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日本实力明明不如美国,却还要去招惹美国,这是为什么?

第一军情

其他的答案已经从各个角度来分析过这个问题了,我们还可以从当时日本政府的决策层在面对极端民族主义,乃至其变种军国主义的压力时,纷纷踢皮球,都不愿意做出理智的,但却是与当时极端民族主义诉求完全相反的决策,因此最终酿成的是一场集体灾难。

近卫文麿

日本走向战争,与明治维新后政治中的下克上传统密切相联系。中下层军官可以说是日本一步步走向战争的重要推动力,但这些人因为其所处的位置,根本不可能看到事态的全貌,而且还特别容易为情感因素,例如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军国主义所左右。而日本政经军届高层精英们却长期利用这些中下层军官,煽动他们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激情。他们自以为能够控制这些中下层军官的激情,殊不知一旦这种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激情被煽动起来,不论是谁(即使是天皇本人)都无法令其刹车,只能是在奔向灾难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作为战犯受审的东条英机

在处理与美国关系问题上,相对“温和”近卫文麿基于日美实力对比,认识到与美国开战必败。但是近卫文麿本人首鼠两端,总想讨好所有人。但日本陆军和海军为了争夺资源,都在压迫近卫文麿。尤其是东条英机频频宣传反美,在当时的日本,反美就等于爱国,所以中低层军官多支持东条英机,而对于高层其他成员这被看作是投降派。我们知道,明治维新后日本陆军内部少壮派暗杀、政变都带有那种所谓“悲剧英雄”的色彩,这使得当时日本高层决策圈人人自危,还怕被这些少壮派们,当作是“国贼”,被“天诛”,所以没有人敢反对与美国作战。最终在东条英机的,步步紧逼下,近卫文麿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失控的少壮派上书政变的口号:尊皇讨奸

而东条英机本人,虽然是以“反美”起家的,但当其坐到首相那个位置上时,他也明白跟美国开战是找死,但是自己挖的坑,含着泪也得把它填完。所以当海军送来“完美”而胆大包天的偷袭珍珠港的计划,东条英机不但不敢否定,还要硬着头皮推行。

日本人绘制的“日中战争”(抗日战争)形势图

当然日本人最终招惹美国,对美国开战,其根源还在于中国事态的发展。日本陆军本来以为三个月就可以灭亡中国,但没想到却深陷中国,从而造成日本物资和人力匮乏,甚至连天皇皇宫的铁栏杆、路边的路灯都被拆掉回炉制造武器去了。对于日本陆军来说,他们不想承认他们对中国的盘算失败的,最好的转移责任的办法是寻找新的战场,对苏作战取得的是失败,所以现在唯一的路只有一条,即进攻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回到华盛顿体系下肯定是不愿意的)。这样你可以获得关键性的战略资源,又可以切断中国的物资补给线,迫使蒋介石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区

但是,东南亚是列强殖民地,美国不可能坐视不理。因此,日本在1941年刚有所行动,美国就开始对日本实行比较严厉的禁运。美国并没有关闭与日本媾和的大门,罗斯福愿意以给予日本以实际利益的条件换取美国的“面子”,但对东条英机来说,将其架到火上烤的那些少壮派们,根本不可能接受这种丢掉“面子”,只要“里子”的结果。

日本偷袭珍珠港

因此,当时日本的决策层所做的就是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更大的错误,说到底,日本最终选择摸美国这头老虎的屁股,一堆“明白人”都知道日本国力远远不如美国,却仍然选择招惹美国,甚至是明明坚定的反战派的山本五十六都主动提出先发制人,追根溯源可以说是:一、高层为了利益煽动中下层军官中的极端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激情,这种激情最终反而迫使他们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二、当时日本社会的盲目浮躁,陶醉于日本“伟大”与“特殊”之中,任何与此相违背的言行,都是要被“天诛”的;三、在中下级军官的暗杀与政变的威胁下,敢于说出反对意见者都已经被肉体上消灭,剩下的人虽然不满但却噤若寒蝉,以至于最终走向灾难时却无人反对;四、当时日本基本政治制度和决策体制存在重大缺陷,以至于决策者缺乏合法性,因此只有“不犯错误”才能不承担犯错误的后果。选择让别人送死总比自己死容易不是。因此,日本在1941年明明实力不如美国,却仍选择招惹美国,这是制度问题,是必然的结果,就算东条英机这一批没出问题,接来下的领导层也会很大几率出同样的问题。


hording

日本偷袭珍珠港,几乎一举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这是太平洋战争的起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最大规模的标志。

可日本为什么会主动招惹比他强大得多的美国人??是日本人疯了还是美国人软弱可欺?原因主要是三点:

