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自駕玩埃及,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有人問:從開羅到盧克索需要多長時間?

穆龍:那要看你想多久到?一般坐飛機要兩個小時,坐船需要3天,騎駱駝需要一年半,走著來,可能要搭上後半生……

越野車載著我們來自中國的遊客離開了白沙漠宿營地,重新駛上柏油公路。接下來我們將去往埃及中南部的哈里傑綠洲地區過夜,從白沙漠到哈里傑的路主要是柏油路,但偶爾也會遇到正在維護的施工路段,但周圍的沙漠、砂丘和溝壑,又總能不失時機地吸引我們善於探索發現的視線。

頂著大沙暴,勇闖綠洲哈里傑

午後,撒哈拉沙漠裡一場突如其來的大沙暴,打破了我們這支自駕車隊原本寂寞的節奏。當我們發現沙暴來臨時,車外的風已經起了一段時間。公路前方,沙漠深處,黃塵滾滾,我們正看得出神,車載電臺裡傳來了沙塵暴的預警提示:沙暴來了,各車加大安全車距,降低車速,小心駕駛!撒哈拉沙塵暴說來就來,且來勢洶洶,車隊根本來不及做任何準備和防護,只能硬著頭皮往沙暴裡鑽。車外的大風裹挾著粗大的砂粒和塵土呼嘯著向我們撲來。50米、20米、10米、5米——這是我們車外的能見度正在一點點下降,最嚴重的時候,我僅僅可以看到路肩,再遠就是昏黃一片。

撒哈拉的大沙暴在肆虐,但我們的行程卻不能耽擱,車隊仍舊緩慢前行。大約1個小時候後,車載電臺裡傳來某輛車故障的通報,車隊被迫停下做短暫的修整。此時的沙塵暴已經沒有一個小時前那麼狂躁了,所有人下車查看車況。好傢伙,真讓人嚇了一跳——剛剛的沙暴給車隊造成了不小的硬傷:就拿故障車舉例,太多的砂粒鑽進了它的發動機艙,在一些影響機械運轉的地方還存留著大量黃沙,導致機械部件或電路系統不良反應。最普遍的現象是,幾乎每輛車只要打開發動機艙一看,就像阿凡提的咒語“沙子一屋子”一樣,黃沙堆得厚厚一層。再打開空氣濾清器,躲在那兒的沙子準保嚇你一跳,要是空濾器出問題,沙子就可能進到發動機內部,那麻煩可就大了!

故障排除後,車隊繼續向著哈里傑綠洲挺進。風漸小,路兩旁出現了沙漠綠洲和村莊,椰棗樹、房舍、路人、驢車也越來越多,我們進入了達卡綠洲。見到車隊的當地孩子和大人無不笑著向我們揮著手問好,這個不知名的友好小鎮是我們今天的油料補給點。當夜色再一次降臨撒哈拉沙漠腹地時,我們的車隊安全抵達了哈里傑,這是沙漠腹地的一處綠洲小城,今晚我們將在這裡安歇。

離開白沙漠營地,我們繼續向著哈里傑綠洲挺進。

大沙暴來臨前的梁兄,還算鎮定自若。

禁止並行路段。

大沙暴已經逼近。梁兄看路面越來越困難……總不能靠邊停車,在有可能持續幾個小時到幾天幾夜的沙漠風暴來臨的情況下,孤車掉隊只有死路一條。換我來開吧,我視力好,還能看清前方情況。

穿過大沙暴之後,停車休整時看到了這一幕,車牌和前機蓋已經被徹底打磨,車牌只剩鋁板,不見了一點油漆,機蓋也像是剛剛被砂紙打磨過一樣“富有質感”。它就是我們這一段的神駒座駕——BYD-F3。這款國產車其實在埃及還是很常見的!

哈里傑綠洲的酒店,我們今天的下榻點。

哈里傑的埃及老百姓就像歡迎親戚一樣熱情地隔著車窗跟我們打招呼,進城遇到的每一個路人幾乎都在迎接我們!感動得我眼淚嘩嘩的。

趕驢車的年輕人。

機械化生產在埃及還只是個目標,唯一主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助手還是毛驢。在埃及有句俗語:生兒子不一定指的上,但毛驢有一頭就夠養活全家人。

候車廳裡的姑娘們。

酒店花園裡負責迎接我們的哈里傑政府代表。

沒到過盧克索,就不算來過埃及

沿著撒哈拉沙漠公路去往尼羅河東岸古都、埃及法老神廟最集中的盧克索的路程並不長。盧克索負責旅遊接待的姑娘埃米爾告訴我:“盧克索是上下埃及的眾神之地,事實上盧克索的法老神廟也是全埃及最集中的地方。你們在這裡可以看到距今3000年前新王朝時期的一些神廟。”正如她所說,無論我們駕車走在盧克索的郊外還是老城,總能在不經意間,路過一座座規模不一、挺拔恢宏的神廟建築。

盧克索在古埃及時期被稱為底比斯,根據歷史年表,底比斯可以算是埃及的“九朝古都”。早在古王國時期,底比斯還只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型商道中心,它作為通往西奈半島的水路及通往努比亞的陸路的樞紐。正因為有這個優勢,當時的法老決定把首都定在底比斯,並在底比斯為阿蒙神大興土木,興建了很多神廟,坐落在古都底比斯的卡納克神廟建築群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如今盧克索當地最為古老的廟宇群。

卡納克神廟群由磚石牆隔成了三個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保存得最為完好,也是面積最大的,佔地約有30公頃,是法老獻給太陽神阿蒙 (Amon Temple in Karnak) 的祭祀建築,稱為阿蒙神廟;神廟的左側是獻給Montu神的,佔地約2.5公頃;最後一個建築群是獻給阿蒙神的妻子——形為禿鷲的Mut女神(尚未發掘)。埃米爾說,在埃及新王朝時期,每個宗教季節的儀式都是從卡納克神廟開始,直到盧克索神廟結束。我覺得卡納克神廟群最為壯觀的是其一進門的石柱大廳,在面積約為5千平方米的地方,共排列著134根巨大石柱,中間兩排的石柱最為粗大,每一根的重量都達到了12噸,據說石柱頂端可以站下百餘人!

