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少年團》第二季開啟暖心高能冒險挑戰,釋放無窮少年燃

“90後”的能量有多大?第一季《高能少年團》,12期節目的平均收視率達到了1.634,強勢登頂2017年Q2週六檔收視冠軍,網絡點擊量也超過了15億。在話題熱度上,微博主話題#高能少年團#閱讀量逾30億,57次登上微博熱搜,37次拿下微博話題綜藝榜榜首!

如此高能量的感染力,來自於節目堅實的內容。從體驗勞動的樂趣,到領略大自然的魅力,再到感受民族文化保護的意義,《高能少年團》所推出的“成長十二課”,每堂課都在為觀眾展現純真的少年蛻變。打破了不少觀眾對少年成名的固有成見,讓更多人開始更加客觀地評價高能少年們。

有人說,《高能少年團》很像是一群少年的社會實踐旅行,他們帶著好奇的眼光去往不同的地方,認識世界,對話生活,也許顯得稚嫩,但不失真誠。此次《高能少年團》第二季已經開啟了“暖心”冒險挑戰,有了新的變化,暢意行,少年燃,依然真誠有加。

伴隨式記錄有心意

“暖心”相處依然少年感滿滿

如果從名氣、流量、顏值來衡量,《高能少年團》第二季的少年們絕對是粉絲心中的滿分潮流愛豆。而《高能少年團》第二季開啟的伴隨式記錄,多角度還原了這群少年們的真實狀態。

作為“高能少年”,他們便是行走的“禮儀”辭典。在拿到任務後,每一個少年都只能通過對講機,與自己合作伙伴聯繫。因為人生地不熟,加之文化差異,少年團根本分不清自己的方向。即使自己很焦急,幾位少年依舊樂呵呵地在“東南西北”的迷糊中,聽從對方的指揮,從不抱怨。

所謂的明星包袱,少年團也是沒有的,反而十分親和。王俊凱在尋找途中,已經累到隨意坐在路邊,但小夥伴想聽他唱歌時,也立馬拿出手機“整蠱”了對方;總是慢半拍的董子健,在行進中碰到粉絲時,趕緊把手套摘下,與之握手。

少年團的相處模式,也是非常暖心的。沒有針鋒相對、沒有爾虞我詐,互懟打鬧成為常態。張一山和楊紫,從戲裡、小時候一直“互懟”到長大後的節目中。

因為只有一部對講機,張一山虛晃一槍,便從楊紫手中奪過來,承諾楊紫找到她合作伙伴的事,也被糊弄過去;楊紫訓練出錯,要受罰,張一山又調侃其為“唱跳型選手”一直攛掇表演;但在關鍵時候,張一山也會賣力配合。

聯歡會,楊紫要表演大學時的《好漢歌》,即使張一山都自嘲“像遛狗一樣”,不顧形象地陪著楊紫瘋鬧。

S.H.E的一首“許多年前,你曾是個樸素的少年”打開過很多人的心扉,因為時光易逝,心境也總是易老。但在本季節目中,少年團們則讓大家看到了,超越年齡、世俗的“少年感”。他們身上閃爍著關於尊重、堅持、友愛、超越等的光芒,再一次打破了對於“90後”的偏見束縛。

節目組暖心、和諧融洽的製作理念,沒有迎合受眾,去設計所謂的“梗”,不狗血但真實。鏡頭中,除了嘉賓們滿滿的“少年感”,便是伴隨式記錄中,獨有的溫情和歡笑。董子健因為行動緩慢,被合作伙伴催了多次,但口中還鄭重表示自己已經在跑了。

節目組真實記錄了這一細節,並且沒有為了劇情,去幹擾董子健的行動。這種跳脫於收視習慣束縛的用心,尤為難能可貴。

無論自身的境遇要面對多少難題,也無論世俗給出過多少標準答案,節目中的少年團,一直堅持著對內心、品德、職業的提升,這才是當代少年應有的精氣神。滿屏的少年感,無疑是油膩生活的清新劑。

真•星素少年互動無槽點

青春意氣迴歸友誼真諦

星素互動是近年來綜藝節目的一大趨勢,但如何讓星、素達成一個有效且均衡的配合、溝通形式,仍是許多節目有待解決的問題。《高能少年團》第二季就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星素互動。

與以往讓聚光燈以外的普通人成為陪襯的節目不同,此次少年團和普通年輕人在節目伊始就達成了聯繫,並且年輕少年們對於少年團成員任務的完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年輕人通過對講機,指揮明星尋找目的地,中途還可以安排明星完成唱歌這類任務。普通年輕人在節目中的角色地位,被提到了比以往更高的位置。

