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和95後勿進,這是一組讓70後和80後欲罷不能的照片!

如今這個時代,都說現在是95後的天下了,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而80後也已經站穩了腳。

但是,我認為整個社會的中流砥柱依然是70後,他們既沒有80後的浮躁,也沒有90後的稚嫩,70後個個腳踏實地、志存高遠,謹以此文獻給70後們!

別說,70後還是挺幸運的。

幼兒園、小學自己獨立上下學;

初中,高中不拼爹就能上個大專或大學,

畢業後大都在房價飆升前買了房。

曾經踩著28的單車上學,

不知道什麼叫零用錢,

沒有下午茶的概念,

更沒有夜宵的流行,

中午回家拿一塊片糖塞嘴裡,就上學了。

學騎自行車從掏檔練起,等能上大梁騎時,

在上面悠著兩條腿裝瀟灑。

為了耍帥,雙手撒把騎車,經常摔的灰頭土臉。

男孩子彈玻璃球、鬥雞、藏貓貓(捉迷藏)

女孩子抓石子兒,跳皮筋,玩到天黑。

70後的我們家裡孩子多,沒有零食吃,

排隊爆爆米花對於我們就是奢侈了。

實在餓了,沒有家長在家

就把土豆往爐子眼裡一放,過會兒翻看;

有時玩瘋了忘記拿出來,烤焦了是常事。

生於70年代是令人驕傲的。

因為我們更能理解世界的真實。

同樣,也更能玩味生活樂趣。

生於70年代的我們

是最後一撥這樣的人:

是對這樣一句話耳熟能詳的:

“為革命--保護視力,

眼保健操,現在開始……”

是最後一撥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

卻故作嫌惡狀

在課桌上刻三八線的人

是最後一撥學校開會

一冷場有事沒事就開唱

“沒有花香,沒有樹高”。

是最後一撥有過小時候要到別人家看電視

死活賴著不肯回家

被爸媽打的經驗的人。

是最後一撥過六一節

還必須找齊了白襯衫、藍長褲的人。

是最後一撥和泥巴、過家家、彈彈子、拍畫片

揹著軍用水壺,揣著茶葉蛋春遊的人。

是最後一撥對五講四美三熱愛倒背如流

但始終也沒搞清楚什麼時候

才能練成四有新人的人。

是最後一撥告訴自己

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走在路上看見方格子地磚想著跳房子

跳橡皮筋時候唱“馬蘭花開,一八一五六,

二八二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的人

是最後一撥享受過最純最動人的日本動畫片

張口就來一段《鐵臂阿童木》主題歌

仍記得《森林大帝》裡的小獅子LEO、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花仙子、藍精靈

和格格巫、一休和小葉子,

自認為曾看到過最好的動畫片的人。

是最後一撥有幸目睹過

香港無線的諸多武俠劇的人--

當時是小學的年紀吧

看《射鵰》裡的翁美玲

讓我們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

《上海灘》裡的馮程程、許文強

《霍元甲》,《陳真》,《萬水千山總是情》

那個時期的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是送給現在看來無比二的70後!

最後一撥還曾為費翔意亂情迷

深情的唱著:

你就是那冬天裡的一把火

是最後一撥在高中時

唱著伊能靜的《十九歲的最後一天》

畢業時都要含著眼淚

唱小虎隊的《驪歌》中的

南風又輕輕地吹送,相聚的光陰勿匆……

和《再見》中的

“請相信我們明天一定會再見

就像白雲離不開藍天的人。”

給身邊的70後看看吧

我們共同的集體回憶!

致那段我們擁有的青春

青春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