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城市群深化合作 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推介会走进成都

成都与万州,一个是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一个因“万川毕汇”而得名、“万商云集”而闻名。

川渝自古山水相连、人文相近、民俗相通,兄弟一家亲。两地共处长江上游,肩负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任务;同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肩负着把“一带”与“一路”连接得更加紧密的使命;同在西部内陆地区,肩负着在西部带头发展、带动发展的责任。

本月6日至7日,四川省党政代表团来渝考察。两省市举行重庆·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座谈会,并签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和12个专项合作协议。

在这个火热的夏天,为进一步落实川渝两地深化合作,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宣传推介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6月29日,在成都市望江宾馆五福堂厅内,随着《三生有幸》动人旋律响起,壮美长江•诗画三峡•平湖万州(成都)旅游宣传推介会正式拉开序幕。在观看完万州区城市形象宣传片、万州区情片后,在场嘉宾纷纷表示,被万州美景、美食所深深吸引,有机会一定到万州游一游、看一看。

“成都不仅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还有‘美食之都’、‘休闲之都’、‘开放之都’的称号。来到成都,都想到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到玉林路的小酒馆坐一坐,到老茶馆摆一摆,感受那份难得的闲情逸致。”推介会上,蒋艺义说道,本月川渝两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刚刚签署了12个专项合作协议,未来5年,川渝两地将深化合作,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努力把成渝城市群建成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带动西部地区开放开发核心增长极。

蒋艺义表示,万州有四张名片,第一张名片叫万川毕汇,讲的是自然之美、山水之美;第二张名片叫万古情长,讲的是历史之美、人文之美;第三张名片叫万千风韵,讲的是风情之美、风物之美;第四张名片叫万客来游,讲的是情怀之美、魅力之美。今年7月至11月,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将在重庆市万州区及长江沿线区县举行。活动将围绕“共商共筹、共办共享”理念,突出国际性和群众参与性,组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会活动。届时,重庆长江三峡沿线14个区县将推出20余个富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旅游项目。四川达州、湖北恩施等地也表示会主动参与到本届三峡国际旅游节中。

此次推介会也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首场预热活动,万州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天下宾客、拥抱八方友人。希望通过这次旅游推介会,能够在两地之间架起一座便捷的桥梁,进一步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找准开放合作的交汇点,打造最佳的文化旅游交流协作平台,提升协作层次、拓宽协作领域、丰富协作内涵,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优势互补的长效机制,在不断扩大开放中实现协同发展。

随后,现场播放了长江三峡(渝东北)旅游宣传片,同时,万州区旅游协会作了成都—大三峡旅游线路推介。

推介会现场,万州文艺演出团队还为成都市民带去了杂技《力与美》、歌曲《黄葛谣》以及金钱板《秀才过沟》等独具三峡特色地域文化的文艺表演。一曲《黄葛谣》以万州黄葛树为意向,以通俗朴实的童谣句式和民风浓郁的清音为形式,把树与景、树与人黏合在一起,勾画出独具神韵的万州风情和极具张力的万州性格,将活动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金钱板的唱词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历史故事,表演形式灵活不受拘束。”据相关负责人称,金钱板发源于300多年前成渝两地的曲艺艺术,与四川清音、四川评书和四川扬琴一道入围了第三次国家级“非遗”曲艺类项目。此次推介会上带去金钱板的表演,也是希望能将成渝两地文化艺术、旅游资源等多方面的合作一直延续下去。

据了解,此次推介会由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员会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主办,第九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万州工作委员会承办。当天下午,万州和成都两地的旅游协会及旅行社负责人,就进一步加强两地旅游合作,共同商讨旅游线路产品开发,实现“游客互送、线路互推、合作共赢”,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