隨著敘事的推進,觀眾才恍然大悟,原本以為只是再平常不過的百姓,竟然是要和少年團朝夕相處的消防官兵。導演在刻畫少年團的行動時,還兼顧著將這些為人民服務的官兵們,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勾勒出來。原來脫下軍服的他們,還可以如此帥氣和可愛。

而在集體訓練當中,少年團和官兵們,更是慢慢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少年團第一次接觸嚴格的訓練,很多細節都還沒有弄清楚,但官兵們卻一直手把手的教,親自示範。無論是走平衡木,還是翻越障礙,或者操作高難度的滅火水槍,少年團們都在很短的時間內有了巨大的進步,並且還能和專業的消防官兵一決高下。

除了過硬的實操,聯歡晚會上逗樂的互動,也讓少年團和消防官兵的友誼再次昇華,這種友誼的進階過程一點也不虛假。因為一直受著嚴格的軍事訓練,官兵們在有攝像機的歡樂場合,仍然顯得十分拘謹。

張一山洞察到了這一點,便率先帶領大家玩起了“消防隊裡有什麼”的遊戲。遊戲簡單,適合全體參加,而且大家的思維和情緒也隨著遊戲節奏的加快而提升。意外中招的士兵,被要求表演,卻依然放不開。張一山再次出馬,主動與士兵手挽手唱起《童話》,迅速打破了尷尬的局面。

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的士兵們,火速契合了少年團的節拍。扳手腕遊戲,楊紫一局還沒開始就敗下陣來;而王俊凱和董子健,即使兩人上場,也敵不過對方。這場遊戲的互動,並沒有為了抬高明星的形象,而設計適合他們的遊戲。反倒用最平常的玩法,確保了平等的遊戲局面,但又用遊戲中的意外和笑點,拉近雙方的距離。

遊戲之餘,還能看到一種溫情的互動。這種互動,不依靠遊戲建立,而是用走心的情感交流達成。士兵們的經歷和才藝,因為工作原因,無法被關注。但少年團卻真心願意去傾聽他們的故事、欣賞他們的才藝。

張一山發現了官兵們脫皮的手指,進而才發現這個工作的危險;王俊凱和官兵合唱的“告白氣球”,讓官兵們的演唱才華得以全然釋放。

少年團和官兵們,雖年齡相近,但彼此經歷的都是不同的人生。在短短兩天的相處中,他們的互幫互助又談笑風生,讓人們看到了青年人獨有的意氣風發。古時友情的高境界是“一生大笑能幾回,斗酒相逢須醉倒”,在本季節目中,少年團和消防官兵儘管沒有暢飲,但洋溢在臉上的微笑足以說明友情的真諦。

升級挑戰凸顯正能量

歡笑與成長同時抵達人心

相較於第一季的“成長十二課”,本季的少年團所經歷的任務則更富挑戰性。不僅要深入消防隊裡,紮實體驗官兵的生活狀態,更是經歷了車操訓練、室外火災援助、室內大型火災營救等三重極具危險的挑戰。

在尋找夥伴的途中都慢慢悠悠的董子健,在車操訓練時,不僅克服自己的短板,完美地走完了平衡木,還一直提醒自己要和上季不一樣;後來的五比五對抗,少年團坦誠成績不重要,其中的磨礪和挫折讓他們感受到更多。

兩次真正的火場實操訓練,也顯露出少年團的成長。少年團從楊紫接收到火警報案開始,便全力以赴。即使汽車冒著大火,還有許多未知的危險,少年團也一切服從指導員安排。撲滅火災的過程中,王俊凱隨意放下消防設備,遭到指導員責備,少年團一致表示下一次一定改正。

而室內的大型火災營救,更是體現了少年團的無畏。三層樓房發生的火災,有著濃煙的困擾,也有著許多闇火的隱患,需要面對隨時遭遇爆炸、坍塌的危險,更為重要的是,還有許多傷員有待營救。

在解決一個個難題時,少年團和消防官兵無不是拼勁全力。在運送最後一個模擬傷員下樓時,幾位少年,已經體力透支,自己都倒在了樓梯上。但互相的鼓勵,又督促著他們站起來,堅持到底。

到底什麼是所謂的“高能”,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少年團對於自我性情的流露,是一種瀟灑的高能;對於訓練的嚴格要求,是一種向上的高能;對自我的每一次挑戰,亦是一種勇敢的高能。他們在消防隊為期兩天的生活體驗,讓歡笑和成長同時抵達觀眾內心。

總導演曾說到“我們應該有個引領作用,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他們可以有小調皮,但絕對不是老炮兒玩的那些東西。”確實節目就是想讓5位年輕人在體驗社會的過程中,拋卻外部明星光環來發現自己,獲得成長。

暖心又高能的冒險挑戰已經開始,少年的“燃”和意氣再次迸發。每週六晚依舊有許多未知的秘密,值得一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