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德昌端午節火爆場面將至,眾多中草藥先讓你辨認,藥膳宴等你品嚐

端午節是德昌各族群眾參與度最高的節日,以前僅是民間習俗,今年德昌縣委縣政府借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助推涼山全域旅遊,精心打造西昌後花園,因此今年6月18日的德昌端午節一定非常有特色,值得期待。

這裡回放一下去年的德昌端午節,以便到德昌旅遊的人們,無論買藥、購物、攝影、走親訪友的,都能有個大概的瞭解。

下面這張圖是2017年的德昌端午節現場,熱鬧吧!

2017年端午節, 也就是去年的5月30日,各鄉鎮的數萬各族群眾紛紛湧入德昌縣城,買賣草草藥,這草那藥讓滿城藥草飄香。實行交通管制的新華街和廣場路上人們摩肩接踵,德昌傈僳族和彝族穿著節日盛裝,縣城盛滿了民族風情。端午節是德昌縣最盛大的節日,也是各族群眾共同參與人數最多的節日,這是一個縣的群眾大趕集的日子。

德昌是四川省傈僳族人口最多的縣,2016年底人口為6893人。德昌傈僳人300多年前遷入德昌後,主要以農牧業和狩獵採集為主,他們採集物沿襲到今天的主要有三類:一是中草藥,二是野生菌,三是野蜂蛹。他們在《挖藥歌》中唱道:“傈僳人兒啊,結伴去挖藥,背個敞口背,鋤把壓肩窩。野雞尾兒彎,彎拐過七山。苦樹葉兒扭,扭擺過七溝。照著太陽光,去找龍膽草,扯到一窩後,再朝別處找。扯了龍膽草,又去挖茯苓,挖到一處後,又挖另一根。背篼裝滿了,太陽偏西子,刀子回刀殼,人該回家了。”德昌傈僳族端午節期間賣草草藥是許多傈僳族人的重要家庭收入。

買藥的熱鬧場面

德昌端午節出售的中草藥有上百種,這裡介紹一下德昌端午節最常見的中草藥,下面的草草藥名是當地群眾的叫法,準確名稱以專業人士的為準:

川芎

防風

最有特色的黑根兒

黃精

藿麻

見腫消

金龍膽草

門冬

牛膝

泡參

青當歸

青藤香

苕葉細辛

土琴蜂泡酒

小血藤

小洋參

懸崖燕窩

野生茯苓

野生天麻

一枝箭

六寒草

石斛

紐子七

今年6月18日中午德昌縣將準備150桌藥膳供遊客訂餐,價格是498-598元一桌,能供10人用餐,下面是藥膳標本:

2018年端午節藥膳宴菜品樣品

2018年端午節藥膳宴菜品樣品

黑根兒藥膳,德昌城鄉最常見的藥膳,味特香

德昌縣有2248平方公里,區內主要居住有漢、彝、傈僳族,人口22萬人。德昌位於西昌市和攀枝花市之間的富饒的安寧河流域,是西昌市後花園,縣城距西昌城僅55公里。其出產豐富,氣候宜人,是瓜果之鄉,是康養之地。縣城海拔1380米,位於安寧河臺地上。

德昌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居住,2007年曾發現許多新石器遺址。是戰國至西漢時期邛人的聚居地,至今境內還有許多邛人墓葬——大石墓,王所大石墓群為國家一級保護單位。縣城所在地是古南方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當地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今天德昌縣的漢族主要是明代軍屯移民和清代康熙年間移民的後裔,幾百年間全國各地不同的端午習俗傳到了這裡,並不斷交融,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習俗,至今德昌民間依然保留著吃粽子、掛菖蒲、懸陳艾、搽雄黃酒等習俗 。

2003年6月,德昌縣南山傈僳族鄉大田灣的的姑娘們上山挖藥回家洗藥上街賣藥

擅長採草藥的傈僳族群眾是端午節靚麗的風景,注意她們面前黑黑的草草藥便是黑根兒

而居住在德昌二半山上的傈僳族,每年到農曆四月二十八,他們總會祭獻藥王,這就是傈僳族的藥王節。五月初一到初五他們相約上山採藥,並有獨特傈僳族藥膳。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傈僳人端午節期間要把草草藥背到鄉場和城裡出售以換回錢糧維持生活。漸漸地,德昌的端午節與傈僳族的藥王節交織在一起,習俗便與外地端午節不同。

姑娘在秀黑根兒

進入21世紀之後,德昌縣城端午節形成了中草藥市,特別是五月初五,各鄉鎮數萬各族群眾紛紛挖藥賣藥買藥,德昌縣城中草藥飄香。德昌海拔適宜植物生長,草草藥資源十分豐富。這個節日期間常賣的藥物有:燕窩、黨參、泡參、茯苓、當歸、黑根兒、重樓、黃姜、石斛等上百種草藥。傈僳族、彜族同胞還穿戴鮮豔的節日盛裝出售中草藥,讓藥市更加富有民族特色。端午節城鄉的各族群眾家家戶戶忙於製作端午藥膳,場面十分壯觀。

1999年德昌端午節現場

美好的獨特的藥膳總得大家一起品嚐,德昌縣委、政府組織這次端午節活動,在德昌古建築魁星閣處除了這養生藥膳外,大家還能購買到許多功效各異的“草草藥”,還有許多優質農特產品展銷,地方美食也將滿足人們品嚐,還有精彩的傈僳族非遺展演讓你目不暇接。

附2018年德昌端午藥膳食療效果簡介:

1.山當歸(杏葉防風)、枸杞子燉鵝:具有滋補肝腎,溫中暖胃的作用,兼有益氣除溼食療效果。

2.黨參、牛蒡根燉豬蹄:具有健脾養血,強壯骨骼,美容養顏功效,兼有解毒散熱的食療效果。

3.黑根(威靈仙)、小白參(小玉竹)燉雞:具有溫中益氣,養陰生津作用,兼具祛風通絡的食療效果。

(文/圖 宋明 熊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