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的馈赠,细数《四驱兄弟》中已经实现的“黑科技”

关注《奶爸说》朋友应该还记得,我们在过年前不久产出过一篇《回忆杀!奶爸们小时候追过的赛车动画》的文章,推送之后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很多朋友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纷纷表示一定要重拾经典,希望能够再一次体验到小时候守在电视机旁的那种心潮澎湃。确实,和现在大量的“中二番”、“卖肉番”不同,小时候的那些动画片虽然画质比较粗糙,但其充满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对年幼的我们起到了正向引导的作用。

身为一名汽车爱好者,我自然会从其他角度来欣赏这些动画。就拿红极一时的《四驱兄弟》来说,这部作品引进的时候,国内的汽车普及率还低的可怜,屏幕上让人眼花缭乱的四驱赛车和各种天马行空的赛车技术把涉世未深的我们唬的一愣一愣的。那么问题来了,快二十年过去了,《四驱兄弟》中已经实现的“黑科技”实现了多少呢?

ZMC车身

“ZMC车身”最早是在《四驱兄弟》第一部中出现的概念。由于鹰羽龙的三角箭遭到蜘蛛王的破坏无法修复,因此土屋博士使用铁心老师研制的ZMC材料开发出了ZMC车身,并将其用在了新三角箭上。重获新生的新三角箭凭借优秀的空气动力学设计以及ZMC材料赋予的超高车身强度,在和蜘蛛王的二番战中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回到现实,“车身轻量化”是很多主机厂造车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据统计,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坊间的改装文化也有“宁减一斤,不增十匹”的说法。可见,车身轻量化对车辆性能和燃油经济性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在现有的材料科技下,铝材是最轻,最经济的车用板材,和传统钢材相比,全铝车身可以一次冲压成型,大大减少焊接点的存在,因此,这种技术生产的车辆拥有更轻的质量以及更高的强度。但缺点也很明显,一旦发生碰撞,创面基本没有钣金的必要,必须更换部件,这也大大增加了后期维修养护成本。

GP晶片

到了剧情发展后期,也就是在第二部作品的世界杯大赛阶段,土屋博士为参加比赛的日本代表队开发了GP晶片,这也是参加杯赛的超级四驱车有别于普通赛车的精髓所在。装备了GP晶片的四驱赛车仿佛拥有了人工智能一样,可以存储赛道路线图并模拟出最佳的赛车线,最神奇的是,它还能够在比赛中根据赛道的实时状况调整跑法。

而在目前的汽车工业体系当中,“人工智能”其实早就已经参与进来。没错,我说的就是自动驾驶,通过AI、视觉计算、雷达、监控装置和全球定位系统协同合作,车辆可以暂时摆脱驾驶员的操控。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 International)在2014年将自动驾驶技术分为0级、1级、2级、3级、4级、5级,共六个级别。

就目前来说,搭载自动防碰撞、定速巡航等配置的车辆属于第1级的辅助驾驶,装备自动泊车功能的则介于第1级和第2级之间,即便是特斯拉公司正在销售的Autopilot辅助驾驶技术也仅仅属于第2级技术(关键是还出了这么多人命),可见人类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死亡之舞

依旧是在世界杯大赛中,日本代表队遭遇到了世界各个参赛队伍的挑战,而就在日本队越挫越勇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被这些挑战者圈粉,美国、德国、中国乃至牙买加、各个代表队都有着鲜明的自身特色,唯独意大利队最不受待见,凭借一招“死亡之舞”,和他们比赛过的队伍基本就没有能够顺利完赛的。后来在日本队的“主角光环”下,意大利队在赛车上安装武器的秘密才大白于天下。而能够使赛车跳出“死亡之舞”的诀窍就是后轮转向技术。

在二次元世界,后轮转向技术可以使赛车急速旋转,从而带来旋风般的视觉效果,在真实世界当然远远没有这么夸张。我们知道,对于一些新手来说,他们在过弯,尤其是一些急弯的时候往往会拿捏不准油门的深浅,因此很容造成转向不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推头”现象,而搭载这种技术的车辆能够做到两度到三度之间的后轮转动角度,其目的就是辅助前轮转向,提高车辆在弯中的稳定性。目前,宝马,奥迪,讴歌,凯迪拉克以及保时捷等等豪华品牌在这一技术领域都有所造诣。

写在最后:

由于知识储备受限,我们小时候在看这些动画作品的时候完全是图一乐呵,脑袋里根本没有“人工智能”、“轻量化”以及“后轮转向”的概念,等到长大了才惊叹于作者超前的科技视野,可事实就是这样,影视作品的天马行空往往就是现代科技的灵感来源,科技的发展也需要预先勾勒出的美好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