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院2018畢業展:如何展開寄言2028的“超時空對話”?

中國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展示周已於25日正式拉開帷幕

  中國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展示周已於25日正式拉開帷幕,未來一週內(優秀作品展將持續至6月11日),這場面向全民公開展示的大型社會美育活動必將掀起一場大眾愛美之熱潮。無論如何,這都是一件幸事。當藝術家的個人創作身處大眾空間、面對大量普通民眾時,藝術似乎等同於親民使者,日常總是罩著的神秘面紗消失了,至少從美育功能而言,這種獨特的狀態是值得推崇的。

  而今年,這種氣質似乎愈發鮮明。

  首先,體現在主題和主視覺上。今年畢業展的主題是“寄言2028”。這個標題其實最早出現在中國美術學院90週年校慶活動的內容中,那時它還是一場特展的名稱,展示於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構建的是一個超時空對話情境,目的是聯結學院與社會、學院與藝術的過去與未來,以指向2028的信物為基點。對中國美術學院而言,2028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時間節點,那年,是中國美院的百歲之年。當“寄言2028”從展覽名稱一躍成為一次畢業展的主題時,其涵蓋的回望與前行之節點性質也就呼之欲出了。

  為呼應這個充滿未來感的主題,主視覺的色彩選擇了鮮豔卻並不刺眼的紅色:正氣、活力又昂揚。主體海報白底紅字,各具象徵意義的元素點綴其中又相互生髮,整體營造出靈動而豐富的厚而不重。

  其次,是開幕式。每年都在開幕式上貢獻諸多表情包的王贊副院長,今年的表現一如既往地好,他還特別認真地公開了自己的一個小心願:國美能否開設主持人專業?他推薦了3位主持人三劍客並給每個人按上了頭銜:風流倜儻型宋建明、風清氣正型胡鍾華和理論型杭間。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就實現了呢?

中國美術學院2018年畢業展示周開幕式現場

  “寄言2028”主題展現的是一個既回溯過往更期待未來的同心願,開幕式現場被用心營造成一座夢幻城堡,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突出的黃色外立面在藍色天空下顯得大氣而不失靈動,跳躍炫目的裸眼30燈光秀展現了技術的魅力,卻恰到好處地與周圍融為一體,並無喧賓奪主之感。場內壞繞一座紅色九重門,極具象徵意味地矗立其中,雖厚重,卻滿懷期待,又如童話般輕盈活潑。

  當30位師生、校友與嘉賓現場書寫“國美最美”時,閔學林刷刷刷寫的最快,幾個字一氣呵成,許江則習慣性地照顧好大家,不慌不忙地慢慢寫,王文麗的字疏朗帥氣,而花木蘭則穩重淡定,家風不凡。這一刻,歷史貫通,文脈相連,雖家國,亦你我。

開幕式上,由30位師生、校友與嘉賓現場書寫“國美最美”

  當《後素》舞起,白衣黑袖翻飛,自嬌弱卻剛硬,中國藝術的內蘊直呼其間。當《同心願 無別離》唱起,滿懷深情的詞曲中隱含著諸多不捨與懷念,然人生只能往前,我們必須前行。畢業雖已來,唯願無別離!

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帶來的舞蹈《後素》

合唱《同心願 無別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山水合唱團

  整場開幕式由“國美最美”、“溪山演繹”、“大學望境”、“同心之願”和“寄言2028”五個單元組成。“國美最美”板塊在設計博物館外牆上投影裸眼3D動畫,並由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四位研究生現場書寫“國美最美”書法作品。“溪山行旅”板塊是最大亮點,以動畫的形式演繹古典名山水畫作《溪山行旅圖》,並有國書院28名學生表演舞蹈《後素》。“後素”取自《論語》的“繪事後素”,原意指要先有白色的底子,然後繪畫,也指描繪後還要彰顯本色之美。書畫技藝的承載物即是在尺丈白宣之上施以墨色,以潔白的書卷為底,描繪斑斕色彩。然咫尺之內卻可描繪千里。學生身穿一襲白衣,以黑色為帶,以高科技的動畫背景下,進行一場黑與白的舞蹈演繹,正是寓意絢爛之極歸於沖淡天真。高山無語,深潭無波。希望學子們在漫漫人生路上能夠時刻不忘初心。“大學望境”板塊播放影片《大學望境》。“同心之願”板塊展示歷屆畢業展圖像和畢業生的學習生活影像,並由影視與動畫學院山水合唱團演唱《同心願,無別離》,寓意生命當長歌,記憶當永遠,懷同心願者無別離。“寄言2028”板塊循環演繹光電影像,配以動畫《山水寄言》,此時,展翅高峰的群鴿影像佈滿牆體,鋪天蓋地,面向全校徵集的500封畢業寄語信件的綵球裝置將撒向全場。

