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六项措施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白银市坚持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总体部署,以扩大“两个覆盖”和发挥“两个作用”为重点,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运行机制,创新实践载体,全面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

一、抓住关键环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组织、统战、非公党工委、工商、税务、工会等有关部门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协调指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改设为市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下设三个行业党委,成立党建工作科,进一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细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年中抓好督促检查,年终实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抓“两新”组织党建的意识和责任。每年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进行调研检查,了解进展情况,督促指导工作,对工作不力的督促整改,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加大组建力度,扩大组织覆盖。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特点,依据宜单建则单建、宜联建则联建的原则,市、县、乡三级分别制定组建工作方案,建立组建台帐,“一企一策”制定组建计划,打表推进组建工作。2017年通过定向查找摸排出有党员的“两新”组织91个。同时,对因吊销、注销、破产、倒闭等因素导致党员流失的612家“两新”党组织及时予以撤销;对5790家名存实亡的“僵尸”企业以及有名无实的“影子”企业和空壳组织列出清单予以剔除。截止目前,全市“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均保持在100%,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63.45%,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到74.59%。

三、狠抓队伍建设,夯实工作基础。采取“兼、选、派”等形式,把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熟悉党务工作,并且善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优秀党员,选派到党组织负责人岗位。严格按照中组部发展党员要求,积极在“两新”组织生产经营一线、业务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中发展党员。2015年以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32名,发展党员337名。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采取系统内部选拔、党员干部担任等方式,配备专职党建工作者23名,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187名,联系企业918户。积极协调业主为党组织提供活动阵地和办公设施,按年度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认真落实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同时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交纳党费实行全额返还。

四、坚持筑牢堡垒,强化支部建设。认真落实“1+11+X”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本操作标准》,累计召开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2200场次,各种形式党课2400余堂。研究制定《关于在全市“两新”组织和流动党员中全面推行“五抓一加强”的决定》《白银市“两新”组织党建引领奔小康实施方案》,修订完善党建指导员考核制度、党建联络员制度等党建工作制度13项,推动“两新”党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按照“五有三好”标准,今年在全市筛选确定、重点建设10个市级 “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每年按照5%的比例倒排确定软弱涣散“两新”党组织,制定整顿方案,集中开展整顿治理,2017年整顿转化软弱涣散“两新”党组织62个。

五、立足作用发挥,激发党建活力。组织实施“三岗联创”“五强十星服务标兵争创”等主题活动,扎实开展强基拓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建文化长廊、“金点子”服务中心、便民为民服务机构等服务平台建设,创建五强党组织28个,十星党员187名,设立党员责任岗5858个,党员示范岗329个,党员先锋岗63个。持续深化人才引领行动,依托重点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带动企业科技创新。实施“归根”工程,建立白银籍在外优秀人才库,举办“高层次人才故乡行”活动,为非公组织搭建引才平台。引导“两新”组织开展扶贫助困、法律援助、修路建桥、捐款捐物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增强“两新”组织社会责任意识。全市30多家非公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带动就业230余人。

六、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运行体系。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问题,采取边组建边规范边巩固边提高的原则,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工作手册》等40项制度,确保党组织规范化建设有序推进、健康发展。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党企联席会,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紧密结合。开展“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片区活动、交流研讨、实地考察、交流学习,不断提高党建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建立“党员金点子”“建言献策月”“党员活动日”等常态化制度,2017年以来,两新组织党员提出合理化建议300多条,企业采用比例达到80%以上。(赵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