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孩子對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用很大的篇幅講述了”家庭星座“這個概念。——家庭中的排行與子女個數。

大師的結論很”冷峻“學術風——沒有最理想的子女個數。

兩寶有兩寶的優勢和煩惱,三個孩子或者更多,也會有各自的好處和不足。

養育獨生子時,也要注意諸多問題。

湛廬文化曾出版過一本國外的熱門書---《排行的秘密-出生順序如何影響人的一生》,沒錯,排行第幾,影響人的一生。

有趣的是,不同家庭又相同排行的人,會有著這樣那樣的相似之處。

比如,不同家庭的兩個老大,曾經都是被”推下王座的孩子“,他們很有可能都會有追求完美,力爭優秀,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不夠優秀的性格特徵。

不同家庭的老小,集全家寵愛於一生,很有可能一直被照顧著呵護著,而習慣於別人的付出,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原創:孩子對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育兒中,我時常會進行一些思考,最近,讀了一本美國正面管教書系中的新書。

這本書是以“如何解決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這個問題寫作的。

作為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的我,對書中育兒工具和方法深有共鳴,也都很熟悉。

讀畢細細想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的原因,整本書似乎並未很好地闡明方法, 如何才能讓孩子不再以自我為中心,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懂得為人處事的道理。

正好,週末時和在大學中授教的伊伊媽媽在電話裡聊起孩子的藝術特長培養這個問題。

我倆也聊到了”育兒時間管理,究竟什麼才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事“這個話題。

高效時間管理與工作術,高效能人士的習慣上反覆講“要事第一”“要事第一”“要事第一”

當下,卻很少有父母會停下來想一想,育兒中最重要的要事究竟是什麼 ?

是我們特別在意的學習習慣,學習積累,各種考試,各種機構,特長?

還是更深層次的東西?

寫到這,又想起湛廬的另一本好書——《稀缺》,它真是一本難得的佳作,也是很另類的一本書-----書中竟附上了閱讀能力和閱讀力測評表。 呵……

稀缺裡的幾個重要概念“管窺” “餘閒”和“帶寬不足”,應用到我們育兒上,也值得細細思量:

“管窺” ---眼睛裡只盯著管子裡的事物,看不到其它,是不是像極了咱們抓藝術特長,狠抓學習,疏忽了孩子的各種商、大能力和好品格的系統培養?

“餘閒”--如果時間精力沒餘閒,沒空餘,咱們猶如陷入了倉鼠之輪,眼睛始終也只能盯著內心中覺得“最重要”的事。

這有點像育兒中的讀書充電,如果始終忙忙碌碌,沒有餘閒去閱讀提升,可能就會少了洞見和反思。

又像終日忙忙碌碌,睡眠不足,沒有時間為自己的心靈之杯續水,情緒常常失控……

“帶寬不足”--誒,這個時代,特別是對於咱們大包大攬的媽媽們來說,哪個不是帶寬不足,白天在單位累到筋疲力盡,下了班風風火火衝到家,趕緊抓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別說正兒八經地休息個15分鐘了,常常是忽視身體的疲累信號,來不及轉換好狀態,就立刻投入了“人生中第二份重要工作--育兒”)

我們再做個延伸,處處以孩子為中心,傾盡全力地培養,給他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 ,狠抓教育, 悉心付出,不求半點回報。

忙忙碌碌,孩子和大人的時間表,都排的非常滿,嚴重的,孩子的睡眠時間都偏 少。

這種情況,是不是更沒有餘閒去跟孩子講講做人的道理,教會孩子生而為人,最重要的事?

總說,身教大於言傳,據我觀察,我家的小毛娃,全家三個大人全心全意地愛著他,為他操持忙碌著一切。

他小傢伙,腦海中沒有太多關心大人,為大人做事的概念。

當然,這不能怪孩子,孩子年紀小,總會不懂事。

反思下來,是大人的不足,大人在這方面疏於教了。

大人說都不說,也不給孩子為大人做事的機會,更不刻意去強化孩子這方面的好品行,好行為,哪裡能指望孩子一夜間自然習得嘛 ?!!!

原創:孩子對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大人有時候真的笨笨的 ^ ^

前不久,去聽陳默老師的教育講座,滿 滿歡樂 ,陳老師分享了一個案例:

一位媽媽向她求助,說自己快被兩個孩子整瘋了。

陳老師趕緊安慰,別怕,別怕,有辦法,有辦法,很簡單!----再生一個^^

呵,這還真不是開玩笑,我們從西方兒童教育學與心理學角度來看,再多一個娃,家庭星座改變,出生排行,是會改變整個家庭的氛圍和孩子對於自己的定位和看法。

阿德勒不也強調麼,孩子對於自己的認知與定位,始於生命中最重要的前6年。

實在疲累時,我也跟朋友開玩笑——再生一個娃!

