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早到晚吃不膩的廈門古早味,別跟我提什麼小清新

說起廈門,你會想到什麼呢?

陽光、海浪、白沙灘,單車、咖啡、下午茶……遊走廈門有無數種方式,對廈門的記憶和體會,也擁有不同的演變。但如果你心裡的廈門,只貼上文藝、小清新的標籤,那麼這一次,我想帶你尋味古早廈門,尋找這裡最精髓的一面。

市井、喧鬧、鮮活、海味、人情味、煙火氣,舌尖上的秘密廈門,從早到晚吃不膩也逛不完!

▽點擊播放,觀看視頻,你會餓,真的!▽

古 早

閩南地區用“古早”形容被懷念的事物,比時代慢了半拍的老城區,用舊時光流傳下來的滋味,記錄著市井民間和本土情誼。

海對岸的鼓浪嶼有另一種熱鬧,而眼前的廈門,只有本地人知道。一座城市真正的古早味道,總是在於那些街邊的小吃。它們是一座城市的煙火氣息,也在本地人成長與老去的過程中,朝夕相伴。

感受廈門的古早味,要從八市逛起。第八市場簡稱“八市”,是廈門最古老的片區之一,新鮮的蔬果,水淋淋的海鮮,地道的小吃,每逢過年過節,這裡加倍熱鬧,因為八市,就裝著廈門人最平凡的生活氣息。

十字路口的幾家水果攤,有新鮮的芒果、釋迦、紅毛丹、蓮霧、文旦柚。而再往深處走,便步入八市當中專賣海鮮的市場,不買只逛,也像走入市井裡的水族館,各種叫不上名字的魚和鮮活海味,以及熱鬧的市井氣息,瞬間將你包裹在老廈門的氛圍裡。

菜市場就像一座城市的鏡子,透露著這座城市老百姓生活的狀態,容納了城市的人情和口味。在市場裡一邊做生意、一邊喝茶用閩南話“拉呱”的攤主們使菜市場更添幾分生活味。

在八市的十字路口,轉過身,便是絕對會過目不忘的吉治百貨。這是近幾年老廈門文化的新地標,無論你想尋找廈門的老風情還是新面貌,在這裡,都能一併擁有。

復古的裝修風格,用五層樓為你帶來原汁原味的老廈門風情。吉治百貨讓復興廈門老百貨的夢想,得以在城市中傳承。

一層是阿吉仔餅鋪,二層是百分百廈門秘密花園,三層是時光書局,四層是花磚博物館吉治咖啡,五層是烏龍茶室,以及種滿植物、可以俯瞰樓下第八市場的天台。書架上精心挑選的書與罕見的港版書盡顯心思,每層樓的復古物件、黑膠唱機、童年時家裡同款的電視機,裝滿了回憶和歷史的相冊,就像是一場時光穿梭之旅,遊走在濃濃的廈門式情調中,沉浸在悠閒而愜意的時光裡。

而地上盡是閩南風情的老花磚,一層牆上掛著用於製作餡餅的餅模,門外就是人潮擁擠的八市,自行車鈴和喧鬧聲此起彼伏。透過窗口向外望去,吉治百貨,宛如一場新光舊影的完美呈現。於是每一次,都會在這裡拎好幾盒馬蹄酥、綠豆餅、鳳梨酥帶回家,在花磚圖案的包裝盒裡,裝著廈門人鍾愛的餡餅口味,以及童年記憶。

老城區如果拆了,就沒有廈門了。而吉治百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著關於廈門的老味道。

這些老街,才是真正的廈門。

【吉治百貨】

廈門市思明區開元路116號

週一至週日 09:00-22:00

而剛才說到的吉治百貨一層出售的餡餅,就要提到另一個名字,阿吉仔。

1930年創辦的“金飴益”餅店,在1990年更名為阿吉仔,以馬蹄酥在廈門同安起家,2014年,阿吉仔在堅持手藝傳承的基礎上,升級品牌包裝與制餅原材料,打造廈門開元路116號的阿吉仔吉治百貨,既保留了傳統,又改革創新,成為如今到廈門旅行最好的伴手禮。

阿吉仔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排隊、總有當地人和遊客等待新出爐熱乎乎的餅。

一枚小小的餡餅,卻見證廈門的百年風光,在無數個喝茶的下午時分,化作一份甜蜜的心情。

阿吉仔堅持無添加和純原味,這裡出品的餡餅,選用最為天然的食材為基礎配料,此外再無任何添加劑,因此,餡餅保質期只有短短的二十天。而甜品越來越浮華的如今,阿吉仔選用一種健康的糖分——海藻糖。甜度只有蔗糖的45%,能整體降低甜味度,熱量低,老人小孩也可以放心食用。即使價格是普通蔗糖的7倍,可餡餅最為本真的美好品質,當你咬下的第一口,就會懂。

