處於商人的勢力範圍核心。這裡農業發達,無險可守。但商王朝的邊緣則不同,可進可退。隨著商王朝的衰落,名為“周”的部族崛起,登上歷史舞臺。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靈臺縣境內挖掘出的西周文物。商周時期,平涼所在地區為密須、阮、共等方國活動範圍。圖/靈臺縣博物館

周人的活動範圍以岐山下的周原為中心,向西北方向輻射至隴東黃土高原邊緣地帶。隨著部族的崛起,周人的勢力越往東,對原鄉的控制力就越弱。東西兩方不斷拉扯,坐鎮關中的周室被撕裂,周王朝的統治落下帷幕。

隨後興起的部族被稱為“秦”,秦人建立了秦國,而“華夏族群”這個既成概念就這樣隨著秦帝國大一統格局的形成最終落地。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平涼牧羊人。攝/王亞林,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而平涼,這塊黃土塬地貌為主的狹長地帶,則見證了農業文明的發源,周和秦對天下的奪取,還有“華夏”概念的逐漸明晰。地理、歷史在這裡打成一個結。從這裡向東是農耕區,從這裡向西是牧業區,來自中原和內陸的兩股力量在這裡離散,走上了各自的征途。

平涼雖小,卻絕不會被武俠愛好者忽視。《倚天屠龍記》裡的“崆峒派”正是起家於崆峒山,而現實生活中的崆峒山正是位於平涼。不僅如此,她還是道教精神真正的發源地。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崆峒仙境。攝/郭建平,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崆峒山在哪裡?十三經《爾雅》中寫道:“自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北戴斗極為空同,東至日所出為大平,西至日所入為大蒙。”崆峒的位置極富浪漫主義色彩:以中原為座標向北,北斗星和北極星之下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崆峒”之地。

明萬曆十年,刑部郎中吳同春從蘭州出發前往平涼。在判定案件之外,他此行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探訪崆峒山。吳同春輾轉東峰、中峰、北峰,登上了崆峒絕頂馬鬃山,在他的描述中,哪裡是一片舉世無雙的奇觀:眾峰圍繞中,漢江在西南方向奔流,黃河自西向北湧過,洛水橫跨其間。關中四大關隘在這裡一覽無遺,渭水川流其間。華山在左,吳山在右,鍾南山、太白山、岷山、峨眉山在雲霧繚繞中仍可一睹餘脈。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曹毅雪霽塔院。攝/曹毅,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吳同春的描述固然有些誇張,但這並不影響崆峒山在東部中國“一覽眾山小”的地位。崆峒山屬於三疊紀礫岩構成的丹霞地貌,這種地貌在西北地區並不少見,但是崆峒山的丹霞地貌已經進入壯年期,長期的侵蝕過程中形成的陡崖絕壁蔚為壯觀,加之藻類生長形成的黑色條帶、斑塊,彷佛一幅中國潑墨山水。崆峒山完全可以打破人們對黃土高原的固有印象,這裡不但不“黃”,而且森林茂密,雲海繚繞。

“崆峒問道”是平涼人家喻戶曉的美談。臺北故宮博物館有一幅明代畫家石芮的《軒轅問道圖卷》,畫中所呈現的正是軒轅黃帝登崆峒山,向隱居於此的廣成子問道的畫面。

明嘉靖皇帝同樣也是道教的追隨者。嘉靖二十年,韓王朱融燧奏準皇室資助,金城在崆峒山主峰上修築完成。嘉靖二十四年,崆峒山的玄天上帝、五龍、雷祖、香山的等宮殿修築完成,規模盛大,香客不絕。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平涼石窟。攝/馮木波,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佛教同樣在崆峒找到了自己的一塊落腳地,現存最典型的佛教景觀位於中臺凌空塔,修建時間為萬曆年。今天的崆峒山上儒、釋、道各安其位,平靜相融,不同的宗教和文明在這裡交互更迭。

