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 帶走江湖

牛人不死

李敖先生月前入院,聞說病情危急,幸好吉人天相,熬過來了,返回家中靜養。當時本想赴臺探望,但消息傳來,李先生不希望朋友看見他在病榻上的頹容,故婉拒所有人的來訪。

唯有作罷了。強者自有強者哲學,誰都沒權勉強強者,也勉強不來。強者永遠有能力創造「奇觀」,以人間為舞臺,以血肉為道具,靈魂馳騁於臺上,讓人目不暇給、連連驚歎而又暗中關心甚至擔心。

而真正的強者,更有本領「逆來順受」,把逆境化為一出更精彩的戲碼,當你以為他即將謝幕,他卻在簾幕半掩之際突然再跳到臺前,猛喊一聲,且慢!老子還未演得夠癮!你們別急著離場,還有許多時間需要你鼓掌呢!

李敖就是這樣的強者。網上前幾日忽然出現他的消息,並用「時代牛人」稱呼他。當然夠牛了。李敖策劃在某網絡平臺推出一檔《再見李敖》視頻專輯,直播他跟家人、仇人和友人的聚會對話。這是李先生自己寫的「企劃書」,讓我抄錄幾段——

「因為是最後一面,所以我希望這次會面是真誠的,坦白的。不僅有我們如何相識,如何相知,更要有我們如何相愛又相殺。對於來賓,我會對你說實話,我也想你能對我講真話,言者無罪,聞者足戒。或許我們之前有很多殘酷的鬥爭,但或許我們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希望通過這次會面,能讓我們都不留遺憾……」

《再見李敖》

李敖說,將給獲邀的每位嘉賓各寫一封手札,隆重以對,不問可知。

老子終究是強者

李敖臥病在床時不準朋友探望,是意料中事。強者永遠只想讓朋友看見強勢面目,一旦弱了,朋友可以接受,倒是自己最難面對。

多年以來,面對自己與他人的疾病,李敖都作出了自己心中的強者行動。說兩個小例子。

三十四年前初見李敖,吃飯聊天,我向他問及某些文壇恩怨情仇。他明白我心裡在想些什麼,年輕的我,有點抱怨他對敵人過於刻薄。所以李敖用堅毅的表情望著我,道: 「家輝,有仇不報的人,必亦是有恩不報的人。你記住我這句話。」

三十四年過去了,我仍然不敢說自己全盤同意這句話,卻在李敖身上一直看見這句話的真身實踐。他報恩,也報仇,力尺精準,價碼分明,讓人沒法不佩服他的毅力與意志,儘管什麼是恩什麼是仇,何謂精準何謂分明,他有自己的一套,你管不著,他也不會讓你去管。

三十四年來看見許許多多嘴巴上的強者,但在行動上一路強勁悍辣,李敖是唯一,而且強得有智慧和有幽默感,不會哭哭啼啼,不會苦雨悽風。李敖,李敖,李敖,華人世界前三名。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此狂」。唯一可惜是,李敖一旦故去,劇終了,只有重溫,沒有續集,未免是一種隱隱的遺憾。所以,我上段說錯了,其實,也有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