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戲會友,傳承經典,擂響中華梨園群英譜~

以戲會友,傳承經典

匯聚了秦腔、越劇、京劇、崑曲

豫劇、評劇、河北梆子、晉劇

眉戶、碗碗腔、上黨梆子、蒲劇

12個劇種16位名家新秀的

梨園群英巔峰對決

第一季

今天在西安

擂響中華

擂響中華——梨園群英巔峰對決

是由西安廣播電視臺和

著名電視戲曲製作人白燕升團隊

共同打造的一檔戲曲競賽類電視欄目

旨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為戲曲藝術注入活力

賽制主要由

名家競演、評委點評、現場採訪

幕後花絮、結果公佈等幾個環節組成

第一季16位演員

將分為四組進行小組淘汰賽

淘汰賽後12位晉級者進入對抗賽

最終決出6人進入總決賽

作為本次競賽的主角

來自全國各地的名家新秀

就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他們是誰

都有什麼特點

常演哪些劇目

帶著這些疑問

梨園群英譜

一探究竟

豫劇名家苗文華

主工青衣、閨門旦

邯鄲東風豫劇團團長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代表劇目

《桃花庵》《白蓮花》《打金枝》

《對繡鞋》《虎符》《秦雪梅》

學藝道路上

苗文華沒有侷限於門派之見

先後學習了常香玉、閻立品、馬金鳳

等前輩的代表劇目

並得“豫劇皇后”陳素真親授

進入邯鄲市東風豫劇團後

更是被“桑派”藝術創始人

桑振君收為關門弟子

學習、挖掘、整理、排演了

恩師常演的經典劇目

遂成為當代“桑派”藝術的領軍人

京劇名家傅希如

上海京劇院文武老生

代表劇目

《挑滑車》《野豬林》《擊鼓罵曹》

《大探二》《子胥逃國》《定軍山》

出生京劇之家

自小跟隨父親學習京胡

8歲登臺演奏

11歲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

老生開蒙,宗“餘(叔巖)派”

後入上海京劇院

以新編戲《王子復仇記》一戰成名

曾得張文涓、童祥苓、關松安

朱秉謙、李浩天等名師指點

第二十六屆上海白玉蘭獎獲得者

近幾年,他以自己的方式

走近年輕人傳播京劇

粉絲送其稱號——傅帥

河北梆子名家王洪玲

主工青衣、閨門旦

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團長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代表劇目

《北國佳人》《竇娥冤》

《穆桂英掛帥》

《王寶釧》《吳漢殺妻》《金水橋》

藝校時

師從被譽為“小金剛鑽”的

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藝術家賈桂蘭先生

畢業分配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

後調入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

曾在中國戲曲學院第四屆

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進修

她的聲腔既保留了河北本土

“大口梆子”的勁兒

還兼容了北京河北梆子的甜和韻

同時糅合了“衛梆子”的味兒

最終形成了獨特的韻味

崑曲名家柯軍

江蘇省崑劇院武生、文武老生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代表劇目

《夜奔》《雲陽法場》《沉江》

《闖界》《宦門子弟錯立身》

武從張金龍、侯少奎

文從鄭傳鑑、包傳鐸

1993年得崑曲大師鄭傳鑑青睞

主動收為關門弟子

創建全國唯一崑曲網站

與英國合作實施

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文化交流項目

策劃、導演並主演了中英版《邯鄲夢》

他倡導的“新概念”崑劇引發關注

在書法、金石等方面也頗有建樹

越劇名家方亞芬

上海越劇院當家花旦

越劇“袁(雪芬)派”傳人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代表劇目

《紅樓夢》《西廂記》《梁祝》

《祥林嫂》《玉卿嫂》

1983年

方亞芬被袁雪芬一眼看中

三年後,進入上海越劇院

數十年間,她交出了一份答卷

《祥林嫂》《西廂記》《梁祝》

是她學習大師表演藝術的成果

《玉卿嫂》是她精心打造的

屬於自己的藝術形象

高潮處108句大段唱腔深受歡迎

《碧玉簪》是她跨流派

學習前輩藝術家的作品

被譽為“千面女王”