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主持開幕式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致辭

象山劇社帶來的舞臺情景劇《大學望境》

教師代表、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潘汶汛教授發言

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畢業生代表朱琳同學發言

畢業生代表李玉同學發言(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設計藝術學系研究生三年級)

浙江省教育廳副廳長於永明宣佈畢業展開幕

“時裝秀”《主題:悟通·開智·溢美》

中國美術學院2018畢業展開幕式現場直播一鍵直達

 歷史進程中,“往前走”和“回頭看”本質上一致,什麼是未來的藝術?世界會如何變化?現在的我們應以何種姿態面對想象的學院與被歷史影響的未來?實際上,關於歷史的答案就在“生成”的狀態中,所以從當下基本可窺。

  故,提及今年畢業作品特色時,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王贊特別推薦了錄音專業:“他們的作品與音樂不同,有自己的專業要求。”2013年,中國美術學院首招此專業學生,2018年產生了第二屆畢業生,他們目前最知名的畢業作品便是那首廣受好評的畢業歌《同心願 無別離》。開幕式現場,它正式首發,旋律優美,詞語動人,雖動情卻不感傷,贏得全場陣陣掌聲。這首畢業歌由研工部部長、研究生處處長楊振宇教授作詞並撰文闡述主題,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錄音專業師生作曲並製作。

合唱《同心願 無別離》——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山水合唱團

  “美院永遠是有特色的,這種以美術學科為主導的藝術欣賞對人才培養有獨特的影響,所以,這所學校(中國美術學院)有很多的驚喜。”王贊還以建築藝術係為例:“它們的教學越來越有味道,這體現在課程設置上,學生所有的創想方案都超越常規對建築的認識,藝術人對建築的獨特理解只有美院才有。這種全新的轉換這些年越來越鮮明,體系化非常清晰。”如畢業生陳寬的畢業創作,關注的是城市高密度問題下的建築要素研究與設計,以逆城市化主題展現了一個關於未來的設想。他聚焦了一個位於杭州蕭山的高層小區。現代小區的居民每天上班回家都不需要任何交流。他想改造這個小區,讓人們可以穿過,接觸並走出自己的房子。首先孤立的高層建築就給人冷漠感,他在高層建築之間建造6層以內的公共區域。這個公共區域的功能不僅是購物,而是人們可以工作交流的地方。

  王灝老師指導的工作室在前兩屆基礎上推向了一個更社會性的層面,“因為當代社會對功能要求更多的是滿足更高的容積率,所以這一屆對木結構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多層和大跨度上。這是一個前瞻性的話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把木構運用到更多的社會性的項目中,而不會僅僅侷限在一些小尺度的建築中。擴大木結構的社會性功能,比如圖書館、大型展覽館、高層觀光景觀設施等,這也是這一屆很大的研究中心的轉移,就對木構和當代建築結構的結合要求更加密切,同時也加強了木構和當代加工工藝高效建造的銜接,即工坊式操作和工廠式操作的聯繫更加緊密。”

  除以上兩點,王贊還特地強調了學校兩個協同創新中心的重要價值:“主要體現在人才培養模式的獨特性,行業導師、專業導師、國外領域導師等多元教育方式的組合很有意義,作品的面貌也非常不一樣。”

