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和奶塊,怎麼回事?

孩子吃的奶粉衝調不散,奶瓶底部有不溶解的小團塊,用手搓捏能感覺到裡面有硬硬的小顆粒。擔心奶粉是不是有質量問題,害怕這些小顆粒是異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和奶塊,怎麼回事?


溶解性與質量能劃等號嗎?

一定程度上,奶粉的溶解性好壞,並不能代表其質量的優劣,比如處在奶粉安全級別頂端的有機奶粉,普遍溶解性就不理想,給寶寶吃有機奶粉的媽媽可能深有體會。所以用溶解性去判斷奶粉好壞是有侷限性的。

影響奶粉溶解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不同季節、地域的奶源、奶粉配料的差異、生產工藝、 衝調方法等,而這些因素不能100%可控,因此導致了不同配方或不同批次間奶粉溶解性差異出現。

奶瓶中的奶塊是什麼?

奶粉衝調過程中,由於多方面原因導致粉質顆粒沒有充分與水接觸,影響了其在水中的分散。沒有分散的奶粉塊外部是溼潤的形成了一個不透水的“保護層”,水無法進入到裡面,於是變成了一個個外溼內乾的難容奶塊,就算用力搖晃奶瓶也無法將其打散。

硬顆粒是什麼?

我們可以從配料表中看到,一款配方奶粉會添加幾十種原料來配製成一款各方面營養都滿足寶寶需求的奶粉。而這些配料的顏色、氣味、味道及溶解性等物理性質各有不同。

在奶塊裡揉搓到的小顆粒,或在奶瓶底部沉澱的白色或晶體狀的小顆粒,主要是一些難溶或微溶的成分,如配料中的碳酸鈣、磷酸三鈣分別為白色固體或晶體,是不溶於水的,但能溶於胃酸後在小腸被吸收利用。奶粉衝調後,這些成分多數與蛋白質、脂肪等懸浮於奶液中,溶解不好時部分會沉澱於奶瓶底部。

在沒有溶解的奶粉塊中,不僅僅有碳酸鈣、磷酸三鈣,還有無法和水充分接觸的可溶性成分,如晶體狀的硫酸鋅、硫酸錳、碘化鉀、牛磺酸和乳糖等。

為了改善奶粉溶解性,奶粉廠家也做了很多努力,比如添加磷脂、採用奶粉造粒技術等來提高溶解性,但是都無法完全保證其每一個批次的溶解性一模一樣。

其實,當遇到一款溶解性不理想的奶粉時,只要掌握好衝調技巧,也可以衝調出很“好看”的奶液來哦。

奶粉衝調後有顆粒和奶塊,怎麼回事?


怎樣衝調溶解好?

奶粉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溶液,提高溶解性主要是改善這些營養物質在水中的分散性,讓可溶於水的物質儘量都溶解,讓他們的液相更好看。以下兩點建議,對改善溶解性很有幫助。

1、水溫合適

水溫會影響奶粉溶解過程中的分散和沉降速度,過低分散性不好,過高蛋白質變性了增加了不溶解成分,導致溶解性下降。

最好根據奶粉衝調說明來確定水溫,不同奶粉採用工藝及配方不同,需要的衝調水溫有所差異,採用了速溶技術的奶粉(這是一種工藝,與添加速溶劑區分),溶解所需溫度可能稍微低一些。一般奶粉衝調溫度在40-60℃之間。最好有水溫計測試水溫,用手試水溫誤差比較大。

冬季,手的皮膚溫度低,對高溫比較遲鈍,水溫容易過高,所以冬季用手試水溫,手感不要過燙。夏季,皮膚溫度表面溫度高,對高溫感覺敏感,手試水溫,需要有些燙感就還差不多。這種手感,也是我多年衝調奶粉的經驗之談,需要多嘗試才可掌握,隨著衝調奶粉的熟練程度增加,很多媽媽是可以悟出這經驗的。

2、採用二次衝調法

溶解性不好,可採取二次衝調法來改善溶解性。當我給朋友介紹這種方法時,他是抓狂的,覺得帶娃已經很辛苦了,為什麼在衝調奶粉這件事情上不能簡單些呢?其實這個方法說起來複雜,操作起來也很簡單:

將所需的水到進奶瓶,先舀取你所需奶粉的一半,搖勻;再舀另一半,再搖勻就好了,整個過程也要不了兩分鐘。這種方法可以增加奶粉與水的接觸面積,不容易出現奶粉抱團導致外溼內乾的現象。

若是奶粉衝調的量大,還可以分三次進行,並不需要每次都蓋上蓋子搖晃。你只需握住奶瓶上部,轉動手腕用力,朝一個方向搖晃奶瓶,這種衝調手法使奶粉溶解均勻、不易氣泡、奶液也不會濺出來。

必要時,用乾淨的勺子或攪拌棒來攪拌助溶也是可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