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五公祠——阿尼亞房車伴我走天涯

遊五公祠景區,讓我們費了一點小小的周折,因景區正門正在改建,讓一道圍欄擋住了,為找到入口處,我們把車停在海口市博物館前,然後沿五公祠圍牆環繞了一圈,才在一個不顯眼的側門找到入口,原來五公祠景區就這麼一巴掌大的地方,有什麼值得遊覽的呢?懊悔之情闇然而生。然而在遊歷的過程中,慚慚感覺,五公祠是一個非常精緻的景區,一半是古蹟寺廟,一半是翠綠庭園,幾乎沒有多餘的空地,也不給人擁擠的感覺,建築佈局恰當合理,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景觀清雅幽趣,那種懊悔之情已蕩然無存。

進入五公祠,有一條寬闊筆直的遊道,從右側瓊園的月形拱門往上走,有一口古井浮粟泉,一大一小兩個四方形井,小的是泉水的源頭供飲用,大的供漿洗。再向上就是五公祠堂,祠堂裡面供奉著五公的塑像,是哪五公值得海南人來祭祀?他們是唐宋兩代被貶謫來瓊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綱和趙鼎(均為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銓(均為宋朝的大學士)。這五公,雖被貶謫,然心存高遠,心繫黎民,是海南人民萬世景仰的先賢。旁邊是一小假山,山上有樹,山中有洞,嶙峋突兀,佈滿青苔。我們一路游來,一處處古蹟,一座座寺廟,接連而來,觀稼堂、學圃堂、東齋、蘇公祠 、兩伏波祠、以及碑廊、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軒、遊仙洞先進連成一片,形成一組文物古蹟群,樓閣參差,疏密相間:亭廊宛轉,錯落有致。人們習慣上統稱為五公祠。而主體建築五公祠,座落在中央位置,是一座二層木質結構、單式斗拱的紅樓,人稱“海南第一樓”,樓的正前方和兩側,還豎立著這五位歷史名臣的大雕象,個個個個栩栩如生,形態十分逼真。我十分景仰蘇公不在五公之列,讓我心裡有點不平,但在接下來的遊覽中,發現蘇公被單獨建一個蘇公祠來祭祠,可以看出蘇公特殊的歷史地位,讓我心裡又有點寬慰,因而整個廟宇統稱為五公祠,也就釋懷了,各個古蹟既有自己的獨特風貌,又形成一個協調的整體,蔚為“瀛海人文”之壯觀。

遊道的左邊,地勢平坦開闊,樹木蓊鬱,流水潺潺,環境清雅,饒有幽趣,形成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從蘇公祠對面的思賢門進去,展現在眼前的就是另一片天了。巴侖河穿園而過,河水平靜如鏡,可清澈照人,與五公祠遙相呼應,渾然天成。河邊設有涼亭,植有綠樹,河中架有拱橋,置有曲道,是一處典型的南國風情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