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一季度“報復性存款”並不存在

新冠肺炎疫情後,中國人民銀行對第一季度的存款情況公佈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人民幣存款共增加8.07萬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人民幣存款增加6.31萬億元來看,多增加了1.76萬億元。有的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報復性存款”的到來。但是,這一現象經“蘇寧金融研究院”得出的分析認為, “報復性存款”並不存在。

2020第一季度“報復性存款”並不存在

那麼如何來看待第一季度的存款增量呢? 在經歷疫情的第一季度,人民幣新增存款確實創下新高,增速也比去年同期提升。但是真正細分到住戶存款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總體多增加的存款僅佔23%,這樣角度來看,並不突出。人民幣的存款結構,包括有四個方面。即:住戶存款、非金融企業存款、財政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

對於第一季度住戶存款增加的情況分析,一是本身含有上年的年終獎;二是結構工資形成了階段性的一個高點;三是今年的疫情影響,投資者避險情結謹慎;四是市場奉行“現金為王”的理念,導致部分資金迴流;五是央行的幾次降準,市場上資金面比較寬鬆;六是理財類產品收益下降,導致了部分資金迴流;七是疫情也導致了居民存儲現金以應對不確定風險等等。綜合以上因素來看,對居民而言,報復性存款不存在。

2020第一季度“報復性存款”並不存在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企業會不會 “報復性存款”呢?從第一季度的新增存款的數據中,可以看出,企業存款確實佔有絕對的比重。但是,大家都明白,大多數企業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重,收入並不理想。雖然總體上看,企業增加了存款,不過這些存款並不是企業真正的效益存款,而是政策性扶持的款項而已,特別是一些新增企業的存款,主要是來自於寬鬆的貨幣政策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信貸環境,以及政策對於企業的支持力度等。因此,企業“報復性存款”也不能成立。

2020第一季度“報復性存款”並不存在

對於高儲蓄存款來說,其實會對國家的經濟復甦不利,國家會採取一系列的舉措,來促進人們捨得花錢。比如發放消費券,提振汽車消費等。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受疫情的影響,居民危機意識在提高,消費水平在下降,企業收入也在下降,增加存款就是跟收入密切相聯的,預計接下來的第二季度,居民和企業的收入還是難以有理想的發展,那麼渡過難關才是更為實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