第一,美国对日本的态度逐步转向强硬。

美国开始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美国人在二战初期做的是自由主义生意,别管是法西斯国家还是反法西斯国家,美国的大商人们一律给供货,大部分的美国人不认为这场战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我们就光荣的孤立就好了。这时日美关系还算稳定,日本需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石油和废钢铁等原材料。

但是等到法国人把法属印度支那开放给日本军队之后,美国人开始紧张了。因为眼看着日本冲着自己的殖民地菲律宾来了。另一方面,英国人和中国人的求援,以及各位政治家在美国掀起的舆论浪潮,也让美国人开始态度松动。1940年,美国出台了《租借法案》,同盟国国家出口物资和装备获得极大便利,同时对日本的资源出口被极大的限制。等到1941年7月,日军开始南下步伐时,美国人迅速做出反制,禁止对日本的一切资源出口。要知道日本的石油进口量百分之七十左右是靠美国人供给,既然你不给了,那我就只能出兵去抢了,广大的东南亚有丰富的石油和橡胶资源,这是日本的混蛋逻辑。

第二,德国的胜利刺激日本南下。

其实日本在二战爆发之后一直有路线之争,基本上陆军倾向与解决中国问题,或者是中国的抵抗得到一定控制之后出兵苏联,和苏联红军决一死战。等到苏德战争爆发时日本还跃跃欲试,想出兵西伯利亚和纳粹德国来个两线夹击。

为此日军在之前还和苏联红军较量了一番,做出了战略上的试探举动,即是张鼓峰和诺门罕两次局部战争。但是在这两次战争中,号称陆军精锐的关东军被苏联红军打的丢盔卸甲大败亏输。日本人这才发现,自己和苏联人的战争水平差距不是一点半点,想要战胜苏联非得倾尽全力才有可能。但上百万日军深陷在中国,如何全力以赴?

而纳粹德国取得的一系列辉煌的军事胜利,则极大的鼓舞了这群日本小兄弟。尤其是德意日三国正式签订盟约之后,日本人更加急躁。他们丝毫不去思考德军的战役指挥思想和战术装备革新,而是在上层官僚中兴起一股“不能赶不上这次公共汽车”的急躁心情,既然北方的苏联人不好打,去打英美人吧!同时日本国内政局发生大的变动,东条英机组阁之后,日本准备战争的步伐开始加快。

第三,日本在战略上的短视和狂妄。

日本对战争期间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设计不仅涵盖中国,也包含了几乎整个东南亚。他们不知道东南亚是谁的地盘吗?他们比谁都清楚,只是,日本国内弥漫着一种乐观主义心态,在很多官兵看来,大日本皇军是不可战胜的,大清帝国怎么样,沙皇俄国怎么样,不是一样被日本人打败了?更不用说在东南亚驻扎的这些白人和本地土著混编军队,他们一定不是对手。

据说在日本对美国开战之前,日本海军的永野修身大将问日本的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皇国对美开战,你觉得有多大把握?山本五十六早年在美国做过武官,是个美国通,他是这么回答的:“要是阁下见过堪塔斯的石油、底特律的汽车,就知道皇国对美开战没有把握!”永野大将很生气,回答山本:皇国已经对美开战,你怎么能堕皇军的士气?你直接说皇国对美能坚持多长时间?山本犹豫的告诉永野大将:最多半年吧!永野修身大将一拍大腿:足够了,皇军武运长久,六个月内就可以击败美国!三个月灭亡中国,结果中日的全面战争打了八年,至于六个月消灭美国?太平洋战争开战六个月后战争的主动权就到了美国人手里,日本人的如意算盘怕是打错了人。

在日本的疯狂和一系列局势变动下,日军最终选择了和英美决一死战,开始大踏步的走上覆亡之路。


历史风云录

其实言,二战时日本军事实力是超过美国的,就是因为物资贪乏,所以造就了一个战斗的民族,单一对美开战,美仍不是对手。座山观虎斗,明白吗?所以时机,非常重要,你也别说议会不通的慌言,议员在我们看来是傻子延勿战机?那是后发制人群集体自嚢。


连生182977754

三方面原因导致日本铤而走险发动太平洋战争:

错误的战略选择

1941年6月,苏德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军部放弃了与德国一起夹击苏联的北进战略,转而南下向法属印度支那(东南亚)地区进军。根据材料显示,日本欲借印度支那为跳板威胁荷属东印度(印度尼西亚),从而解决一直以来困扰日本海军的石油问题。其次,日本认为占领该地区可切断美英等国对中国的援助,迫使中国早日投降。然而,事态的发展却超出了日本想象,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了美国在亚洲的利益,于是美国对日本予以严厉制裁,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的同时还对日本禁止出口石油(当时,日本约75%的石油进口来自美国)。

