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精神—日俄战争中的日本士兵 赢得日俄战争的有力保障


日本总人口约4400万。战时可动员200余万后备兵员(实际上动员了118.5万人)。战争初期,陆军总兵力约37.5万人(1140门炮),其中25万人可用于日本列岛以外作战。


火炮中37%为山炮,适于东北战场的地形特点。机枪147挺。海军是日本建军的重点。战争前夕日本海军有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日军不少军官曾到德国留学。部队和院校也雇请了许多德国教官,按德军条令进行训练。东北战场日军统帅大山岩元帅就是毛奇的信徒。
普法战争期间,他在普军中亲自观察毛奇军事思想的运用。他总想在日俄战争中打出一个"色当"来。他的指挥艺术比俄军高明。
日本海军的作战思想,同陆军一样强调进攻。"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曾在英国学习。他积极求战,但重视准备,行动谨慎而诡诈。
就总体而言,俄国人口和陆海军数量都大大超过日本。但具体到远东战场,则日本的实力超过俄国。
加上其他有利条件,如后方近,训练和装备较好,指挥能力较强,对中国东北情况熟悉等等,则日本的优势更为明显。
武器是俄国好,俄军拥有马克沁重机枪,是当时先进武器,但海军在太平洋地区是日本强一些,日本鬼子受武士道精神影响严重。
战争中日军还是用集团冲锋的老套路进攻,最后连他们的司令也加入冲锋的队列,而俄方已经开始装备了机关枪,新式的机关枪使日军伤亡惨重,但日军蝗虫般的进攻也使没见过这种阵势的俄军吓破了胆,阵地不断被突破,最终丧失斗志投降。
日本士兵的武士道精神在战场上起了很大作用,他们深知为谁而战,这和俄军形成鲜明对比,就连俄军的将领都不想为国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