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芙蓉国|聚四方英才,筑巴陵人才高地

从一套涵盖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激励等完整人才工作链条的巴陵人才工程,到为破解高层次人才难引难留困境而设的“百名专家挂职岳阳”这一创新之举。围绕湖南省出台的“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岳阳市采取务实举措,多维度打造人才“孵化器”,全面育才、引才、聚才,打造人才集群,加快建设巴陵人才高地。

“这里有满满的诚意,有舒适的环境,有广阔的舞台。到岳阳挂职既是提升自我的机缘,更是我们干事创业的平台。”在岳阳市妇幼保健院挂职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熊承良如是说。在岳阳市,已有90名像熊承良一样的专家教授被柔性引进到县市区、市直重要职能部门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挂职首席专家。

湘北门户,洞庭之滨,正在开放崛起的岳阳日渐成为广大人才关注的热土。

4月27日,岳阳市在长沙举行“四海揽才”产业项目人才招聘活动。

打造人才引育“升级版”

一个地方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岳阳市下好“人才棋”,按下人才“快捷键”,强力启动巴陵人才工程。巴陵人才工程是岳阳市建市以来最为系统、最具特色的人才工程。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巴陵人才工程囊括了重点人才支持计划、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四海揽才计划等7大计划17个项目,涵盖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激励等完整的人才工作链条。

今年3月,巴陵石化首席技师、橡胶部SIS车间工段长邹浪在2017年度“巴陵人才工程”表彰中,被授予“巴陵工匠”。他近30年一直坚守生产一线,领衔“技能大师工作室”同事参与技术创新,成果颇丰。在巴陵人才工程中,既有对院士专家、工程师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又有对邹浪这样的技术能人、农村实用人才、名师名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本土人才的发掘、支持。

“我们的人才政策注重将本地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刚性引进人才与柔性引进人才相结合;打造人才发展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结合。”谈到人才理念,岳阳市委组织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瑰曙连说了三个“结合”,“岳阳对人才一直是求贤若渴,引而不竭。我们就是要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

强势推进巴陵人才工程以来,岳阳市累计引进各类人才3万余人,全市人才总量增长至43万人,先后成功搭建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200多家。人才“磁场效应”不断增强,人才红利不断释放。

百名专家“投智”岳阳

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从来都是稀缺品。岳阳的思路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破解高层次人才短缺难题,岳阳市以巴陵人才工程为统领,积极对接“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创新实施“百名专家挂职岳阳”柔性引才行动。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21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90名专家教授已到岳阳挂职服务。这些专家教授涉及农业、水利、环境、旅游、金融、外贸等多个研究领域,“既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也符合岳阳发展实际”。

“要树立‘整体南湖’理念,结合‘生态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进行规划设计,做到‘多规合一’。”中南大学副教授杨帆对她挂职的南湖新区发展规划提出建议。挂职一年来,她为南湖新区的开发建设忙得不亦乐乎:促成南湖新区入围“第三批湖南省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评选”拟重点支持单位名单;参与岳阳东客枢纽改扩建工程的初步设计;组织开办“南湖讲堂”等。“此心安处,即是吾乡,我将尽己所能助力南湖新区构建一个更加秀美家园。”杨帆说。

借外智,强内功。柔性引进的专家教授们正发挥着“参谋智库”作用,借助其专业技能、人脉资源优势,成为岳阳蓬勃发展的“加速器”。

挂职岳阳市环保局的王平山教授正式启动岳阳电厂脱硫废水处理科研项目;挂职经开区的蒋炎坤教授协调推进东龙科技总部及醇氢动力生产基地项目落户经开区;挂职岳阳市农业委的黄科教授协助湖南新泰和绿色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院士工作站获批……全市呈现出“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发展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倍增效应,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端人才集聚与优势产业发展“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