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已經由一個“經營性”的企業成為一個“管理型”的企業了,即使是張勇有一天淡出或離開海底撈,這個品牌依然會有茂盛的生命力。
◎ 徐振江
自從5月17日海底撈被曝出即將上市的消息之後,整個餐飲業都沸騰了。緊盯一份小小的招股說明書,各方媒體、行業人士不放過任何一處細節。內參君也發現了一些海底撈之前從未被披露的真相。
但仔細翻閱各種報道,大多都侷限在對海底撈本身經營數據的分析解讀上,有媒體還專門做了海底撈和呷哺呷哺的對比。
一位經濟學博士也為內參獨家撰寫了一篇文章,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希望能給各位提供一個更高維度、或者說更獨特視角的觀察。
在成立24年之後,國內最大的火鍋連鎖企業海底撈終於邁進了資本市場的大門。如果不出意外,按照港交所的規則,海底撈可能最快能在6月底正式掛牌,實現企業成功上市。
這也是中國本土的餐飲巨頭,第一次完整地披露其運營狀況。管中窺豹,透過海底撈公佈的經營數據,可以看出其無疑是一家實現高速和良性發展的企業。
● 2017年收入達到106.37億
● 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5.9%,這個遠遠超過行業平均增長率的增速,說明其是一家快速成長的企業,可謂“一頭快速奔跑的大象”;
● 2017年利潤達到11.94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70.5%,說明其是一家盈利能力良好運營良性的企業;
● 一線城市每個顧客人均銷售近100元,說明其定位是中檔消費水平的餐飲連鎖,是目前餐飲行業最有力的“腰部”市場;
● 員工平均薪酬約6萬元,在同行中領先,說明這家依靠“服務”起家的餐飲企業,並不是依靠壓榨員工來獲取利潤,從這點來看,這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業;
● 共擁有餐廳320家,其中內地296家,24家位於臺灣、香港及海外,說明海底撈正在走出國門,有望成為一家國際化的餐飲企業,其市場規模不容小覷。
海底撈的上市,對於中國的餐飲業來說應是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作為一個行業觀察者,我認為海底撈登陸資本市場,會給餐飲行業帶來三個期待。
期待一: “頭部企業”更多出現
所謂“頭部企業”,並沒有官方的定義,我的理解是指在該行業中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的領頭企業。
這種領先地位體現在銷售規模、盈利能力、研發能力等各個方面,是行業塔尖部分的少數企業,往往能夠引領行業創新與變革。正如地產行業之“萬科”、“碧桂園”,家電行業之“格力”與“美的”,速凍行業之“三全”與“思念”,手機行業的“蘋果”、“華為”等。
放眼至世界範圍,餐飲企業也是有“頭部企業”,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這些“巨無霸”的餐飲企業,以連鎖的方式把餐飲店開到世界各地,是名副其實的“頭部企業”。
但在國內,本土誕生的中式餐飲品牌,其體量和品牌影響力與國際餐飲巨頭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例如麥當勞中國2017年的總營收是228億美元,淨利潤是51.92億美元,而中國本土餐飲品牌中,海底撈應該是營收最高的,也不過剛過百億人民幣,約佔麥當勞的7%。
但我覺得,比賽才剛剛開始。
在《餐飲老闆內參》舉行的2018中國餐飲創新年會上,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教授有一個論斷:
“
現在商業餐飲的消費總額是3.5萬億;餐飲業裡排名第一的品類是火鍋,佔到餐飲業總額的20%以上,其他佔到總額1%以上的品類差不多有20種。這也就是“餐飲水很大,魚群很大”。但從全球角度看,中國餐飲行業水裡的大魚還不夠多,也不夠大。
”
所以本著“大水有大魚”的思維,我們可以期待的是:
無論是實際經營過程,還是在資本市場裡的“頭部企業”,都具有諸多隱形福利。