玩笑只是玩笑,養育這一個娃,再加上我的300個學生,忙碌緊張的生活節奏,稀少的時間 ,我已經是“拼盡全力”的狀態 ……

常會感嘆當媽不易,努力工作,全心全意都在孩子身上,只盼著上大學那天快快到來。

似乎是個無解的問題哈……

不管是獨生子,還是兩寶,我們都希望孩子有好品格,成為受人歡迎的人,將來長大成人,能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生活幸福,健康平安。

好品格,大能力,學校不教,沒有現成體系化的童書供我們拿來就用。

也沒有課程教我們父母如何去培養孩子的這些重要品格。

幸運的是,教育家先輩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

強烈推薦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偉大教育家的書給大家:)

我也常會給果果講蘇老的故事,一說得快就把‘蘇霍姆林斯基老爺爺“變成了“蘇霍姆林老司機”,引得果果笑個不停。

蘇老的書最推薦這三本:

原創:孩子對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睿智的父母之愛》---最好買 帶了《給兒子的信》和《給女兒的信》那個版本的,很全面。

我在讀這本書時,不時感覺芒刺在背,深感不足,也深深敬佩蘇老的遠見與智慧。

一本值得反覆再反覆閱讀的好書!

原創:孩子對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做人的故事》---這本書是蘇老特別編 寫給他的學生們的短小故事合集,蠻厚的,蘇老意在通過一個又一個100-200字左右的小故事,教會孩子做人的道理。

在蘇老的另兩本著作裡,聽他提到這些故事,也細述了創作的初衷,和刻意地留白,不予點破,讓孩子自己去悟出道理。

當下就十分嚮往,急於想買 ,又擔心國內怕是不會出版 。

沒想到還真被我找到了,如獲至寶。

客觀地說,對於從小看慣了國外引進的經典繪 本,長大了又聽了讀了許多章節小說的果果小朋友來說,蘇老的故事集,對於他的吸引力是不大的。

但我堅持要每晚讀給他聽,希望他能夠汲取到更多養分。

(一點小心得:近幾年國外颳起了一陣”故事風“,學會講故事,是每個人都要具備的能力。

《故事知道怎麼辦》《小巫教你講故事》可以找來讀一讀,也可以聽一聽郝廣才老師的教講故事系列課。

用好蘇老這本書,關燈後的親子悄悄話,專屬時間裡,用故事的形式轉述,更能直達孩子內心深處)

原創:孩子對什麼都覺得是”理所應當“,以自我為中心怎麼辦?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這本書相比起另兩本來,屬於薄薄的一個小冊子。

我個人很喜歡蘇霍姆林斯基,不僅收藏了他的一系列著作,細心地一再讀,還組織過媽媽們和我一起學習《蘇霍姆林教育論》 的系列課程。

甚至因為李鎮西老師也很崇敬蘇老,我也買了不少李老師的書。呵……

嗯 ,我是蘇老的超級鐵桿粉絲。

《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光是看書名,就能看出蘇老作為偉大教育家對於教育中最核心問題的思考。

和我一起,穿越時空,聆聽大師的教誨吧 ^ ^

後記:

蘇老在《帕夫雷什中學》及《給教師的100條建議》中提到的父母學校,一直是我最最嚮往的。

去年,由我牽頭, 我帶領著近千位關心教育的媽媽,建起了我們自己的”父母大學“,通過每週一期的深入課程+課下熱烈討論,發送學習筆記,相互分享的方法。

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我自己,都收穫了很多。

各種原因,父母大學的課程未能持續講下來,蠻遺憾的。

前不久,Sophia媽媽在群內向我感慨,父母大學的每一期課程,都經典,可惜不講了。

我回複道,後面如果時間排得開,咱們父母大學裡見……

又想起,許多夥伴都曾向我說過類似的話,說感覺自從我成為了說客英語的分校校長,投入到孩子們的英語教育中,許久聽不到我的聲音,感覺找不到組織了。

每每此時,我總會滿滿歉意……

如果,時間能再多一些。

如果,我的時間精力與狀態能更好一些。

如果,能再高效一些。

如果,如果,如果……

還是沒有如果罷!

不管怎樣,我會竭盡全力,努力一些,再努力一些,用這星星之火,照亮更多角落……

期待咱們的父母大學復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