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全球芯戰略,原來是登錄5G通信的光明頂!

博通併購高通,背後最大的推手和受益者,很可能是蘋果公司,沒想到吧?

在代理商眼裡,博通是比較難以琢磨的主子,伴君如伴虎!

在博通眼裡,安富利和艾睿都不是最重要的,需要的是有執行力和聽話的渠道商!

爭議中前進的博通

博通在馬來西亞人陳福陽的主導下,完成了一連串的資本運作。在他操盤下,博通的前身安華高斥資66億美元收購LSI;2015年,又斥資370億美元收購老牌芯片公司博通。2017年,收購完成後,隨即把博通的IOT業務部門作價5.5億美元賣給了Cypress。

博通某種意義上也闡釋了資本的本質,在緩慢的增長裡無法滿足,在放眼長遠的目標裡感到不安,只專注提升眼前利潤。博通的資本手法是,負債收購比自己更大的競爭對手,交易完成後立即進行重組,果斷賣掉非核心業務和裁員以提升公司利潤率。

2018年,3月6日,高通將在位於美國聖迭戈總部的雅各布大廳舉行2018年度股東大會,會上將就是否接受博通提出的替換現有高通董事會成員和1300億美元的要約收購進行表決。

博通不希望失手,而高通不能承受失去獨立性。

博通背後的蘋果

218年1月25日,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的"半壁江山"——中芯國際、聯想集團、OPPO、vivo、小米、中興、聞泰科技等企業的高管紛紛出席2018 高通中國技術與合作峰會,為高通站臺。數據顯示,2017年,高通芯片業務來自中國廠商的營收為60億美元,預計2019年將達到8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

業界普遍認為,博通收購高通,其實質上是博通聯手蘋果,共同登頂5G光明頂,實現統治通信行業的王者野心,而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反而更可能是蘋果公司!也就是說,出錢的是博通,而黃袍加冕的是蘋果!

蘋果在背後支持博通,一旦收購成功,蘋果可以拿到自己最缺的基帶芯片和專利技術,完成任督二脈的通關,成為無人可以匹敵的通信霸主;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都無法阻擋蘋果統治行業的步伐。

4家減少到3家

據瞭解,2018年,博通再次調整代理權,新曄出局,新曄旗下的博通業務轉移到文曄旗下的茂宣企業,這部分業務據說有1億多美元。2016年文曄科技全年營收達人民幣321.52億元,這個消息來得有點喜悅啊!

不過,據悉,新蕾電子仍然是博通在中國大陸最大的代理商,文曄這次只能算是增強了競爭力,平衡了渠道關係而已。2017年,博通對代理渠道進行了大調整,安富利,艾睿,世強,亞訊等出局,業界一片驚呼!整合併購後的博通,渠道端一出手就是重拳, 一時間渠道端一地雞毛!剩下的科通,新蕾,文曄,全科,新曄,全都是中等規模的代理商。

2017年,科通遭遇烽火研究沽空,資金稍顯緊張,就痛失博通代理權,於是博通代理權5減4。由此可見,博通這家典型的資本運作型芯片公司,對渠道端的信用考核是零容忍啊!

新曄電子

新曄電子(香港)有限公司是新加坡上市公司新曄集團全資子公司,亞太地區專業半導體分銷商。公司主要致力於向終端用戶提供電子器件及配套技術支持,為眾多一級設備製造商和商業用戶提供服務,並不斷更新產品和擴大服務的附加價值給客戶。

2018年,新曄集團子公司新曄電子(香港)有限公司擬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獨立上市,新曄集團的市值約為155.8M左右,市盈率僅為8.9倍左右,怪不得要來香港上市!不知道這次博通的渠道調整,對其上市有多大的影響。

據瞭解,2017年新曄銷售博通芯片業績約為1億多美元,佔比新曄電子元件分銷業務的1/6左右。目前來看,還不算傷筋動骨!TI這條產品線的價值和重要性就尤為凸顯了!新曄集團電子元件2016年經銷業務的營業額為12.3億美元,主要貢獻來自於本集團的香港和中國業務。2017年,新曄電子業績尚未公佈,暫時不便猜測。

據傳,新曄曾經約談過中國大陸的幾家分銷商,洽談收購事宜。新曄曾經併入了利爾達擁有的TI430業務,也想洽談收購利爾達。由此看來,新曄還是一家有進取心的分銷商。不過,如今的利爾達隨著利爾達物聯網產業園大廈的落成和投入使用,財力增強,倒是有了收購新曄的底氣和實力。

博通這麼努力,原來還是在為蘋果打工,蘋果太牛掰了!而代理商這麼拼,卻隨時都可以取代,想起來是不是有點心寒?!一旦博通收購高通,渠道端的代理商整合,一定會掀起更大的風浪!從這一點來說,無論是博通的代理商,還是高通的代理商,都是不願看到這種事情的。因為博通從不按套路出牌,誰都無法保證自己不會被博通趕下一直狂飆的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