以租賃成本為例,在餐飲業“三高一低”的當下,“租賃成本”是個大頭,一般情況下會佔到營業額的25%左右,也就是說100元的收入中,租金要分掉25元,約佔四分之一。
但根據海底撈披露的報表顯示,海底撈的物業租金成本是3.9%。
這樣一個低的不可思議的數據,我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分析:
▶ 一是海底撈擁有較強的品牌資源
海底撈作為餐飲“頭部企業”,擁有極強的品牌資源,使其在與租賃房(尤其是新開業的商場、商業綜合體等)談判過程中,具有很強的議價能力,能夠以極低的價格拿到房租。
這一點正如十年前的沃爾瑪和家樂福一樣,很多新開發的商業綜合體為了吸引人氣,總是以極低的房租甚至“免費”來吸引這些連鎖超市入駐,海底撈總是能拿到最便宜甚至免費的房租。
▶ 二是海底撈單店銷售額較高
按照經濟學的理解,一個企業的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固定成本是指房租、機器設備等,無論開張與否,這些成本固定存在;
可變成本就是指原料、人員工資、水電等,是根據銷售量的大小而不同金額的成本。固定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只要銷售額足夠高,其佔比就會下降。
3.9%的租金成本,可以佐證海底撈單店銷售額是較高的,可能具體體現在新店消費者接受度高、翻檯率高,人均消費金額高等指標上。
另外,在資本市場上,資本對於“頭部企業”給予期待是超出一般企業的,“炒股要炒行業龍頭”,基本上是成熟股民的口頭語。
這種超高期待體現在“市盈率”這個指標上。一般來說,行業龍頭比普通的行業企業擁有較高的市盈率,例如速凍巨頭三全食品,其市盈率在90倍左右,遠遠高於滬深兩市食品行業47倍的市盈率。
所以,海底撈上市,我很期待餐飲行業湧現更多的“頭部企業”,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讓這個行業都有更多的話語權,讓外界樹立對這個行業應有的尊重。
期待二:企業管理更為規範
在餐飲業蓬勃發展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相對於其他成熟行業如家電、醫藥等,餐飲行業的規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這跟餐飲行業的運營特點有關:
一方面餐飲從業門檻依然相對較低,很多餐飲創業者並不具備專業規範管理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餐飲業的鏈條上,無論是“進口”環節的農副產品(餐飲原料)採購,還是“過程”中的人員管理(如對廚師、服務員),以及“出口”環節(消費者消費),規範管理都是很匱乏的。
餐飲行業尤其是中式快餐快速崛起的同時,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品牌的崛起一般伴隨著品牌創始人或者核心人物崛起。品牌是和創始人連接到一起的,如海底撈之張勇,巴奴之杜中兵,外婆家之吳國平、西貝之賈國龍等。
而且我猜測,目前國內中式餐飲品牌大部分是創始人在承擔日常管理角色,有的企業可能規模已經幾億甚至超過10億,但大到公司戰略,小到產品研發甚至菜單設計,都是老闆一手管理。
企業存在、發展最重要就是“經營管理”,其實這是兩件事:
“經營”和“管理”,創業初期,肯定是“重經營”,因為企業要生存,員工要吃飯,發展是第一要務;
但到了一定規模之後,就要“重管理”,因為企業如果想變得更大更強,走得更遠更穩健,一定是靠團隊和管理的力量,而不是僅僅靠創始人的單打獨鬥。
正如你很難清晰地說出麥當勞的董事長是誰,肯德基的董事長是誰,但並不妨礙這些品牌成為世界級的企業。
但我本意並非說中式餐飲品牌落後,而是說,在這個行業快速起步到崛起的過程中,品牌伴隨著靈魂人物同時出場,是任何一個行業或者具體企業成長的必經階段。我相信麥當勞也好,肯德基也好,也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階段。
問題關鍵就在於,在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之後,如何悄然地化解這種聯繫,讓人們更多地關注品牌,而不是具體創始人。
這一點,我覺得海底撈實現了。
