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邮:我心目中的“猴二世”!

我国邮政部门1980年发行的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枚T46庚申猴邮票,也就是大众所熟知的猴票,身价已经由当初的每枚8分钱上升到了每枚超过了8000元,最高的时候甚至高达每枚9000元,升值已经超过了十万倍之多。

也就是说,如果当初你买它一万块钱的猴票的话,现在你已经俨然拥有了十亿身家。当然你会说,当初谁有一万元钱呀,即使有一万块,又有谁会用这么多钱买那猴票呢?是的,当年没几个人有那么多钱,有那么多钱的人也确实不可能拿这么多钱来买猴票。一万块没有,但不少人一百块钱是有的。可即使是当初买它一百块钱的猴票的话,今天你也已经拥有了千万身家。

这是一个中国集邮史乃至世界集邮史上的奇迹。

猴子或许马上过万了,至少它早晚要过万,但它还会上升多少呢?即使上升到两万,撑破天也就还有上升一倍的潜力,要想再创当年辉煌肯定是比登天还难了。那么,今后能够成长为下一个金猴的邮票是谁呢?

找出它,就可以圆你一个成功之梦。

其实,集邮界的不少人已经早就开始了对于中国邮票猴二世的寻找与挖掘,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当然,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有的人可能更看重发行量、有的人可能更关注是不是系列龙头、有的人可能更在意大众的认知度,有的人只在邮票里找,还有的人是在邮票、邮资封片里一起找,甚至还有的人是在整个邮币卡市场里去找,所以自然得出的结论也就不那么一致。但币与卡毕竟在发行体制、集藏群体、市场特点等多个方面与邮市有着很多的不同,因此我们还是应当将寻找猴二世的范围限定在邮市。

经过多年尤其是近几年的研究与探索,人们对于邮市里有可能成为猴二世的目标渐渐地集中到了以下几个品种:生肖系列中的一轮鸡本票、羊小版、赠送猴,节日系列中的春节小版,猴白片,猴白邮资信卡,邮资信卡一二,中银错片,非典,农业税,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红军邮等。但是人们似乎更倾向于邮票中的单枚成套的品种,因为大家通过对金猴邮票各方面因素的分析,陆续大体总结归纳出能够成为猴二世的邮票所应该具有的一系列特征:

1、邮票。邮票是集邮专家、集邮爱好者和普通大众都能接受的东西。其它带有邮资图的邮资封片卡等虽然也是好东西,但大都是相对于集邮专家和部分集邮爱好者而言,远没有为大众所接受。

2、单枚成套。如果多枚一套,一般地讲,整套邮票里必然会有一枚筋票,这枚筋票的价格往往就会成为制约这套邮票价格的关键,那么这整套票的升值幅度就会肯定低于那枚筋票的升值幅度,从而使整套票很难有超高的增值倍率。

3、版式应该具有唯一性。即版式是唯一的,没有版式二,没有小全张,没有不干胶,甚至没有小本票。因为这些东西都属于重复再版,同时规格过多也就难以让大众参与。

4、适当的发行量。发行量即要适度、不宜过大,又要足够大、不宜过少。适当的量是大众可以参与的基础,同时又是难以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前提。

5、要真正地被大量地用于通信实寄。使用过程中可以有大量的贴用消耗,但目前的存世量也不太小,整版票也不罕见,然而却不断地创造着增值奇迹。

6、题材大,影响大。大到什么程度,要让人听到后如雷贯耳、浩月当空的感觉,并且所有的集邮爱好者都应该对这一题材有认同感。

7、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人都想拥有。群众基础比什么都关键、都有力量,群众基础是创造邮票奇迹的源泉。这就象沙堆,沙粒越多、沙堆越大,沙堆也才能越高。

在这样的条件下,上述候选品种就只剩下了抗非典、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农业税和红军邮等邮票了。下面我们分别对上述几个品种一一分析进行分析。

抗非典邮票是国家邮政局于2003年5月19日特别发行的邮票,一套1枚,票名《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编号为特4-2003,发行量为1250万枚,邮票面值为80分。在此之前我国邮政部门还发行过两套同类题材的赈灾系列邮票,分别是1991年9月14日发行的面值80分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主题的《赈灾》特种邮票(志号T168)全套一枚共4000万枚、1998年9月10日发行的面值50分附捐50分的《抗洪赈灾》附捐邮票全套1枚计3000万枚。此后我国邮政部门还在2008年5月20日特别发行志号为特7-2008面值1.2元附捐1元的《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邮票全套一枚计1300万枚。这些邮票,可以叫做灾难系列,抗非典邮票是这几套邮票里面发行量最小的,也是当前市场表现最好的,但是对它的炒作重点似乎放在了版票上,这样成了一个不是大众而是小众参与的品种,再加上它本身属于灾难系列,题材不够喜庆,因而也就难以成长为人人所爱的猴二世。特7-2008《抗震救灾众志成城》邮票,一是发行时间短、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考验,二没有经过普遍的通信消耗,三是和抗非典同属一个系列而已经落后于抗非典,所以短期内还看不出能够成长为猴二世的样子。