  這正如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所言,一個優秀的大學應該有一群優秀的青年,一個響亮的美術學院必須有響亮的畢業季。因為有青春亮色而可貴,因為有未來希望而可望。

  此類“藝術在人間”的態度可不僅僅只在某些個別專業,至少從大部分展出作品而言,今年的畢業作品更接地氣。

  如因為高曉松的友情推薦而在這幾天名聲大震的《湖畔大學》,這幅作品的作者是2018屆油畫系畢業生翟莫梵,構圖和樣式源自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但人物和氣息都極其接地氣:馬雲、高曉松等社會名人取代了原作中的蘇格拉底和狄奧尼,放鬆自如地身處其中,某名具有某種煙火氣。

  此外,梁詩敏的作品《拆》用當下時代變遷的文化背景作為創作題材,啟發當下文化與時尚的關係,作品沉穩厚重,文化特色鮮明,款式創意兼容市場價值。《無題》直接把表情包和網絡用語做成了藝術品並投影到牆上,對網絡熱詞“藍瘦香菇”、“剁手黨”、“低頭族”的形象化再現,《燭以解憂》對當下女性焦慮的關注,《魚歷》提供的食魚菜單指南,給小動物做的小房子,給流浪貓設計的收容所,給採藥人設計的林中小屋,便於觀鳥的迷宮走廊,《臨機一動——辦公室自療日曆》是同學們經過認真研究制定出的一套科學有效的“辦公室解壓操”,《草木皆兵》則從兒童的角度切入,讓中草藥以全新形象重新走入人們的視野……

逛展小助手上線

2018年恰逢中國美院90週年校慶,本次畢業展主題定為“寄言2028”寓意新一代的青年學子,正以90年的回溯,以未來10年的寄語,開啟了一個關於未來的童話,展示一個生機勃勃的藝術創造的場域。許江院長曾對學子們寄語:“‘目既往還,心亦吐納。’4年以後,7年以後,10年以後,你們再回到那個高處,放眼四望,你們心中的吐納將變得綢繆,眼界將變得高闊,將不僅僅懷一己的記憶,而且懷一個群體及相關學習脈絡的記憶;將不僅僅感喟歲月的似水流逝,而且銘記一個生命所經歷的持久而緩慢的四季與鑄造。

南山校區

中國畫與書法藝術學院展區: 2號樓 / 10號樓美術館方廳1-2樓 / 圓廳1-2樓 / 潘天壽紀念館

繪畫藝術學院展區: 3號樓1層南苑展廊 / 5號樓體操房

跨媒體藝術學院展區: 1號樓試驗展覽空間 / 3號樓 / 4號樓 / 5號樓籃球館

藝術人文學院展區: 1號樓B座5樓

藝術現象學研究所 / 視覺中國協創中心展區: 10號樓美術館方廳3樓

象山校區

設計藝術學院展區: 18號樓 / 19號樓 / 20號樓體育館

文創設計製造業協創中心展區: 11號樓

雕塑與公共藝術學院展區: 5號樓 / 6號樓 / 10號樓

影視與動畫藝術學院展區: 3號樓 / 4號樓 / 8號樓體育館

建築藝術學院展區: 12-15號樓 /

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展區: 9號樓 / 山北籃球場

手工藝術學院展區: 熱成型樓 / 山北籃球場

夢園教學區

專業基礎教學部展區: 3號樓一樓

上海張江校區

上海設計學院展區: 上海張江國創中心二期(丹桂路899號)

中國美術學院2018畢業展示周現場(南山+象山)

