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史上三大懸案之一,導演拍這部電影只為追凶

有時候讓人絕望的,不是面對悲劇的那一刻,而是在悲劇發生後,人生中餘下的那些,不得不與悲劇共存的時間。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一部驚悚片。至少,我一開始是抱著這樣的心情來看的。

但是之後卻發現,這部電影絕不止懸疑、恐怖那麼簡單。

要知道,能夠稱為“韓國三大懸疑案之一”的事件,可不是鬧著玩的。

《那傢伙的聲音》

類型:驚悚 / 犯罪

韓國 / 2007 / 122分鐘

故事發生在韓國首爾。有這樣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可謂羨煞旁人。

爸爸韓京培是個紅到發紫的新聞主播,在大街上都會有人上前索要簽名的那種。

媽媽吳智善,是個普通的家庭主婦,賢惠、善良。

他們還有個九歲的兒子尚宇,我們稱他為小胖墩。

夫婦倆對兒子可是寶貝的不得了,不管爸爸下班有多晚、多累,回到家的第一時間就是看兒子。

爸爸負責賺錢養家,媽媽負責相夫教子。三人家庭幸福美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直到一場意外的發生,讓這個家庭徹底土崩瓦解。

小胖墩平常放學後,總會在自家門前花園裡貪玩一會兒才會回家。

這天,到了七點,夫婦倆始終不見兒子的蹤影,一番尋找後,才意識到“兒子失蹤了”。

媽媽第一反應就是報警。

可爸爸覺得這種事不可能發生自己家,讓再等等。

這時綁匪打來了電話,開始了他的套路。

讓夫婦倆準備2億贖金,並且不準報警,否則撕票。

面對綁匪的獅子大開口,夫妻二人有些不知所措。雖然爸爸是個名人,但家裡並沒有如此多的錢。

於是,綁匪和夫婦倆開始了拉鋸大戰。

之後,綁匪也許是想通了,於是再次打來電話,自動將贖金降到了一億韓元,並讓小胖墩爸爸帶著錢開車到機場附近會合。

拿到錢後,就把孩子還給他們。

這邊爸爸在準備錢去贖小胖墩。

鏡頭另一邊,媽媽在家瘋狂洗小胖墩的衣服,來掩飾內心的焦灼和不安。

可是,兩人的痛苦其實才剛剛開始。

因為,這次交易失敗了。

媽媽覺得綁匪不可信,於是報了警,警察開始介入。

但這並沒有為綁架事件帶來多少轉機。

作臥底的人,在車後備箱潛伏時,偷偷給女兒打電話,嘮家常。

警察頭兒,為了腳能涼快點,竟然把自己皮鞋凍冰箱裡。

不過,警察也並非毫無作為。

雖然有一些不靠譜的人,但這期間,警局動用了10000人次警力,並對夫婦倆的電話進行竊聽。

同時對綁匪的聲音用高科技進行分析,抓獲了超過420個嫌疑人。

可是所有的高科技都派出來了,但卻連綁匪的毛都沒發現。

因為綁匪似乎具有很強的反偵察能力,一直重複更換交易地點。

這一次,他把地點定在了纜車上。

綁匪聲稱,夫婦倆把現金放在車裡,然後去坐纜車,小胖墩將會在纜車裡等他們。

結果,錢被綁匪拿走了,纜車上也沒見到兒子,警察追蹤也無果。

賠了夫人又折兵,交易再次失敗。

幾個回合下來,夫婦倆被綁匪耍的團團轉,耐心已經耗盡。

眼看小胖墩失蹤已經30多天,仍無消息。焦急、憤怒的爸爸只能拿警察發洩。

愛子心切的媽媽為此也病倒了。

因為面對這一切,他們什麼都做不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綁匪打來電話時,不停的說謝謝和對不起,讓綁匪善待兒子。

曾經無比驕傲的兩夫妻,在綁匪面前,沒有任何尊嚴。因為擔心兒子,他們只能卑微地祈求著綁匪也許會有的善意。

幾十天的周旋後,兩夫妻終於在電話中聽到了兒子的聲音。

一句簡短的“爸爸,救我”,像一苗微弱的火種,點燃了夫妻二人的希望。

但很快,這段聲音就被識別出是錄播的, 希望再次破滅。

所以人都認為小胖墩可能已經不在人世,爸爸媽媽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中。

他們仍舊沒有放棄。案發後44天,兩人終於聽到了兒子的消息。

但,卻是兒子已經死亡的消息:

警察在下水道發現了小胖墩腐爛的屍體。

那被水浸泡的發白的皮膚,白的瘮人,蒼蠅在屍體上嗡嗡的亂飛,那個活蹦亂跳的小胖子已不復存在。

屍檢顯示,小胖墩其實在被綁架的第二天,就已經窒息而亡。

這40多天來,綁匪不過是在和夫妻二人,以及警察玩著一處貓鼠遊戲。

面對兒子慘死的事實,爸爸來不及悲痛,還得去電視臺上班,聲淚俱下的播報兒子的新聞。

他一字一句地播報著兒子的死亡細節,警方的技術分析,以及罪犯的大概年齡、身高、口音、樣貌。

而罪犯在哪裡,不得而知......

這個家庭的傷痛,何時能夠癒合,也不得而知……

《那傢伙的聲音》是一部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

截止目前,原型時間已經過去了27年,但讓人震驚的是,兇手卻一直逍遙法外。

電影的最後導演向觀眾播放了綁匪真實的錄音資料。

這綁匪的語氣斯文而又陰森,從嗓音裡找不出什麼感情色彩,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導演拍這部電影的初衷就是希望所有觀看電影的觀眾可以幫助一起找出線索,將罪犯繩之以法。

正如小胖墩爸爸最後所說: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未被發現的線索”

哪怕到世界的盡頭,我也會一直追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