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分溺愛,忽視非智力因素
孩子是父母的愛情結晶,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愛孩子卻是人類獨創的一種另類之愛。
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光輝的一種畸形心理,在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以後,溫柔變成一副枷鎖,疼愛化做一個圈套。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段經典的話:“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可怕的禮物。”
除了溺愛,嚴格的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他們很少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只是一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
2
心靈施暴,扼殺獨立人格
有一個小故事很有意思,一箇中國兒童拿著自己畫的圖畫讓父母鑑賞,他會說,你看,我畫得像不像?同樣,國外的孩子會問父母,我畫得好不好?
這一“像”一“好”,僅一字之差,卻有天壤之別。相同的環境下,異樣的提問方式,得到截然不同的回答是肯定的。道理自不必多解釋什麼,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躍然紙上。
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不缺乏智慧,但我們對於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缺乏,卻是毫無疑問的。
3
物質刺激,誘導拜金
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一定並不陌生。
據瞭解,這好象是中國父母們獨有的殺手鐧:考試成績全部85分以上,給孩子買飛機等玩具;要是能在全班排名中進入前三,獎勵100塊錢……
凡此種種,方式不同,但刺激效果卻驚人的相似。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
4
動輒體罰,棍棒不離
體罰對於中國的孩子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特別是在農村孩子和教育欠發達地區的一些學校裡。
中國家長們理由萬千,什麼“不打不成才”、什麼“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於是一個嶄新的輪迴繼續著:被棍棒打出來的父母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來的老師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學生。
5
朝令夕改,教育缺乏遠景性
這大概不能全怪中國家長,因為很多家長還在為生存奔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今天他們覺得當官好,就對孩子說好好學習,爭取以後做大官;明天他們如果覺得寫書賺錢,就會買來一堆文學作品,讓孩子發奮讀書。
當然,家長自身的素質也大不相同,相應出的做法也會不同程度地出現差別。即使如此,中國家庭教育對孩子未來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遠景性和階段性,或者有了針對性沒了方向性等等顧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為方式,是不用懷疑的。
如果說以上五個方面更多是從孩子的幼年教育出發,那麼以下五個方面則更多關注家長們對長大的孩子的教育。
6
忽視和孩子精神方面的共鳴
早期的家庭教育父母在某種程度上是主人,但到成年期間的教育,父母主人翁的身份便被學校分擔了很大一部分。經常可以聽到家長們說這樣的話:終於輕鬆了,我兒子住校了;學校老師會教育好孩子的,咱該歇著啦;孩子一個月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我上哪兒去教育他呀?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這裡沒有達成完整的默契,分歧便誕生了。隨著分歧誕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長,新環境和新朋友等人際關係不斷確立和穩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孩子的陌生。常不見面,見面後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說幾句客套話而已。
最終,孩子成為家長們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過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來。
7
孩子淪為家長實現未泯理想的工具
“我們那時候條件差,都沒機會念大學,所以你要好好學習,爭取上大學深造!”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是這麼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時候是這樣:好好學習,以高分考個好大學。這似乎是中國家長們對孩子們唯一的期待。
於是,從幫孩子選小學開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關係,再進重點中學,然後孩子考上大學了,回家問父母,我應該填報什麼志願啊?這就是中國的孩子,再過幾天就要踏進大學校門了,還得回家問問父母要選擇什麼專業!
此種後果,完全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惡果:由孩子被動地聽家長吩咐,逐漸深化,趨向同化,最後到向家長詢問,終於淪為家長實現他們未泯理想的工具。
8
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空白
這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個表現。中國家庭教育裡,最被重視的是智力因素,至於其他的德、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甚至連學校教育都是一紙超級空文,那又怎麼去要求家長呢?
9
近乎氾濫的物質支持
這與溺愛有關,但又不完全相同。
如果說孩子從小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會因家庭的不同而產生差異的話,那麼當孩子長大成人,獨自在外地念書時,近乎氾濫的物質支持就開始了。
孩子子從小所接受的金錢等物質來源大概有以下幾種:一是成績達標後的“獎金”;二是幫父母買東西找回的零錢;三是家長每天給的飯錢和坐車費用;四是親戚朋友給的獎勵,特別是過年時的壓歲錢;五是節假期間打的小零工。
大體上的這些來源,卻根本無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質支持相提並論。物質支持無可厚非,可一旦氾濫,被金錢左右頭腦的人,行為往往是可怕的。
10
迴避性教育
中國教育直到現在,也沒有找到一條合適的性教育方案。要是歸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來,似乎有失偏頗。好問是孩子的天性,從很小的時候,很多孩子就問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但很多母親會不假思索地回答:你是我在大街上撿的!或者還會有很多種答案,但總結起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變著法地迴避性教育問題。而學校教育就彌補這一點了嗎?答案是否定的。
在這樣的前提和基礎下,面對一些性知識幾乎為零的孩子,以至於發生什麼未婚媽媽、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現象時,除了深刻思考我們教育的失敗之外,我們已經沒有必要去討論它們帶來的危害了。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來源網絡,此文僅做學習分享之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