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最愛吃的韭菜鮮肉水餃!這樣做,調餡不出水,味道特別香!


韭菜鮮肉餡的餃子算得上是最經典和最受歡迎的餃子了,北方人家恐怕沒有不會做的。可是,一家一個味,家家各不同。我的怎麼樣,我也不敢說,反正吃過的人都說好吃。我也有幾點小竅門,包括通用的水餃做法,和大家分享


洗好的韭菜一定要控水,避免把過多的水分帶進餡裡;切碎的韭菜先放油拌勻,這叫“油封”,可以避韭菜直接接觸鹽分而析出過多水分。
拌餡時要注意始終順同一方向攪拌,餡料才抱團;儘量少用調味料,五香粉、花椒粉等等都會遮蓋韭菜的香味;
材料:新鮮豬肉,韭菜,木耳,香油,醬油,花生油,鹽,糖,雞精;水餃粉,水
1、切好剁碎的豬肉餡,加入適量香油和醬油,順同一方向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醃製入味2小時以上;
2、韭菜擇洗乾淨後,控幹水分;
3、韭菜切碎後,加入1大勺花生油,攪拌均勻,使每一片韭菜碎都沾裹上一層油;
4、木耳水發後洗淨,切碎備用;
5、麵粉中慢慢加入涼水,先用筷子攪成雪花狀;
6、再下手活成均勻的麵糰,這時麵糰比較粗糙;蓋上溼布或保鮮膜靜置,時間越長越好,至少1小時;
7、醒面期間,打開面團揉麵2到3次,每揉一次,麵糰就會更光滑、更筋道;
8、醒好後的麵糰表面非常光滑,有筋性。
9、將肉餡、木耳碎和韭菜碎一起放進大碗,順原先拌勻肉餡的方向,混合均勻;
10、加入適量鹽、適量雞精和少許糖,仍順原來攪拌的方向攪拌均勻;
11、拌好的餃子餡呈非常粘稠的狀態,並能抱團上勁;如果餡中出水,則失敗。
12、醒好的麵糰按扁;
13、切下一條;
14、搓成細長圓條;
15、均勻下劑;
16、按成小圓餅;
17、擀成餃子皮——合格的餃子皮應該是規則的圓形,邊薄裡厚,中間有一個小圓點兒;初學做不到,也沒關係,只要包餃子的人手藝高,即使擀成“省級地圖”也能把餡包進去。
18、至於包成什麼模樣,那就花樣就多了,但憑自己喜歡吧!我最喜歡這種彎彎的眉毛形或半月形水餃,這種包法能使餃子餡分佈比較均勻,吃起來口感也均勻,不至於一口全是肉丸,另一口就全是麵皮
19、煮餃子,水要寬,待水沸騰後下入適量餃子,立即用鍋鏟沿鍋邊抄底推動餃子,以免巴鍋底,蓋上鍋蓋;適時打開鍋蓋,再次推動餃子;
20、餃子浮起並沸騰後,點入適量涼水,蓋上鍋蓋,等待再次沸騰,如此反覆點入三次涼水,此為傳統煮餃子的“三點水”法;
21、最後一次點水沸騰後,打開鍋蓋,保持沸騰1、2分鐘;
22、餃子出鍋了!
配個醋蒜,開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