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華人科學家陳志堅獲美國生物醫學盧裡獎

陳志堅在頒獎儀式上講話

當地時間5月16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基金會(FNIH)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隆重儀式,向傑出華人科學家陳志堅博士頒發2018年度生物醫學盧裡獎(The Lurie Prize in Biomedical Sciences),以表彰其發現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及其調控通路。

美國慈善家盧裡女士為陳志堅頒獎

頒獎典禮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著名主持人沃爾夫·布利策(Wolf Blitzer)主持。贊助頒獎典禮的輝瑞製藥公司負責人、美國社會名流、諾貝爾獎得主等科學界精英,出席頒獎典禮,祝賀陳志堅獲獎。

頒獎活動現場

根據FNIH官網介紹,在認識到DNA是一種遺傳物質之前,科學家們就知道,DNA能夠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感染。然而,科學界此前尚不清楚激活這一反應的調控機制。陳志堅的發現,為人類解開了這一謎題。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及其介導的DNA識別通路,是人體免疫反應的催化劑。

據介紹,cGAS酶感知到本不應出現在細胞質的DNA時,會催化生成一種被稱為環鳥腺苷酸(cGAMP)的小分子,該小分子作為先天免疫系統的信使,會進一步激活免疫反應。因此,cGAS就像一個防盜報警器,cGAMP則是防盜報警器產生的電信號。

陳志堅在頒獎儀式上

“我們很高興把2018年生物醫學盧裡獎頒發給陳志堅博士,以表彰其在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及其調控通路、和它們在免疫與炎症反應中獨特作用的發現。”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基金會總裁兼執行主任瑪麗亞·弗雷爾表示,陳志堅和此前五位盧裡獎獲得者,正通過他們影響深遠的生物醫學研究,塑造人類健康的未來。

陳志堅獲獎海報

陳志堅是盧裡獎自2013年創立以來,獲此殊榮的第六位科學家。該獎旨在獎勵年齡不超過52週歲、取得卓越科學成就的生物醫學家,獎金10萬美元,由美國慈善家安·盧裡捐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組織評選。

陳志堅所獲生物醫學盧裡獎獎章

陳志堅籍貫福建安溪,高中就讀於安溪一中。1985年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生物系,後赴美國留學,並於1991年獲紐約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因其卓越的科學成就,2014年,陳志堅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陳志堅現為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分子生物學教授、喬治·麥格雷戈生物醫學特聘講座教授,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由於其傑出的科學貢獻,陳志堅博士獲得了許多榮譽,包括索爾學者獎(Searle Scholar Award)(1998),諾曼·海克曼化學獎(Norman Hackerman Award in Chemical Research)(2005),美國德克薩斯醫學、工程和科學院頒發的杜奈爾獎(The Edith and Peter O’Donnell Award in Science by The Academy of Medicine,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of Texas)(2007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獎(2012年),以及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頒發的默克獎(ASBMB-Merck Award)(2015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