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跑,不會叫,看植物如何與昆蟲鬥智鬥勇?

人呆手戶

“人呆手戶”即保護:保護植物,保護綠色,保護自然,保護生命?

MAY BE! 我們更願意保護的是你喜歡閱讀、熱愛自然的心意。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

吃吃吃,

不停地吃......

當遇到植食性的蟲蟲,

跑不了,挪不動的植物

總也逃不了被吃的命運。

那被吃的植物只能

乖乖地任蟲宰割嗎?

即便不能快速地躲開,

也不能與蟲蟲大戰三百回合,

但是植物也有著自己的保命絕招。

我有“盔甲”護體

許多植物本身就長得不那麼“平易近蟲”,比如它們的葉子或莖可能被尖銳的刺或蠟質層覆蓋。

植物表面的毛狀體也有一定的防禦作用,有些甚至可以捕殺昆蟲,如茅膏菜上的腺毛。

Capsicum pubescens

植物的自我保護不僅要“長相彪悍”,還要有化學輔助。許多針葉樹都可以分泌出樹脂,把蟲蟲困在其中。

另外,研究人員還發現,有些草葉中含有的二氧化硅可以加速昆蟲下顎的磨損,真是蟲未老,“牙”先衰。

偽裝技能滿點

我們知道很多昆蟲在產卵時,不會選擇已產有卵的部位,聰明的植物就抓住了這一特點。西番蓮的葉片或葉柄上黃色的斑點就模仿了袖蝶屬Heliconius昆蟲的卵,從而阻止蟲蟲繼續在此地產卵。

蟲蟲在取食時,一般會選擇健康的植株,那如果植物假裝自己生病了豈不是可以逃過一劫?

五彩芋屬Caladium的植物可是裝起病來駕輕就熟,研究發現Caladium steudneriifolium的雜色葉片受到飛蛾的侵害要遠遠小於綠色葉片。

左:真實蟲害症狀 右:雜色葉片

花“錢”僱保鏢

野生櫻桃Prunus avium葉柄上的花外蜜腺

許多開花植物的花朵可以產生花蜜,吸引蟲蟲、鳥類等來幫助傳粉,而有些植物在花朵外也具有蜜腺,但這些蜜腺卻是“僱傭保鏢”的報酬。

Prunus africana葉上的花外蜜腺

螞蟻就是很盡責的保鏢,它們幫助植物趕走前來取食的昆蟲。

血桐屬Macaranga的植株不僅為螞蟻供應食物,還為它們提供住宿,而作為報答,螞蟻也幫助植株免受昆蟲侵擾。

我有“毒”

當前面這些防禦措施仍沒抵擋住蟲蟲對植物的進攻,受到傷害的植株還可以誘導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它們可以影響昆蟲的生長、發育和生殖。

這些物質有通過抑制昆蟲的消化酶而影響昆蟲行為的蛋白酶抑制劑;降低植物組織營養的多酚氧化酶;

番茄中產生昆蟲不能消化的蛋白酶類——蘇氨酸脫氫酶和精氨酸酶,它們可以降解昆蟲的必需氨基酸,而昆蟲自身又不能合成,從而造成昆蟲營養不良死亡;

還有具有毒性的毒素化合物,如生物鹼、萜類和酚類等。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棉貪夜蛾Spodoptera littoralis與甜菜夜蛾盤絨繭蜂Cotesia marginiventris

許多植物發生蟲害後,還會發出“求救信號”,吸引昆蟲的捕食性或寄生性天敵到來,形成“植物—昆蟲—天敵”的三角關係。

蟲害誘導產生的植物揮發物主要包括4類:萜類化合物、綠葉性氣味(6個碳的醛、醇及其酯類)、含氮化合物(腈類和肟類)、其他揮發成分(除綠葉性氣味以外的醛、醇、酮、酯及呋喃衍生物)。

當昆蟲在葉片上產卵時,一些植株就會立馬“拉響警鐘”,吸引寄生蜂前來,把敵人扼殺在搖籃中。

發出預警信號

植物之間也能交流?當植物在受到傷害後往往會釋放大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就像告訴周圍的小夥伴:“全體注意,有情況”,而健康植物感受到這種信息後,就會積極地表達抗性基因和產生防禦物質。

別攔我,我要趕緊通知小夥伴

研究人員發現,受到傷害的利馬豆phaseolus lunatus所釋放的物質能夠誘導周圍健康利馬豆花外蜜腺分泌花蜜,引來“保鏢”,提高間接防禦能力。

植物保命絕招還有許多,

你還知道哪些?

歡迎留言分享~

張蘇芳等 《植物防禦的新發現: 植物-植物相互交

流》

李新崗等 《蟲害誘導植物防禦的分子機理研究進

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