在平涼市區崆峒大道一側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廟,名為歇馬殿。

故事要從兩千年前說起,漢明帝夜夢金人,於是派人去往天竺取經。公元67年,滿載而歸的取經隊伍在平涼被大雨困住,一部分人在此停留傳法。在後人的記載中,於平涼稍事歇腳後到達的駝經白馬到達洛陽,為了紀念這匹白馬,人們將這座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廟命名為白馬寺,從此聲名大噪。而那匹白馬曾歇腳過的歇馬殿,則在歷史中逐漸褪色。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平涼大雲寺地宮發現的供奉有佛祖舍利的五重套函。攝/趙廣田,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平涼的佛教史從歇馬殿開始,但不止足於歇馬殿。佛教從此地東進洛陽、長安,也在這個“入口”留下世所罕見的“百里石窟長廊”。其中以羅漢洞、雲崖寺7號窟、南石窟、王母宮石窟等最為殊勝。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北魏年間開鑿的王母宮石窟,中心塔柱窟。攝/馮木波,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隴海鐵路重塑西北交通版圖後,平涼看似處於交通不便的地區,然而,在過去她一直處於絲綢之路重要幹線上,溝通東西文明,連接不同的文化、藝術。“西出長安,便是平涼。”這是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平涼延續了長安的繁華。

道教精神發源於此,佛教又從這裡真正“進入”中國。農耕和遊牧兩種生產方式在這裡分野,東方和西方的文明在這裡交匯。平涼見證了關中地區發展成為“中國”這個政治中心的歷程,是名副其實的“咽喉之地”。被稱作“西出長安第一城”,實在不是空穴來風。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黃土地的人文密碼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平涼靈臺縣秦劇團的演出現場。攝/吉木,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在平涼,最常見的民間藝術形式便是說唱(一種口頭藝術的形式)。自唐五代以來,涉及宗教、情感和生活的歷史往往以口頭的形式被記錄下來,其中有民間傳奇,也有經文,更有屬於平民的詼諧故事。這種說唱藝術一直流傳到了明清,為東來西方的文人遷客、商旅駝隊帶去片刻的輕鬆。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村莊中為表演盛裝打扮的孩子 。攝/孫廷永,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平涼說唱藝術的傳承至今沒有斷代,藝人常常在寒冬夜晚以琴聲召集眾人,樂器不多,三絃,四頁瓦足矣,有時候甚至僅僅是一把屋頭椿樹做的板胡。但平涼藝人和他們的聽眾似乎並不以為意,從廟會、婚喪嫁娶唱到樓臺竣工和春節社火。

平涼還有曲子戲,但和秦腔相比似乎有些“簡陋”。平涼藝人無拘無束,田間地頭,庭院街巷,都是他們演出的舞臺。平涼曲子戲無淨角,生、旦、丑三人一臺戲。在華庭地區,曲子戲又被稱作“地攤”、“笑攤”。據說在十年前,有人建議班頭把它搬上舞臺,引得班頭連連擺頭:“‘地攤子’就是在地上表演的,跑舞臺上成何體統?”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平涼社火。攝/孫廷永,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這種看似自由“散漫的”形式,和民間的社火文化有關。平涼的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社火隊,這是一種在生活方式日漸同質化的今天極為難得的現象,這是屬於平民的盛筵。每到正月,馬社火、車社火、高抬、高蹺、秧歌隊伍就開始了走村串戶,平涼人將其稱作“出場的旱船、入場的獅子、墊場的秧歌、背本的曲子”。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小演員化妝 。攝/左雪蘭,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除了在中國民間常見的社火表演外,平涼地區還有一個頗為特殊的傳統民俗——放馬,而這種民俗的守護者是平涼涇川縣的完顏村人。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長期拉鋸,儘管古長城分隔了兩者,但長城附近則長期處於

曖昧氣氛中。今天在這片區域生活的許多人都有遊牧民族的血統,只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都已經農耕化,唯一可以將其區別的只有他們那些迥異於漢人的姓氏,還有仔細觀察下才能察覺到的略有不同的相貌。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完顏村的祠堂中的完顏阿骨打雕塑。攝/吉木,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平涼境內的完顏村正是這樣一個地方,村民人數為5000人,大部分都複姓完顏,沒錯,此“完顏”正是來自那位著名的遊牧民族首領——

