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晒20年前的嫁妝火了!網友驚歎:絕對的大戶人家

這二三十年間,我們經歷了家電從無到有,再到智能家電飛入尋常百姓家,產品越來越高端,更新換代愈加頻繁。

不過,在家電智能化的浪潮之下,竟然還有不少人堅持用著20多年前的老家電。

我家空調今天正式退休。

20年前花了6280元,在當年的解百蕭山商廈買的1.6匹海爾變頻空調,今天光榮退休了。

對這個20年的空調都有了深厚的感情,它的退休我很不捨,它為我們全無怨無悔的服務了20年。我在閣樓上騰出一個地方讓它靜待。有空時可以去看看留念下。

還有當年的6280元,意味著我多少個大夜班換來的。

網友「1205493919」姓吳,家住義橋鎮。

吳阿姨說,這臺空調是她給自己買的嫁妝。

當年她在雅妮娜廠裡上班,月工資是425元,買空調一下就花掉她一年多的工資。

而在當時,她們村裡只有三戶人家裝了空調,她家是第四戶。

吳阿姨介紹,她出嫁時,孃家人還為她準備了豐厚的嫁妝。

15500元的鈴木摩托車,4280元的長虹電視機,2300元的松下愛妻號洗衣機,1700元的伊萊克斯冰箱,單人真皮沙發3500元,影碟機1500元,櫻桃油煙機850元,夢神床墊980元……

除了冰箱出現故障壞掉,其它的還能正常工作。

「智能電視換了,冰箱也換了新的,摩托車變小轎車。以前的家電質量好,能用的就繼續用著。」吳阿姨說。

吳阿姨至今還保留著當年的部分發票。

吳阿姨的這篇帖子引起了一眾網友的熱議。

寧圍的網友「天衣有鳳」家也在98年買了兩臺同款空調,一臺已經退休,一臺還在使用,製冷制熱效果還很好。

「當年海爾1.6匹的5300一臺,還有一臺20多年的格力立式空調。外表看著新,但是勤勤懇懇地工作20多年了。」

不僅如此,「天衣有鳳」介紹,當年他們家入手的家電還有不少。

買過鬆下愛妻號洗衣機,東芝21寸彩電,菲利普音響,放映機,大哥大,鈴木王摩托車,夏利牌轎車……市面上流行的產品在他家幾乎都能找到。

他透露,那個年代,村裡能買得起空調,冰箱,洗衣機的家庭屈指可數。

不過,前幾年,他家換下來的老家電都當廢品賣掉了。

對於20年前就買變頻空調的這件事,網友們的反應是這樣的: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句,超過使用壽命的家電耗電量大,也容易引起安全隱患。因此,在家電過期之前,請及時更新換代。

家中的老物件

有時候是還能用

有時候是不捨得扔

總覺著還有感情

看看下面這些東西你認得多少?

搪瓷杯

那時候的喝水才叫喝水

一個大搪瓷杯能盛現在小半個電熱水壺的水

一個搪瓷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也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

縫紉機

現在家裡還有這樣的縫紉機

有時候修修補補媽媽還會用到

小時候最喜歡空踩縫紉機的踏板了

手電筒

那時候家家都要備一個手電筒

沒電的時候也少不了它

現在家裡的手電筒都不是這種老式的了

磁帶

每個70、80後的家裡

一定都藏著幾盤捨不得扔掉的磁帶

小時候英語聽力都是用的磁帶

雙喜臉盆

牡丹加蝴蝶,還有最醒目的囍字

在那個時候可是最時尚的臉盆

現在家裡還有

臉盆架

舊式木質臉盆架

上面可以搭毛巾、放牙具

下面可以放好幾個臉盆

一家子圍在周圍洗手

搓衣板

那個時候搓衣板是來洗去衣服上的汙漬的

現在大家動不動就說跪搓衣板

但是很多家裡面都沒有它

就算是有也是塑料的

鋁飯盒

以前上學的和打工的

每天都要用鋁飯盒裝上自己家裡做的飯菜

冬天的時候放在爐子上面熱一熱

扁擔

用扁擔挑水可是個技術活

現在很多人連見都沒見過

更別說挑水了

算盤

那會家家都有算盤

上小學的時候學校還有這門課程

老式鍾

這個鍾爺爺家還有

晚上睡覺的時候

總能聽到他咔噠咔噠的擺動聲

每到整點還需會報時

老式灶臺

這種灶臺大部分是燒柴的

最左邊的是風箱,專門用來催火

又能做飯,又能燒炕

鏡框

相鏡子,老式裝照片的鏡框

裡面可以放很多的照片

滿滿的都是回憶

針線筐

很多老人都喜歡用來放置雜物

做針線活必不可少此物

有時候用個煙盒什麼的也都能裝

現在看到還是覺得很親切

八仙桌

農村人家裡來客,必做八仙桌

城裡人家極少用八仙桌

因為八仙桌比較大佔地方

箅子

也叫蒸架,是竹子做的

主要用來蒸饅頭、蒸糰子、蒸菜

架在大鐵鍋上,做出的飯菜香極了

現在我們都用不鏽鋼的了

油吊子

糧油店打油的計量工具

還有右邊的油漏斗

90年代後,油吊子就被付油器替代了

石磨

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

就是和你一起

慢慢推著磨,看豆花漿慢慢流淌

自己磨出的豆花總是很香

老式桿秤

外婆家儲藏室裡還有

小時候最喜歡玩兒了

但是外婆不讓玩

怕秤砣砸到腳

錐子

納鞋底專用的“錐子”

小時候漂亮的繡花鞋

都是媽媽拿它一針針納出來的

鞋樣子

手巧的媽媽用它來做鞋子

到現在都覺得好神奇

木箱子

純實木的很結實,咱奶奶的嫁妝

一直覺得裡面裝著寶貝

煤油燈

以前沒有檯燈的時候經常用這個

做飯時,燈在堂屋

一家人便都圍在堂屋

做好飯後,把飯端到裡屋

燈便也跟著到了桌上

針箍

做針線活的時候戴在手上保護手指的

小時候總以為這是戒指

常常拿來戴在手上玩

老風扇

不是吹

現在無錫的菊花電扇還在用

質量頂頂好

收音機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

年輕人結婚很時興“三轉一響”

所謂“三轉”指的是車輪會轉的自行車

飛輪會轉的縫紉機

以及指針會轉的手錶

而一響則是指會發聲的收音機

那時候真的覺得很神奇

現在眾多電子產品的出現

讓它漸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

蛤蜊油

當年好用又便宜的護手霜

蛤蜊油視蛤蜊的大小分幾個等級

一般有乒乓球大小

小盒的蛤蜊油只賣7分錢

至於另一種大眾品牌鐵皮盒雪花膏——

萬紫千紅的出現那是後來的事

雖然很多物件都不再使用了

但是能夠勾起我們深深的回憶……

你還有哪些難忘的老物件?

留言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