她還是目前唯一一位集

越劇四大經典

《梁祝》《紅樓夢》

《西廂記》《祥林嫂》

主角於一身的演員

秦腔名家惠敏莉

主工小旦、花旦

西安秦腔劇院易俗社社長

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代表劇目

《柳河灣的新娘》《秦腔》《易俗社》

《三滴血》《雙錦衣》《貂蟬》

劉勇/攝

14歲考入延安戲劇學校

1989年在《李陵碑》中

出演匈奴公主獲獎

並由此進入易俗社

得肖若蘭、全巧民、張詠華、姜雲芳

王芷華、孫莉群等老師教誨

憑藉《柳河灣的新娘》一舉奪梅

在她的組織協調下

易俗社為年輕一代復排了

《雙錦衣》《胭脂》

《三滴血》《軟玉屏》

等傳統劇目

她帶領著百年劇社走進清華大學

傳播秦腔藝術

評劇名家孫路陽

中國評劇院“魏(榮元)派”花臉

代表劇目

《秦香蓮》《大漢名臣》

《祥子與虎妞》

《風起同仁堂》《紅高粱》

劉勇/攝

1984年進入瀋陽市評劇院少藝班

師從趙榮鳴先生學戲

1997年隨院赴天津武清

演出《秦香蓮》

推開了進京的大門

終以特殊人才引進的方式

進入中國評劇院

後拜京劇名家景榮慶為師

學習《連環套》《將相和》

《李逵下山》等劇目

他在舞臺上具有強大的氣場和爆發力

唱腔飽滿渾厚、立體多變

剛中帶柔,具有攝人心魄的魔力

張靜/攝

眉戶碗碗腔名家楊榮榮

71歲省級非遺傳承人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一級演員

代表劇目

《花燭恨》《杜十娘》《張連賣布》

《祥林嫂》《十二把鐮刀》

《大家喜歡》

劉勇/攝

9歲學藝,坐科8年

入陝西省火線文工團

排演了眉戶《祥林嫂》

巧妙地將戲曲傳統唱法和科學發聲結合

讓眉戶聲腔藝術有了新的面貌

1978年調入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

她是戲曲多面手

眉戶、秦腔、碗碗腔、道情、線腔

同州梆子皆擅長

眉戶電影《屠夫狀元》中

為女主人公配唱

最近正在為後輩排演碗碗腔《李亞仙》

晉劇孫麗芳

主工青衣,兼演小旦、老旦

常演劇目

《三孃教子》《起解》《狸貓換太子》

《明公斷》《爛柯山下》

上黨梆子宋晉梅

主工青衣

山西高平市人民劇團副團長

常演劇目

《兩地家書》《西溝女兒》

《卓文君》《風雨行宮》

劉勇/攝

秦腔鄧衛鋒

主工醜行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眉碗團演員

常演劇目

《卷席筒》《黑叮本》《拾黃金》

《頂燈》《雙下山》

劉勇/攝

秦腔郭楠

主工武生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團演員

常演劇目

《三岔口》《挑滑車》《魂斷巴丘》

河北梆子王碩

主工老生

常演劇目

《打金磚》《走雪山》《清風亭》

張靜/攝

秦腔包東東

主工鬚生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團演員

常演劇目

《打鎮臺》《蘇武牧羊》《賣酒》

京梆馬敬帥

主工武花臉

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員

常演劇目

《蘆花蕩》《豔陽樓》

蒲劇趙振

主工鬚生,兼演武生、小生、紅生

運城蒲劇青年實驗團演員

常演劇目

《殺廟》《四郎探母》

《伍員逃國》《灞橋挑袍》

怎麼樣?

這16位名家新秀中

是否有你喜歡的角兒?

莎士比亞曾說

戲劇,就是回故鄉

戲曲以朝聖者的虔誠

在這個時候回到了梨園的發源地

回到了魂牽夢縈的故鄉

西安將以周“禮”、秦“義”

漢“誠摯”,以及唐“胸襟”

擁抱戲曲

用純粹的藝與術

擂響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