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众号阅读量下滑,该持续拉新还是盘活老粉丝?

注:本文来源GDS.2018全球数字峰会上,夜听创始人刘筱、十点读书创始人林少、六百万粉丝视觉志创始人沙小皮、掌玩科技CEO猫老大围绕“新媒体和数字时代的关系”这一话题展开的圆桌探讨,对话由一路向北CEO狄仁六主持。

创客猫受邀作为合作媒体到场进行图文直播和报道。

刘筱:我是来自夜听的刘筱,夜听目前有4千到5千万的用户。夜听更多的场景是在睡前的时候,在这样的场景下,其实还是有一点固定的打开习惯,大概每一条的阅读量在400到600万之间,所以其实我们的打开率还是稍微挺高的,我觉得更多来自于内容本身对用户的惯性,他们习惯了这种感觉。有可能这一天我说什么并不重要,但是那种感觉一直在。所以我们也希望把这种感觉维持地更好一点,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我们这个小内容团队的用心,所以我们还是想让更多老用户有更好的收听习惯养成。

狄仁六:总结一下就是好的内容可以自带流量。

如何看待短视频?

狄仁六:这两年我听到很多人说短视频是一个风口,各位有没有在做短视频的,刘筱老师已经在做音频,从文字到音频已经是一个转变的过程,十点读书本身也是在做视频的内容,据说沙总也已经在短视频这条路上走很了久,所以想问一下各位对短视频怎么看?

刘筱:之前我是做电视直播的,做一档民生性的节目,夜听是非常安静式的陪伴,所以语态感觉不一样。我们的团队也在做这样的尝试,我觉得视频是非常好的形式,但是怎样去做每个人的方法可能就不太一样了,因为每个团队的基因不太一样。比如我们展现的是对三到五六甚至七八线小县城的婚后女性的情感话题,我们做的视频内容是针对这部分人群做的研究和定位,所以并不一定是非要多么火爆的形式。这种目前已经在做了。

沙小皮:短视频我们一直还算是在观望,我们内部有一个小团队会做一些尝试。短视频现在很流行也很占用户的时间,是很主流的媒体形态,但是我觉得现在整个市场上对于PGC的内容其实是很不友好的。比如这个成本是比较高的,变现可能会打折扣的,我们发现一个视频团队做一个稳定的内容生产至少要几十个人,有导演、有演员、有各种设备等,所以我觉得可能更好的可能是达人模式或者MCN的形式,旗下有人去各个平台去玩,发展前景更好一些。

猫老大:我想短视频确实是接下来的一个趋势,我们团队的话可能会集中精力来做。这个成本确实是非常高,而且营运水平需要慢慢地打磨,我这边已有几个朋友在做短视频,其实做得挺痛苦的,基本上放弃了快速变现这条路。我们公司现在自己没有在做短视频,但是我们做小程序这一块有尝试过用短视频,我们手里有两千多万的广场舞粉丝,明显短视频的分享率以及访问量会好很多。

刘筱:我稍微补充一两点,我们说的广播、电视、报纸在新媒体当中其实本质没有变,有可能传播的媒介变新了,但媒体的本质没有变,还是传出来播出去,视频是比较好的形式,只要团队能够满足或者可以找到用户,我觉得应该要去做。电视的威力毫无疑问还是最强大的。

给自媒体创业者的建议

沙小皮:我认为还是活下去最重要,不活下去什么都没有。比如之前我们说拒绝了几千万广告,我们虽然拒绝了广告,但是我们是为了接更多的广告,不是为了拒绝而拒绝,拒绝是为了接更多,接得更长久,把调性立起来,更长久地去赚钱,把我们自己的品牌做起来。之所以我们早期做的时候对品牌要求特别多,是因为本身我们就是一个草根创业者做起来的,做的也是一个草根的号码,所以我们需要很多大的品牌跟我们合作,把我们自己账号带起来,所以之前才会拒绝很多小品牌。话说回来就是活下去更重要。

狄仁六:有一个管理上的问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激励大家的?

沙小皮:钱。我们虽然在自媒体行业算是员工待遇比较可以的,但是我们跟区块链这些大佬们相比还是差得远,还要继续努力。

狄仁六:问一下猫老大,感觉你之前都非常及时的掌握了即将爆发的风口并且取得了成功,你是如何发现这些风口的?

狄仁六:你觉得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在下一个风口来临之前能够及时抓住它或者是哪怕我们没有抓住这个风口,也可以及时的跟得上?

猫老大:我觉得最大的素质就是要有野心。

林少:确实现在做内容的已经太多了,如果说还要做同质化的内容很难突围,另外组建团队的时候要有强硬的团队。

狄仁六:想问一下刘老师您作为一个男性怎么理解女性群体,并且成功引起她们的共鸣?

刘筱:首先我是做电台出身的,有十年的传统媒体工作经验,每当夜深人静音乐响起,就接听各种各样听友的来电,在电波当中跟大家分享,就有这样的经验。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优势,

优势和趋势的结合特别重要,我们要知道自身的优势是什么,找到自身的优势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