完顏宗弼(金兀朮)。講到這裡,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這個歷史人物並沒有什麼深刻印象,簡單地說,他就是岳飛的“死對頭”。直到今天,完顏村人眼中的兀朮都並非《岳飛傳》裡的臉譜化反派角色。在這裡關於岳飛的書籍和影視作品也很少有人閱讀、觀看。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村中的“放馬”傳統。傳說金帝國大赦天下,鷹犬馬從天而降。攝/孫自強,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放馬”是將紙糊的鷹、犬、馬從山頂的十字架沿著黃繩滑落至山下的十字架。當地祭祖儀式的主要操辦人完顏元貴說:

“鷹是天上飛的,馬是坐騎,狗是地下跑的,它們是女真人的三寶。”

平涼民俗眾多,除了說唱、放馬,還有有皮影戲、點燈背猴、打秋、涇川王母宮廟會等等。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涇川王母宮廟會。攝/郭永生,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始建於西漢的回中山王母宮至今香火鼎盛,西王母祖廟廟會自宋代開寶年間至今已延續一千餘年,是

華人世界中最盛大的祭西王母儀式。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電燈背猴儀式。攝/祁玉成,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在崇信、涇川和靈臺等地區,新人結婚後的第一個正月十五都在新娘家中度過。孃家人用面製作的面猴被放於塔頂,天黑後新郎點燃桌椅板凳上的面燈、猴燈,第二天將面猴揹回家中做成花捲吃下。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點猴燈。攝/富強,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平涼皮影戲。攝/左雪蘭,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除了豐富的民俗,平涼還產瓷器,過去被稱為“隴上瓷”的安口窯就位於平涼華亭市東部地區的安口鎮。明代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曾寫道:“凡白土曰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中國出惟五六處,北則真定定州、平涼華亭、太原平定、開封禹州,南則泉郡德化(土出永定,窯在德化)、徽郡婺源、祁門”,

這證明了安口陶在明代被世人所推崇的程度。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清代出產的安口窯。圖/華庭市博物館

而今天,曾經人聲鼎沸的窯口鎮(高鎮村)已被歷史的沙塵吞沒,成為了一座荒村。安口鎮只剩下一家安口陶瓷廠,內有陶工8位,勉強靠訂單維持。儘管艱難,但仍在堅守。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安口窯,最後的工人。攝/張律堂,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安口窯,最後的工人。攝/張律堂,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平涼的飲食習慣具有北方飲食的共性:愛面。各種各樣的麵食是平涼人最深的味覺記憶。餄餎面、漿水面、手工面各有特色,其中靈臺手工面在整個西北地區都小有名氣。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羊肉泡。攝/張律堂,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過去,東來西往的文人、駝隊在平涼產生交集。而今天的她位於西蘭公路、312國道、青蘭高速的交匯處,著名的“

靜寧燒雞”就是在這樣的人流量中誕生的。不僅靜寧燒雞美味,平涼紅牛肉更是一絕,對於南來北往的食客而言,這兩者旗鼓相當,難以分出個勝負。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靜寧燒雞大王。攝/王天柱,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靜寧蘋果園。攝/李存時,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在淘寶中輸入靜寧,排得最高的關聯詞是“蘋果”。你可能沒到過靜寧,但你一定吃過這裡產出的“紅富士”。2003年,農業部劃定靜寧縣為全國蘋果最佳適生區。2017年,靜寧縣產出的糧食作物中果樹、玉米、小麥不相上下。在這裡幾乎全縣的人,全天都在和蘋果打交道。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每當蘋果花盛開,靜寧就被白色的花海包圍。攝/李存時,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每當蘋果花盛開,靜寧就被白色的花海包圍。攝/李存時,圖/《風物中國志·平涼》

平涼不平,平涼也不涼。相反,這裡是一片高原,也是一片熱土。

- END -

編輯丨蘇小七

文丨DL

本文內容來源於《風物中國志·平涼》有刪改

秦隴咽喉

西出長安第一城

崆峒問道

石窟長廊

黃土高原上的璀璨明珠

甘肅平涼,一點也不“涼”

《風物中國志·平涼》

請複製此淘口令到手機噹噹購買

$mAfXYGLImV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