【阿吉仔餅鋪】

廈門市大元路37號

週一至週日 07:00-20:30

對於廈門人來說,“沙茶”是飲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風味。沙茶源於東南亞一帶,獨有用花生、椰肉、丁香、蝦米、陳皮、辣椒等多種原料經研末,後加入油鹽等再次熬煮而成。而廈門較早對外開放,也為生活中帶來很多舶來品,於是沙茶以異域風情和本土文化巧妙結合,成為了如今老街巷裡鮮美醇香的本土特色湯麵小吃——沙茶麵。

濃郁的沙茶湯底蒸騰著熱氣,能點的食材都擺在灶臺上。八十多歲的月華奶奶,時至今日依然負責熬煮月華沙茶麵店最招牌的沙茶湯。沙茶湯鮮甜濃郁,面煮熟放進碗中,再加入豐富的料,淋上沙茶湯頭,放一撮豆芽及一勺蒜蓉,這樣的味覺感受,瞬間喚醒你的廈門清早。

店裡的沙茶麵分為普通和經典兩種。普通款15元,面+羅漢肉+豆乾+魚丸,後者21元,在普通款基礎上增加了豬腸。想要奢侈一把的話,也可以指著灶臺上的食材,任意加價添加。同時,含有板栗、豬肉、香菇、蝦米的肉粽,也幾乎人手一個。

【月華沙茶麵】

廈門市鎮邦路78號(民立小學對面)

週一至週日 07:30-22:00

閩南地區各地都有屬於自己風味的面線糊,湯頭裡有什麼料、面線的粗細等,都有區別。而這家浮嶼面線糊,是一對老夫妻經營的,年頭比較久,從舊舊的店面上就能看出來。

面線糊是在湯沸騰時將面線放入湯中,但糊而不爛,湯頭也濃郁,是很多人的心頭好。這家更偏古早味,湯頭裡大腸和鴨血都很多,所以整體湯色比較暗沉,而面線依舊是長長的一條,清清爽爽,分分鐘吃掉一整碗。

和沙茶麵相似的是,可以添加的輔料也都擺在櫥窗上。外面人來人往,而這裡容納著從小吃到大的廈門味道,一碗,就代表了家鄉。

【浮嶼面線糊】

廈門市廈禾路200號(近勞松扁食)

面線糊5元,輔料豬腸、豬肝、瘦肉、魷魚等5~9元價格不等

很多城市都有一條中山路,廈門也不例外。在中山路步行街,拐彎再拐彎,去找局口街橫巷裡的局口拌麵。明明在巷子深處,看起來昏暗而破舊,卻仍有大批饕客尋味而來。

滿滿幾排大碗,裝著海鮮、肉類等可供選擇的食材,加入扁食能熬製成豐盛的日常大餐,卻簡直是為難選擇綜合徵患者。老闆會幫你將想加的輔料放到小筐裡,豐儉由人。

但幾乎人手一份的拌麵,也不能錯過,畢竟名字裡就帶著拌麵,可見其招牌地位。一口下去,花生醬、麻醬混合的濃郁醬汁縈繞口腔,只恨自己胃口實在太小!

【局口拌麵】

廈門市局口街思明南路橫巷內(近海蠣煎攤子)

16:00-02:00

好 呷

閩南話裡,“好呷”,用來稱讚超好吃、很好吃的食物。

除了這篇推文介紹的內容之外,廈門的地道美食當然還有更多,扁食、炸五香、海蠣煎、燒肉粽、海鮮醬油水……一篇講不完,而每個當地人,也都有獨屬於自己心頭“好呷”的那道料理。

而“挑食”欄目的初衷,就是為了精挑細選那些值得一試的美食。畢竟,大有乾坤的飲食文化,值得無止境地探索。

穿梭在這些足以代表廈門古早味的店鋪中,我一次又一次刷新著對廈門的瞭解。

廈門值得被喜歡的理由,實在太多。

它自有人間煙火氣,用熱鬧喧囂的市井,帶你彷彿回到童年時老街巷的時光,在種種聲音和活色生香的百態人生裡,對這座城市戀戀不捨。

它也有無數新的變化和發展,無論是清新、文藝的,亦或是自然、原生態的,都在自身的文化和時間推移中,演變出更多樣的面貌。

如果你也曾去過廈門,一定會感同身受。

而如果你正準備前往廈門,也希望這些店鋪,值得你專程走一遭。

一次又一次旅行中,我們穿梭在當地人中間,努力去探尋他們習以為常、卻對我們而言陌生新鮮的生活感。

這段過程,就是旅行最令人著迷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