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孤品”和田玉可以入手吗?和玉大叔聊聊“孤品”藏品的骗局

​这几天和玉大叔在后台看到一位玉友留言:“大叔,我这里有一个祖传的孤品玉器,麻烦您给鉴赏一下

”,说实话,古玩类的玉石大叔并不懂,实事求是的说,文玩类的东西是收藏圈子的事情,而且古玉的玉质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基本都是辣鸡,所以说并不是玉制品就都是通行的,这种东西需要懂行的老专家来看。

不过我们今天来谈谈这个“孤品”的概念,孤品也是收藏圈子的名词,意思就是独一无二的藏品,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民间故事,曾经有一位来自英国的古玩商人,从中国的南海沉船中获得不少价值连城的明代官窑,可是他在优选藏品以后,选择把其中大部分藏品都砸碎,原因就是他要珍藏精选最好的作品搞成孤品,物以稀为贵才会发财。

虽然和玉大叔对这个故事的真伪有些存疑,但这个故事从侧面说明了孤品对于收藏的重要性,比如说和田玉市面上我们如果按籽料和山料来区分(况且也把山流水甚至戈壁料当成籽料来计算),那么理论上每一枚籽料都是孤品,因为这个世界不存在两枚一模一样的籽料,所以说籽料的价格为什么高,卖的也就是个奇货可居。

孤品在和田玉的地位真的这么高吗?其实孤品的玩法有一段不光彩的过去,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许多商人在市场上无序竞争,为了获得先机,不少人动了歪脑筋,有不少人变着花样对官员进行行贿,孤品是其中一种雅贿的方式,简单的来说就是先送给官员一个假货的藏品,然后过几天找到商量好的所谓“估价公司”或者“拍卖公司”慕名陌生拜访前来进行评估,当然立刻评估为“孤品”,然后再安排自己人以所谓“收藏家”的身份高价买走,以通过艺术品洗钱的方式输送贿赂。

这些年官场风气已正,结果又出现了一些评估公司的骗局,因为有不少人在网上咨询自家的“祖传”玉器真伪,殊不知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假货,但有一些骗子假冒评估机构联系这些网友,故意声称有海外买家或者港澳台的富商看中了你家的“藏品”,要求你去估值是否是“孤品”,如果上钩,这些骗子会出具一份虚假的询价函,内容是“本人在海外不便,独家委托XX机构进行评估及接洽,并愿意以一个天价收购”,往往这些所谓的“询价函”还搞了一堆英文和莫名其妙的印章,看起来很高端很真实的样子,于是上当的人就放心的交了高价的评估费用,没过几天骗子就会告知你通过鉴定这藏品是假的,买家不愿意购买,评估费用也不能退还,此举导致大量急于发财的人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