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整合前夕,保监会发布了这个文件,心里想的还是贫困群众

据媒体报告,“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新条牌或于3月底正式挂牌。银保监会的成立,意味着运行了15年的银监会和20年的保监会成为了历史,“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至此成为“一行两会”。

就在银监会、保监会职责整合前夕,3月19日,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简称《意见》)。《意见》从健全保险服务网络、降低保险费率、加大健康保险保障、丰富产品体系、加大保险资金支持、开展定向帮扶等六个方面,出台多项支持政策,明确具体落实举措,对做好保险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安排。一是提出深度贫困地区保险服务网络量化目标及支持政策。二是降低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最为密切的保险产品的费率。三是进一步加大行业帮扶力度。四是扩大保险扶贫支持政策的对象范围。

  

文 | 任亮(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5年共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但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3000多万人,脱贫成本高、难度大;

从结构上看,现有贫困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

从群体分布上看,主要是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贫困群众;

从脱贫目标上看,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精准脱贫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保证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瞄准特定贫困群众精准帮扶,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加强考核监督。今年初,一行三会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中提出,要创新发展保险产品,提高深度贫困地区保险密度和深度。

此次发布的《关于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从健全保险服务网络、降低保险费率、加大健康保险保障、丰富产品体系、加大保险资金支持、开展定向帮扶等六个方面,对做好保险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一系列具体的部署安排。

《关于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主要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明确提出了保险业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要遵循“定向、精准、特惠、创新”的原则,为开展保险扶贫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加大了保险业支持脱贫的力度,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更大力度的人财物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扩大保险扶贫支持政策的对象范围;

三是进一步减轻了贫困人口的保险费负担,要求建档立卡贫困户农业保险的保险费率在已降费20%的基础上再降低10-30%,意外伤害保险和商业型农业保险的执行费率可在备案费率的基础上降低10-30%等。

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完善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保险服务工作机制和保障体系,有助于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将各项保险扶贫政策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