陳夏昀綠屏風紙本設色 96x228cm

裘運澤拓路者紙本水墨362x236cm

劉雅琪童年的記藝紙本設色200x69cmx4

高明靚顧盼流轉紙本設色145x288cm

錢幗君寤言不寐紙本設色190x130cm

張若瑤陸離絹本設色93x200cm

李煦文春山行紙本設色302x93cm

扎洛扎西德勒紙本水墨123x246cm

宋科含 踏歌尋春 中國畫249x139cm

李智宸 如常 中國畫178.3x151.8cm

倪麗娟 嘉禾 中國畫240x135cm

俞潔 渚清沙白鳥飛回 中國畫130x240cm

錢沁涵:鑿空。簡介:使節張騫,開拓西域,風餐露宿,不辱君命,東歸中土。法師玄奘,捨身求法,周遊西宇,不見佛影,誓不離開。鳩摩羅什,一代譯匠,心育明德,邃曉佛法,音徹中原。鑑真大師,六渡扶桑,九死一生,弘傳佛法,續佛慧命。 孤煙大漠,來往開墾,滄海巨浪,顛簸漂浮。絲綢之路,由是而始,交通中外,縱貫東西。有感於此,寫此四位。緬於長史,勵己勵人。

沈林子:山水。簡介:有物渾成,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而用之無可既。古人之法,外取內化,有無相生,有之為利而無之為用,無生有而有存無,可以無窮。今執古道以御今有,不拘於古法,寄思於筆墨,以眾有體其夷,體其希,體其微,故曰有題。

李煦文:春山行。簡介:組畫從空勾填色技法出發,以摺疊屏風為載體,配以湖石,營造一個想象的山水空間,用現實山水與虛擬山水的呼應以體會古人臥遊之意。

胡維楨,張書法與中國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唐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此為最早書畫同源之說。由此,我選用文字這一方式來解構與表達這張李唐的《萬壑松風》。儒、釋、道三家對中國文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而道家思想對中國畫影響尤深,所以在文字上我用了道家經典老莊與靈飛經。山石我純以墨色來表現,樹則我用紅綠色表現,以此來表現我心中的《萬壑松風》。

陳菲陽

陳藝丹

竇鵬飛

韓紫默

賴安珂

跨媒體藝術學院

展覽地點:中國美術學院南山校區、5號樓(籃球館)二層、4號樓二至四層、 3號樓二層長廊

展覽時間:2018年5月25日 — 6月2日

馮冠湃 契訶夫之槍

馮均橋 圓周運動

高展 海狗

翁怡璇 聖人不到處

張陳瑄 MY BEAUTIFUL DARK TWISED FANTASY

《1284》

《CYBER WIZARD》

《DRUNK CRASH》

《倒帶》

《弗洛斯特的選擇》

《孩子的遊戲》

《畫蹤》

《萌寵大亂鬥》

《天庭異聞錄》

《西域綢賈》

《尋城》

《珍瓏》

陳譽《九目》

郭雪琪《reverse》

黃煦茜《隙》

陳星星《折傘》

龍思亮《盔與衣》

許曉玥《觸「像」》

深度藝術體驗 豈止作品展?

中國美術學院2018屆畢業生2505人,其中本科1717人,各層次研究生492 名,藝術設計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專科畢業生296人。畢業作品分佈在南山、象山校區的美術館、潘天壽紀念館、體育館和其他公共空間、各教學單位場地約1.5萬平方米的展示空間,以及上海張江的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畢業創作展示周為5月25日—6月2日。

2018屆全院本科畢業作品共計4000餘件,按照各專業教學單位畢業生人數,根據金銀銅獎的不同比例分配,遴選出優秀作品共計374件(金79,銀112,銅183)。參加6月6日-11日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南山校區)的優秀畢業作品展。

此外,美術館將繼續開展“藝術頻道”系列講座第二季,關注未來青年藝術家發展平臺。

優秀畢業展期間,舉辦2018美術館之夜,活動當天美術館延長開放至晚上10:30,現場開設國畫講堂,並設置豐富的多媒體互動和抽獎活動。

中國美術學院創業學院將推出“中國美術學院IP踐行者大會”,颳起一場智慧風暴。

為紀念杭州膠片電影110週年,中國美術學院聯合拱墅區人民政府主辦“戊戌春季——中國美術學院研究生學術周暨拱墅區‘影像大運河’系列活動”,包括展覽、講座、膠片電影放映等三大板塊。

由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學工部主辦,杭州市科學技術委員會、杭州市婦女聯合會、嘉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浙江省創意設計協會協辦,於5月27日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18號樓313室舉辦“設計精英助力計劃”—設計學院第三屆畢業設計成果精準對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