囂張!老師沒回班群消息被打 家長:我想打誰就打誰!

沒回班群消息被打

又一名老師被家長辱罵和毆打!而起因僅僅是——老師沒有回覆家長群裡的消息。6月11日上午11時28分,安徽蚌埠五河小學,一年級某班(班級群),家長王某(女)在群裡詢問張老師,是否發放了語文試卷,中午1時57分,沒有等到老師回覆的王某,連續幾句破口大罵。該群另一位老師看到了王某的辱罵,便解釋道:“你這個時候問,老師有可能在做飯,也有可能在做別的事。

沒回班群消息被打

老師也是人,不可能一直拿著手機。”王某回道:“等下就去學校,問問到底什麼意思。”沒多久,王某來到學校辦公室,扯著張老師的衣服就是一巴掌。事發後,張老師在同仁群,講述了自己的遭遇,得知此事後。同事和家長們紛紛在朋友圈。替張老師打抱不平。除了要求王某向張老師道歉,家長們也在群裡對老師給予安慰,而此時的王某,並沒有對自己的行為表示歉意,經當地媒體證實,因為侮辱和毆打他人。

王某被警方處以行政拘留10日。最近連續幾則新聞引發熱議:成都某幼兒園班上有位女孩打同學,老師將她單獨安排座位的決定誤發到家長群裡。隨後家長在群裡威脅道:“陳老師,你馬上在全班當著所有師生給嚴××道歉,否則我通知你們集團領導來給我解釋你對嚴書記女兒說這話什麼意思!!”最近,河南一小學老師的“辭職信”刷屏了。

沒回班群消息被打

寫信的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班主任,此前,這位老師把學生默寫古詩的成績和照片發到了家長群裡,引發了部分家長的不滿。因在校期間管教了上課耍手機、在校談戀愛的違紀學生,四川省資陽市樂至中學一名班主任在高考結束當晚,接到學生家長邀約後,被學生家長帶來的人暴打。詳情回顧請戳→高考結束當晚,高三班主任被家長帶人暴打,當時還抱著娃!最新:打人副局長被拘每每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僅讓老師寒心,也讓網友很氣憤:ifishbone:校鬧怎麼處理?大談教育改革,教師的人身安全和地位都保不了底,其它都是廢話。當然這類家長也是少數,但會影響很壞。

瘦了40斤的胖子:無理取鬧的家長就應該拉進黑名單,希望學校以後不包庇沒有師德的老師,但是也要保護好那些好老師,不要讓那些真正在崗位辛苦付出的老師傷了心。家長無理取鬧也是在毀自己孩子。午夜兇玲_86433:老師以後怎麼面對這個學生以至於以後的學生?老師的尊嚴還要不要?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就要這樣被打沒了嗎?xuzeqiang:辱師打師事件是在一點點毀滅我們的教育!張天予先森:這樣的環境下,教師已經成了高危行業,誰還敢教書育人?都說科技興國,沒有教育誰來傳承發展科技?必須嚴懲!芒果黎子:我班班級群永遠都是置頂狀態,還不敢開免打擾,就怕沒看到家長髮來的“重要”消息。

賀小小小媛:想到了我們學校一個老師,因為佈置作業多了一點點,學生離家出走,學生說什麼都不來學校上課,家長找到學校來。小時候最想當老師,長大了當了老師才知道有多無奈,老師不知道什麼時候成為了弱勢群體。達康書記的微笑:我們班也有這樣的家長,不過還沒到這種地步,現在就是說話對我很橫。昨天晚上做噩夢,夢見他給我發消息,讓我中午在辦公室等著。送你一斤草莓醬:我們辦公室格言就是教師是一個服務行業。老師是經歷了教資考編考崗的,但為人父母卻連門檻都沒有。猶曼羅依:現在的老師就是處處做孫子。我嫂子班裡兩個學生打架(還好沒造成大的傷害)…我嫂子說兩邊家長都需安撫…

用了兩個小時溝通讓家長不要參與進來…每說一句話都要想好,不能激化矛盾…自己不停向兩邊家長道歉:沒監護看管好孩子,是我老師的錯…曾經有篇熱文,叫《困在廁所裡的老師》一天,老師在課堂上講課,一名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沒有答應,結果學生尿在了褲子裡。家長投訴到教育局,說老師違反人權,應該嚴懲。又一天上課,又有一名學生要上廁所,老師吸取上次的教訓,批准他去。結果學生在廁所滑倒受傷。家長告到教育局,說課堂期間老師擅自讓學生離開教室,導致學生受傷,老師沒起到監護作用,應該嚴懲。又一日上課,又有學生要求上廁所,老師怕他摔到在廁所,陪同他前往,結果留在教室的學生開始打鬧,多人受傷。

家長們聯名將老師告上教育局,說老師上課期間擅離工作崗位,造成多名學生打鬧受傷,應該嚴懲。再後來,還是這位老師上課期間,有學生要上廁所。老師帶領全班同學浩浩蕩蕩一起奔赴廁所。家長們更氣憤了,上課期間不傳授知識,翫忽職守,工作態度不端正。老師崩潰了,你們到底要我怎麼樣?雖然是個段子,卻道出了老師們的痛點——管了怕惹事,不管又被批不負責任,這大概是現在教育環境裡最矛盾的地方。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教育確實有一些問題,但不能因為這個就否定所有的老師。這會讓絕大部分懷揣教育理想、兢兢業業的老師們傷了心。有人說,很多時候,不是老師放棄孩子,是被家長們逼得放棄孩子,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老師三方面相結合,可沒有了信任和體諒,只剩下了苦苦相逼,最終害了誰?家長和老師之間,都需要尊重和信任、理解和寬容,遇到問題通過合理途徑解決。為了下一代,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也請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