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票房超3.5億,涉嫌造假被批,網友:注水嚴重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到來,多部國產片也紛紛上映。在這幾部國產片中,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真正是一枝獨秀,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了2億元大關,創下了國產片上映首日的票房紀錄。

到了今天上午,其票房已經突破了3.5億元,估計突破4億元大關非常的輕鬆。至於其他幾部電影卻沒有那麼好運,緊隨其後的電影《幕後玩家》,其票房也只有5千萬元,兩者相差懸殊較大。

不過,劉若英的這部電影是票房叫座但並不叫好,其在豆瓣上的評分只有6.4分,這個分數還有可能會繼續下降,相比《幕後玩家》等屬於低分。儘管是低分,但票房成績驚人,的確讓人刮目相看。

這種情況多少有些異常,使得網絡上開始出現了質疑的聲音,有網友就爆料這部電影票房存在造假的行為。特別是出現了先搶購後退票的現象,一時間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對此,貓眼給出的結論是的確存在大面積退票行為,這種行為不可能是個人行為而應該是集體行為了。也就說《後來的我們》涉嫌存在票房造假,為了搶排片也為了票房好看,從而自己先搶購造成轟動效應,目的是吸引好奇的觀眾前去觀看。

所以一些網友吐槽這部電影劇情不咋地,但背後的運作比電影還要有趣。作為劉若英首次執導的電影原本也屬於及格電影,雖然有諸多瑕疵如臺詞矯情劇情很潦草等,依然可以看出劉若英本人很努力。

如今卻因票房造假曝出“醜聞”,可見國產片要想真正成為有質量的優秀電影,真的還需要走很長的一段路。畢竟依靠營銷和造假行為包裝的電影,終究不可能會產生優秀的電影。即便贏了票房,也會輸了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