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各地燴菜大盤點


燴菜:胸懷有多大,燴菜有多滿 中原人為什麼對燴菜情有獨鍾?白菜,豆腐,粉條,酥肉,丸子,豆芽,海帶,這些最常見的食材,一鍋煮出來,是一碗再平常不過的家常菜。 但在河南人心中,燴菜豐儉由人,既有用料簡單的素燴菜,又有加上高級海鮮燴菜,無論是哪一種,河南人氣質就是這樣,實在,吃得飽,種類多,一鍋燴出來,大碗盛出來,透露著質樸,豪爽的熱烈。


安陽扁粉菜-就是那麼重口帶勁 扁粉菜主料是粉條,配上豬血,青菜,豆腐,皮渣等,一碗紅油通透的扁粉菜,是安陽人日常生活之一。 紅彤彤的辣油是扁粉菜的精髓,而且,扁粉菜用大油,跟其他地方的清淡鮮美的燴菜不一樣,扁粉菜好吃在重口,有味。來安陽,不吃碗扁粉菜怎麼走得動? 安陽有殷墟,有大個司母戊鼎,你從這麼大的禮器和炊具完全可以看出,安陽人的吃是有歷史淵源的。人家就是這麼實在。
魯山攬鍋菜-味道不重要,跟誰吃重要 魯山的特色雜燴,與帶清淡湯汁可以喝的雜燴菜不同,魯山攬鍋菜更像是一道就米飯和饃吃的菜。 創始人就是魯山本地姓楊的一位廚師,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自創了這個燴菜,並註冊了“魯山攬鍋菜”這一商標。 攬鍋菜燴汁是深色的,正宗的裡面要加五花肉,炸豆腐乾,白菜,粉條,必不可少。但實際上家常的攬鍋菜怎麼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起吃的人。大年三十,一鍋攬鍋肉菜,是團員的味道。

郟縣豆腐菜-不止是餄烙面 郟縣豆腐菜又叫粉條豆腐菜,在郟縣,人們常吃的除了用羊湯高湯煮的餄烙面,還有粉條豆腐菜。 粉條豆腐菜最重要的就是打底的羊湯,還有羊雜。除此之外,加上燴菜時萬能的粉條,炸豆腐,因為粉條豆腐菜是羊湯,最後撒上一把香菜或蒜苗。 最初的豆腐粉條菜就跟燴菜的起源一樣,是幹活人在集市上吃的一種雜燴,師傅們一邊用風箱拉火,一邊往鍋裡扔血塊,2毛5一碗,大家吃的熱熱鬧鬧,說不盡的隨性。
禹州順店雜炣-胸懷若“一頭牛” 順店雜炣也是燴菜之一,不同的是,他的配置更加豪華,牛棒骨,牛雜熬製的高湯,牛油秘製的辣椒,再加上禹州地道的粉條,與油豆腐一“炣”, 炣就是燴的意思,一碗順店雜炣就成了。 現在,天南地北的禹州人無論在哪都能吃到家鄉味。順便一提,禹州的粉條名氣很大,所以順店雜炣裡地道的紅薯粉條比別處要好吃哦。
博愛雜拌-丸子不是特色,水席和雜拌才是 博愛有名的不僅是早餐牛肉丸子湯和酥肉湯,也不只是豫竹方便麵,還有博愛特有的燴菜:博愛雜拌。博愛燴雜拌是博愛水席的代表性菜,漢回的做法略有不同。 漢族飯店最有名的是保疆雜拌,回民飯店最有名的是景亮雜拌,主料一般是丸子,粉條,蔬菜,魷魚等一鍋燴。 鹹淡適中,兼容幷蓄,這種五味調和的雜燴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難,博愛人對雜燴的熱愛就像對家鄉的熱愛一樣,只增不減。

登封燴羊肉 據說是唐朝初期,李世民率兵去洛陽平息鄭王王世充叛亂,結果身負重傷,少林十三棍僧出手相救,為了使李世民早日康復,少林和尚買了幾隻小山羊,用鐵鍋盛嵩山泉水和大蔥、粉皮、花菜等特產來燉肉,然後燉出來了現在所說的燴羊肉。 登封燴羊肉最美的是要配焦蓋燒餅吃。一碗燴肉要羊肉二兩,裡面的食材很多,木耳,豆腐皮,各種菌菇,晶亮的粉條,燉的軟爛的羊肉,這樣鹹鮮的味道,是大半河南人都熟悉到心坎裡的味道。
林州話是最難懂的河南話之一,但林州大燴菜,是林州最具特色的菜。主料為豬肉、排骨或酥肉,紅燒,配上丸子、皮扎、粉條、豆腐、海帶、白菜等輔料燴成的,材料不一而足,但林州大燴菜必放的就是皮扎。 皮扎跟安陽的皮渣,以及禹州的燜子很像,都是那種晃晃悠悠用粉條做成的。 因為過去的人吃不上什麼東西,更談不上什麼菜式,就把所有的食材一鍋亂燉來吃。在舊時婚喪嫁娶的時候,酒席就是一大鍋燴菜亂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