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梁家河》|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耀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纪实文学《梁家河》以纪实细腻的笔触、用真实的历史细节,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的艰苦生活、成长历程和奋斗足迹,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为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省市区委对《梁家河》一书的学习宣传高度重视。在省委、市委的领导下,碑林区积极安排推进学习宣传《梁家河》的工作。

今天让我们跟着

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耀

一起来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

碑林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吴耀

学习纪实文学《梁家河》心得体会

纪实报告文学《梁家河》全书共10余万字,40幅图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及40多年来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通过对梁家河乡亲的情意,阐释了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挚爱;第二部分讲述了他带领村民打坝造田、修沼气池、建铁业社等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深刻认识到青年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以总书记的知青岁月,阐释了人民领袖青年时代为国为民的奋斗历程;第三部分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中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大学问,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通过总书记的榜样力量,阐释了党的领导核心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第四部分通过梁家河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读者展现了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阐释了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

通过对全书的研读,个人有一些初浅的感受:

一是热爱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的力量源泉。要发自内心的热爱人民,对人民要充满深情,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始终将"热爱人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刻印在心坎上,实践在行动中,落实到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

二是理想信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总书记的青年经历告诉我们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越要奋发有为,不断适应、改变环境,与人民同甘共苦、水乳交融,以"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五种精神,扎实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牢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崇高信仰。

三是学习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习总书记特别喜欢读书,青年时代就非常刻苦,在梁家河期间就经常利用各种时间进行学习,通过学习自己增长了知识,也影响身边的同志发奋图强,从而取得很大的成果。另外,总书记带领小伙伴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用自己的切身行动鼓舞了身边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时代的楷模。

四是改革取得的成就激励我们为追赶超越助力。梁家河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乡村变化的缩影,西安面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历史机遇,碑林作为西安的中心城区一定要加快经济和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我将带领分管领域的同志切实将财政监督抓紧抓实,尤其是对财政全口径预算监督认真落实,并对财政预算联网监督等工作积极学习,力争作出有益探索。同时,配合市人大做好环保督查,也为碑林铁腕治霾工作尽份力,当然积极参与区人大常委会的各项工作是我的职责所在,我将责无旁贷,努力工作,为推动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