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沙巴“巴夭族人”的故事
攝影師:陳活疇
策展人:吳曉鵬
主辦單位:中國攝影展覽館·資興分館(東江湖攝影藝術館)、廣東省大畫幅攝影協會、珠海市青年攝影家協會
協辦單位:珠海蘭格影藝坊
開幕時間:2018年5月26日上午9:30
展覽時間:2018年5月26日—6月26日
展覽地址:湖南郴州資興市東江街道三湘四水文化旅遊街
用詩性語言講影像故事
巴夭族通常是外界對於他們的稱謂,他們習慣用自己或者是部落的名稱來稱呼自己。他們是一個古老的海上游牧民族,擁有海上貿易和區域性漁業。他們從出生就開始與海洋親密接觸,潛泳技術是他們引以為傲的生存技能。只是由於時代的發展,他們仍停滯在漁獵採集的階段,生存的艱辛與生活物質的匱乏,讓主要生活在海上的巴夭族人正在銳減,登上陸地對於他們來講也是困難重重。然而,這樣的現實並沒有讓他們的生活空間完全失去色彩,這個族群所具有的適應能力仍然讓人反思。物質之於人,究竟到何種程度才能讓人產生滿足與快樂?雖然這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沒有所謂的答案,但卻是值得每個人走進自己內心去探究的問題。巴夭人的歷史將延續到哪一天,不需要去猜測和臆想。在未來,他們和大海的距離是遠還是近,也不是真正的焦點。他們是與水為親的漁人,他們血液裡的海水不會消逝……
人與人之間的共性有著相融的一面,人們彼此間的相互感知對於事物本質的探索與理解,將是具有永恆價值的發現。
《漁·人》的作者陳活疇恰當的找到了自己有別於其它照片的影像敘事語言,假如影像只有事物的說明性沒有一點可讓受眾想象的空間,那就是概念化的產物。面對藍色的天空、清澈發青的海水、服裝色彩豔麗的巴夭女人的種種動人色彩,既要有說明性又要有詩性,作者既沒有把拍攝物做表面性的敘述,也沒有做自然奴隸的“好色之徒”。而是去佔領、修改、改變這一切,把自己的心靈定性融入自己的影像之中。
作者陳活疇沒有在意識形態支配下對巴夭部落的生活現狀做出明確的敘述判斷說明,影像中有意將自己對巴夭部落的主觀判斷用詩化的影像語言去淡化,提供一個可能與受眾討論的平臺。容許受眾看到一個客觀的世界,而不是一種用自己觀點的影像去勸說受眾接受作者的觀點,讓影像令人可信並認可。影像的力量在於傳播,影像傳播靠的是受眾的認可、參與和自覺推廣,受眾的認可與否在於你的影像給予什麼,是知識、是美的享受、還是其它。基於這一點相信肯定能得到受眾的歡迎。
蔡煥松 中國攝影金像獎獲得者、著名攝影理論評論家、《中國攝影家》雜誌原藝術總監
陳活疇部分攝影作品:
陳活疇
1966年出生於廣東恩平,改革開放初期的1987年開始把攝影作為業餘愛好至今,經歷了從膠捲到數碼攝影的變遷,近年開始涉足大畫幅攝影及傳統暗房工藝。
廣東省大畫幅攝影協會理事,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大畫幅委員會委員,珠海市青年攝影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