從海底撈前幾年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創始人張勇的經營理念相比,如今更多的訊息是關於海底撈本身的,而不是關於張勇個人的,海底撈已經由一個“經營性”的企業成為一個“管理型”的企業了,我相信即使是張勇有一天淡出或離開海底撈,這個品牌依然會有茂盛的生命力。
這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我們期待更多餐飲企業走向這個轉變。
期待三:A股市場有更好表現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之一,餐飲行業近幾年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餐飲市場整體規模已經達到3.9萬億。
但就是這麼一個朝氣蓬勃的行業,在資本市場表現卻不能令人滿意。
我根據行業梳理了幾個代表行業的市場容量,和對應的滬深兩市的上市公司,通過一張表格,可以清晰地對比出來。
可以清晰地看出,餐飲行業目前基本有4萬億的市場容量,但滬深只有4家上市公司。
對比而言,家用電器和醫藥行業的市場容量只有餐飲的三分之一左右,上市公司數量遠高於餐飲。白酒行業只有8千億的市場規模,卻有21家上市公司。
如果按照以餐飲業為主來看的話,只有全聚德、西安飲食、廣州酒家、絕味食品。(注:2009年湘鄂情上市,後將湘鄂情資產低價出售,後更名中科雲網,現在是ST雲網)。
廣州酒家和絕味食品歸屬到餐飲行業是有些牽強的,畢竟廣州酒家40%多的收入不是餐飲收入,絕味食品是一家以食品為主而非傳統意義的餐飲品牌。
如果範圍擴大,也只有華天酒店、金陵酒店、錦江股份等幾家上市公司與餐飲相關。在廣州酒家2017年5月上市時,有媒體喊出來“打破了A股餐飲行業8年無公司的尷尬局面”。
更嚴重的是,餐飲業在A股市場“後繼無人”,目前餐飲企業排隊的只有同慶樓一家,原先很被看好的廣州九毛九,已於今年3月份主動終止IPO。
在A股市場,餐飲似乎是一個被遺忘的行業。
餐飲行業在A股市場“水土不服”原因很多:受消費影響而產生的企業持續經營的風險問題,大量現金交易產生的內控合規問題,食品安全問題等,這些問題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
所以餐飲企業往往考慮赴香港上市,根據統計,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已經超過20家。除了香港本地的餐飲企業外,味千、小南國、唐宮中國、呷哺呷哺等很多內地餐飲企業也在香港掛牌。
雖然海底撈赴港上市,與A股市場錯失交臂,但我對餐飲行業在A股市場未來仍然有所期待。
> > 新華社在今年2月份發表一篇評論
中國的資本市場錯失了一代互聯網科技企業,如今,中國經濟邁進新時代,國家創新戰略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境外資本市場紛紛採取措施吸引我國優秀的創新企業。
對此,新華社呼籲,創新發展需要更具包容性的資本市場,對我國資本市場而言,破除障礙吸納更多優秀的創新企業,十分緊迫。隨後才有全社會一場聲勢浩大的“獨角獸迴歸A股”討論。
然而,誰又能保證,如今的餐飲行業不是十年前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呢?
誰又能保證,類似於海底撈、外婆家、西貝、呷哺呷哺等餐飲企業,不會發展成為BAT那樣的體量呢?
誰又能保證十年以後,我們不會像以現在歡迎“獨角獸迴歸”的呼聲,去呼籲餐飲企業迴歸A股呢?
我覺得一切皆有可能吧。
所以,我們在呼籲中國資本市場對餐飲行業“網開一面”的同時,更應該把自身做強做大放到首要位置,在日常的經營中做到更為規範,業績更為優秀,持續地為顧客、員工和股東創造價值。
作為中國最古老的行業之一,餐飲業幾乎關聯著每一箇中國人,也幾乎關聯著每個人的一生,它是如此的貼近我們的生活,以至於我們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我們依然相信,這是一個有“大水”甚至“水很深”的行業,在這個行業裡,肯定會誕生一批“大魚”。
我希望有一天,這批“大魚”足夠大,足以帶領著這個行業的優秀企業,又重新“游回”到A股市場。
行業需要一批優秀的行業龍頭,我相信,國內資本市場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