军队绑架政府

自明治维新以来,陆海军高层官员直接对天皇负责,日本首相对军队没有统帅权,这就造成了日本政府对军队失控的现状。

日本被美国制裁之后,日本政府认为日美国力差距太大应极力避免战争,与之相反,军方却认为不开战是等死,主动请战可能还有一线生机。由于政府对军队控制有限,只能与美国做有限地谈判周旋,于此同时,军方在另一边调动部队积极备战。

美国的强硬态度

或许是美国发现日本的外交诚意不足,或许是迫于中国和英国的压力,最终美国没有同意日本的谈判方案。

不仅如此,美国还要求日本从中国和印度支那地区撤军、美日同时放弃在中国特殊权益、美国只承认国民政府为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日本原本希望美国承认南京和重庆联合组成的政府才是中国的合法政府)等大大超出日本预想的谈判条件。

美国前国务卿赫尔曾回忆称,提交方案前他就知道日本一定不会同意美国的要求,战争不可避免。但赫尔没有想到的是,11月26日他向日方提出谈判条件,但11月25日日本舰队已向东南方向进发,准备偷袭珍珠港。


参考消息

二战中日本实力不仅不如美国,差距还挺大,但是最终还是招惹了美国,综合原因有二,一是美国在太平洋和日本的几十年斗争中,一直采取保守和让步的态度;二是日本狂妄自大,在取得大部个中国累累硕果后,感觉有和美国一拼的实力。

图为美国大黄蜂号航母上停泊的B-25轰炸机。

当时的亚洲太平洋地区,除了日本外,绝大多数国家都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而且这些国家各种矿藏和物产资源非常丰富,一战到二战欧洲各国在太平洋的势力衰弱,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政策是经济掠夺和殖民统治,所以日本想要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实现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就必须占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而主要对手就是美国。

二战时,日本以造邮轮名义拼命造航母,一旦开战,把邮轮上层建筑去除铺上甲板,就是一艘航母。

在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和日本开始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为了解决太平洋地区的问题,在1924年,美日英法等国在华盛顿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美英日为5:5:3,日本通过降低海军比例来换取了美英等国不在太平洋地区继续扩大海军基地的条件,美国作出了让步。

图为二战时美军谢尔曼坦克上梆子日本的坦克,在美军坦克面前,日本坦克跟玩具一样。

918事变后,日本势力恶性膨胀,1934年日本美国,日本将于1936年单方面终于当年在华盛顿签订的《限制海军军备条约》,日本更于1938年发表了宣言书,指出要重新构筑大东亚的秩序,这个宣言书明确了日本将排除美国在太平洋的势力,独霸亚洲的想法,而美国之前的胡佛政府对日本的态度是不采取任何措施,继任的罗斯福政府前期也是承袭了胡佛的政策,避免介入,而且对日本的战略物质照常供应。不过与此同时,罗斯福倒是采取了一些备战的措施,1938年美国通过了海军扩战法,拟建造120万吨海军装备。

图为美海军陆战队在瓜达尔卡纳尔岛。

当时的太平洋地区,虽然有英、法、荷、美殖民地,但是因为二战在欧洲战场盟军的失利,短期内无暇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况且太平洋地区的盟军部队多数是当年招募的殖民地军队,素质、装备很差,战斗力很弱不够成威胁,就剩下个美国,但是日本当时估计美日的海军比例为8:10,虽然战斗力有差距,但是空军大致一样,日本陆军优势于美军,所以有取胜的把握。

图为新几内亚,当地原住民帮美军抬伤员。

而1940年9月至1941年初,美、英等盟国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定的《ABC-1协定》,仍然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只采取防御措施,而此防御的重点还定在了新加坡,1941年7月日本进驻印度支那南部,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所有银行存款,断掉了对日本的石油出口,但日本仍不以为然,美国终于明白了日本的野心,于是派出麦克阿瑟组成的远东司令部,但是麦克阿瑟错误的估计日本会向菲律宾侵略,压根没想过珍珠港什么事情。而日本此时一边打着幌子和美国谈判,一边具体了太平洋侵略战争的计划。

上图这张照片揭露了战败的日本:一个日本火车站,美国军官、日本女人、旁边战败的日本军人和骨灰盒。


图文绘历史

在很多人看来,日本当初选择投袭珍珠港逼美国参战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然而这些人却不知道日本为什么要去招惹美国。如果你知道了这其中的原因,也就明白了日本政府的无奈。

