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沒有夢想?馬化騰的“回覆”讓騰訊自己都尷尬了

5月5日,一篇《騰訊沒有夢想》像週末的一記大禮花炸響了眾用戶的朋友圈,以其犀利的論調輕輕鬆鬆被讀者送上了“10w+”的標籤。據後來作者自己透露,該篇文章僅過了兩天(截至5月7號)就已經收穫了過百萬的閱讀量。這篇爆款獲得如此之高的關注度,據說真的驚動了騰訊高層,包括小馬馬化騰。

很快,一張疑似小馬對此篇文章的回覆截圖再次刷屏了網絡。根據截圖顯示,小馬錶示,有批評蠻好,理想不是賺錢,是做出更好的產品。

此番回覆邏輯清晰,語句剋制,又是凌晨兩點做出的回覆,符合小馬一貫的做事風格,看似問題不大,其實鬧出了更多事端。

一篇10w+,小馬深夜作出回覆?

小馬回覆後,很快,各大媒體平臺包括騰訊科技自己都作出了回應,將回復的新聞貼在了網站首頁上,像是對截圖蓋章認證了。

然而過了不久,騰訊的公關老大張軍在朋友圈稱:不好意思,圖是P的。

但騰訊科技方面表示,刊發此文前,曾向騰訊公關部門求證過的:老闆有沒有說過這個話啊?得到的答覆是:是。

事件進行到此,已經從關於夢想的討論演變成一個巨大的烏龍,相信各位讀者和科技君感受相同,那就是:尷尬。

烏龍背後,尷尬了誰?

顯然,讀者的注意力已經從文章本身轉移到後續這一系列“吃瓜大戲”中,對於作者潘亂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尷尬。據悉,潘亂為寫此文,與大量業內人士打聽消息,前後操作幾個星期,從北京寫到巴厘島寫到上海,大量考據,從四萬多字刪到一萬多,又一次次推翻框架重塑主線。

苦心孤詣寫就的文章,還不如之後發生的“吃瓜大戲”好看,潘亂此時的內心想必是複雜而凌亂的。而另一尷尬,則就是騰訊前後自相矛盾,自己打臉的本身。

有媒體對此戲謔道:“騰訊科技,騰訊公關,騰訊的溝通渠道本身,這三個裡面一定有一個,是沒有夢想的。”

小馬到底有沒有回覆,截圖是否為真,甚至問題本質“有沒有夢想,夢想是什麼”已經通通不在群眾的焦點範圍內了。從這次被人看了笑話的“公關”之中,騰訊內部的溝通機制有問題幾乎人人得見,面對此情此景騰訊公關估計暗自扶額,自嘆情何以堪,敵軍再強不可怕,遇見“豬隊友”最可怕。騰訊科技啞巴吃黃連,趕緊刪除了新聞稿,奈何截圖恆久遠,一張永流傳,傳遍了網絡尷了天下之大尬,可錯了就是錯了,權當吃一塹長一智,只能在深夜痛飲一杯苦酒。

騰訊的夢想不重要,它成就了許多夢想

尷尬的鬧劇之後,關於騰訊夢想實質的討論,還是沒有休止過。就算小馬沒有作出回覆,但此篇文章確實驚動了騰訊高層是真的。騰訊總裁劉熾平在發文當天凌晨就寫下了讀後感,還和張軍在評論區有過互動,此張截圖被認證是真實的。

《騰訊沒有夢想》這篇文章質疑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業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是一家“沒有信念,不能明確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東西”的公司,所以在很多層面都只是忙於“應對”。

此話對嗎?百萬加的閱讀量背後起碼有上千萬個對騰訊夢想的註釋,對於騰訊這個級別的公司,其戰略目標顯然已經不止做好一兩個產品或者賺更對的錢那麼簡單了。對巨頭騰訊來說,背後的佈局之深,野心之大,用“夢想”二字來臆斷實在太過淺薄。就連原作者潘亂都在7號再次發文,標題就是《騰訊成就了很多人的夢想》,好像在輿論聲討之後變相承認了上一篇文章的確“短視”。

騰訊所創造的“流量+資本”的生態,已經讓許多平臺得以發展存續,互聯網的浪潮中,水大了,魚才會大。從這一點來說,騰訊確實成就了許多別人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