农业邮票税虽然是单枚成套,但是却是小版,易被以小版起手运作,因此也就难以大众化,同时它也和上面的几套邮票一样有个致命弱点,就是没有真正发挥邮票的通信用的第一属性,从一出生就进入了集邮领域,没有经过大量的消耗,再加上发行时间过短而没有经过市场风浪的洗礼。但农业税邮票能否成为中国邮票猴三世,则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十年之后的悬念也未可知。

这样分析起来,剩下的就只有红军邮了。

红军邮似乎也确实基本具备了成长为中国邮票猴二世的基础条件。它是典型的邮票,单枚成套,只有五十枚一版的邮局全张而没有小版、也没有小本票,它的发行量、消耗量、销毁量和存世量都是些谜,它经过了大量的真实的实寄消耗,同时从市场上看又有足够的存世量,它所属的军邮题材让人觉得即特别而又神秘。所有这些,已经使红军邮基本与上述关于能够成为猴二世的邮票所应该具有的一系列特征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与一致。

除此之外,红军邮邮票还有它所独有的特别之处。

这套于1995年8月1日建军节发行的邮票,设计非常精美,面对鲜艳军旗下威武的三军、现代化的兵器以及和平、吉祥的信鸽组成的邮票画面,设计者杨谷昌解释说:“邮票画面内容围绕‘神圣的使命’主题构思,构图以在‘八一’军旗下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战士行军礼形象为中心,突出义务兵的神圣使命---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光荣职责。仪仗兵战士代表陆海空三军的军容、军威形象,背景以陆海空三军代表性的现代化兵器——主战坦克、导弹、驱逐舰、歼八战斗机、导弹、直升机以及雷达、火箭等组成的诸兵种协同演习,展示我国国防现代化及军事防卫的威慑力。右下角一对信鸽,既有通信特点,同时象征一派安定、祥和的景象。在艺术表现上,采用素描、透明色渲染与淡彩、水粉具体刻划相结合,使画面产生透明感,与强烈统一的整体色调构成壮观气势”。

红军邮是我国建国以来发行的第一枚义务兵专用邮票,还是唯一一套在一定范围内即沈阳军区陆海空及武警部队试用的邮票、唯一一套按规定不受发行年度的限制和国内邮资调整影响而可以寄一封平信的邮票、唯一一套从一开始就明文规定不许在市场上销售的邮票。更为重要的是,它在试用了一段时间后无疾而终,于1997年4月15日停止发行、试用和使用。

在试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系列的超前封、后期封、首日封、尾日封、三角戳销票封、纪念封片、违规寄往海外的实寄封、和其它邮票的混贴封、因为1996年12月1日国内平信资费从20分调到50分而产生的超值封等。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分次印刷的过程中,红军邮邮票又产生了通齿、不通齿的版式差异,不通齿版还发现了军杠、地雷、激光、花脸、蓝鸽等珍贵暗记和变体票以及蝴蝶、黄斑等各式各样的趣味品等。

所有这些,再加上其神秘的发行过程、谜一样的发行量和存世量,使得红军邮成为新中国邮票中少有的集多种概念、多种题材于一身的即适合收藏、投资,又适合研究的少有的品种之一。

红军邮面市之初,就有无数的集邮爱好者和邮商想尽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邮市黑市价更是直接升值十倍以上,1997年的邮市大潮中,红军邮版票价格直上万元,这些就足以说明红军邮的价值所在。当前红军邮所缺少的是在大众中的认知度,表现在圈内人热、圈外人冷,认识红军邮的人常常是有了一枚想要两枚、方连、半版甚至整版,有了一版又想要两版、三版、五版、十版甚至更多,而不了解红军邮的人甚至是集邮爱好者中不了解红军邮的人却也是大有人在。但人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红军邮发行过程、发行量与销毁量的解密,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红军邮、了解红军邮、喜欢红军邮并且想拥有红军邮。红军邮的价值必将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所以不少人相信,红军邮是最有可能成长为中国邮票猴二世的品种。

当前,关于中国邮票猴二世的探讨还在进行中,会是谁呢?红军邮?或者就是吧?但不管是不是,反正我爱红军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