其一,美国的对日封锁。战争进行到1941年的时候,美国政府开始了对日本进行能源封锁和冻结日在美国的存款,这两个措施使得日本遭遇了严重的能源危机。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能源是比较匮乏的,当时日本的石油储备只能支撑半年。战争进行到了持久战的状态,如果缺乏石油日本必将失败,所以日本政府必须向东南亚国家开战。而这也必将威胁到美国的利益,所以日本不得不和美国开战。

其二,日本政府的决策失误。东条英机组成内阁以后,在参谋本部提供的“北上”和“南下”的方案中选择了“南下”。所谓的“南下”就是向东南亚国家开战,这样“南下”也就必须和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开战,因为当时东南亚国家基本上都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日本政府当时是看到了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陷入了欧洲战场,无暇顾及东南亚。剩下的只有一个美国当时保持中立,是日本的最大阻碍,日本政府为了扩张只能和美国开战。可惜的是日本政府低估了美国参战的决心和美国人民的愤怒。

其三,外交原因。当时日本作为轴心国的一员,当时希特勒政府希望日本在远东搞点大动作吸引盟军注意力,从而减轻德国在欧洲战场的压力(希特勒大概也没有想到日本这么能搞,直接和美国打起来了)。但不管怎么样,日本政府还是选择和美国开战了,直接给轴心国增加了新敌人。



一树梅花一放翁

二战中日本实力明明不如美国,却还要去招惹美国其实主要有两个原因:

1、二战初期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一连串胜利刺激了日本军队中极右翼势力的发展,不要说是对别国让步,即使只是主张缓步扩张的战略都会受到排挤甚至杀戮。比如财务大臣银行家井上准之助、三井财阀的领导者团琢磨、首相犬养毅等政府高官接连被暗杀;918事变策划者石原莞尔被排挤出军界;内大臣、海军大将斋藤实身中47枪被杀;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大将被斩首;日本政坛元老西园寺公望公爵都差点被杀。

一连串底层军官士兵针对高官的杀戮震慑了整个日本,使得高官们不敢发出日本不行的言论,当美日利益冲突出现的时候,再理智的官员为了保命也只能发出强硬的主张,主张开战。

2、日本全面侵华后大规模侵占英美在华利益,到1940更是将所有在中国的英国侨民驱逐,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1941年日本出兵占领法属印度支那更是激化了和美英的矛盾。

为了警告日本,美国冻结对日贸易,对日本进行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禁运。日本的侵略战争全靠从美国进口的物资支持,一旦被断整个日本的石油供应只能撑住半年,南下掠夺石油成了必然。在开战前日美进行过多次谈判,但双方要求差距太大,谈判破裂。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战偷袭珍珠港。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经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等一次次的战争赌博获利巨大,这也培养出了日本人用国家前途做赌注的性格。1853年是美国的军舰打开了日本国门,逼着日本进行走上强国之路;1945年还是美国人击碎了日本的称霸梦,驻军日本,真有点宿命的味道。


当狗容易做人难

据说日本轰炸机到之前,美国都是完全知情的,只是罗斯福为争取利益(美国也分主战和避战的),隐藏了来袭信息,但把航母等核心全部转移(演习?演戏)了,然后……他连任4届总统,美国大发战争财。


要求改变

简单的讲,按照日本军事战略发展,和美国之间在东南亚利益冲突会越来越激化,特别是美国对日石油禁运政策,对日本是致命的,所以1941年不招惹美国也会被美国中国一起脱死,1941年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控制住太平洋,至少几年内美国无法威胁日本,至于几年后,世界会怎么变那就不好说了。


历史那些人和事

主要是美国当时的靖绥主席蒙蔽了日本。一直以来,美国都强调美国人的美洲,美国只赚钱而不关心国际纠纷,只要有足够的经济利益,都不愿意插手国际纠纷,就像当时英美主导的国际联盟一样。所以,在日本选择北上(攻击苏联)和南下(攻击美国英国殖民地)时就做出了决定。

一是打苏联,已经吃过几次亏,比如张鼓峰、诺坎门事件,日军惨败。

二是打苏联,海军用不上,而海军又是当时世界排名前三的军事力量。

三是打苏联,一下子攻入人家本土,激起的反抗非常大,而打菲律宾、马来等地都是美英法殖民地,轻而易举攻下,引起的国际矛盾还不大。

四是北方没有发现石油、铁矿等战略物质,而且天寒地冻不利于开采,而南方已经发现石油、有色金属、铁矿石,又方便开采。

即使是我,也会选择先南后北!

没办法,日本,小国寡民的悲哀!野心远远大于能力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