卡納克神廟群除了那些巨大的石柱,還有一樣神奇的東西——那就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的方尖碑,它是全埃及最高的方尖碑(高29.2米)。誰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從阿斯旺的山體上被分離出來,又是如何豎立在卡納克神殿之中的;與卡納克神廟群一樣,盧克索神廟也不例外,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十九個法老艾米諾菲斯三世(公元前1398~1361年在位)為祭奉太陽神阿蒙、他的妃子自然神姆特和他們的兒子月亮神孔斯而修建的。在那座逾3000年曆史的盧克索神廟中,至今還保留著多處巨型石像遺蹟、精美的浮雕及栩栩如生的故事壁畫。用埃米爾的話說——“沒到過盧克索,就不算來過埃及”!

另外,卡納克神廟群和盧克索神廟之所以如此著名,不僅因為它的悠久的歷史、眾多精美的石雕、一座座高聳的法老塑像和方尖碑,其實還與那些記錄在一處處巨大的圓柱、石像或者牆壁上的法老故事息息相關。在漫遊卡納克神廟群和盧克索神廟時,我感受到了一幕幕法老與神的對話,那些雕刻,畫面逼真,內容形象,就如同你正站在法老祭祀太陽神阿蒙的現場一樣清晰。

遙想3000年前,在沒有任何現代技術的前提下,工匠們一斧一鑿地呈現著這些法老故事,那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即便是當今的埃及人,同樣沒有放下修葺神廟的工作。在神廟的大門口,三名埃及工匠正在遊人如織的甬道旁用最原始的鏟子、鑿子對著一處文物維修加固。或許正是由於這些工匠的默默付出,盧克索才保留下了擁有近4000年曆史的人類遺產——法老神廟建築群。

離開哈里傑綠洲,去盧克索的路上。

盧克索的馬官兒。

盧克索遍地是遺產,有神廟、遺址、古蹟……都是真跡,沒有一樣所謂的“仿古、復建”品。

卡納克神廟神。

卡納克神廟群遺蹟。

盧克索神廟外圍。

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神廟裡的泥瓦匠。神廟的修復工程是巨大且漫長的工程,到底有多長該怎麼說呢?比如,有些泥瓦匠是從他爺爺那輩兒就開始修復神廟工作,直到他的兒孫還是繼續幹這行。

前幾年有個中國男孩在盧克索神廟的古蹟牆上留下了他的大名,一時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焦點,其實,我們只是特意放大里一個案例而已,在盧克索神廟裡的古蹟牆上,不僅有中文,也有日文、韓文和英文。據說,修復一個簡單的刻字,幾乎要花費一位文物修復專家一年的時間。同胞們走出國門,切記不要給祖宗丟臉,切記注意素質和文明!

酒店外,日落時分的尼羅河,孤帆長河映餘暉。

夜晚的盧克索神廟建築。

盧克索神廟裡巨大的石柱。

法老的寶座。

法老老婆的寶座。

燈光下,盧克索神廟更顯壯麗。

從“沙漠王朝”到“海濱天堂”

轉過天來,我們這支自駕車隊又要開始了新一天的沙漠旅行了。從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出發,去到距離紅海邊的度假城市赫爾加達(Hurghada)有將近300公里的路程,同時這一程也彷彿是從古埃及文明向著現代社會邁進的過程。

降雨很快結束,天色再次暗了下來,這次不是陰天,而是夜色已經降臨撒哈拉。汽車行駛在埃及東部沙漠的峽谷中,隨著路面忽高忽低,忽而盤旋下降,忽而曲折轉向,當十幾輛汽車一同閃爍著黃色尾燈時,山谷中就像趴伏遊走的一條“金龍”。進入赫爾加達,現代繁華再次映入眼簾,一天的行程,讓我們大有穿越之感。雖然下榻的酒店是一家離紅海最近的,但夜幕下我們已看不清海的模樣了,只好枕著濤聲入睡。

去往紅海之濱赫爾加達的路上,繼續在撒哈拉沙漠裡穿行。四旋翼拍攝的沙漠公路。

紅海HIGH翻天

對於還未到過埃及的人來說,很難想像在沙漠佔絕對主角的北非國家,居然還有著曼妙的紅海美景。從荒蕪的撒哈拉沙漠來到藍綠清澈的紅海之濱,你絕對會相信,撒哈拉與紅海早已相戀了萬年!紅海海濱,那旖旎的風光,熱辣的度假氣息,再次挑逗了我們的興奮神經。早早用過餐,我們便來到了海邊登上游艇,向著紅海深處進發了。

我們乘坐的遊艇大約搭乘了20~30人的樣子。從一上船,眼前就只剩下紅海的藍和綠了。紅海海水的綠,綠得清澈見底,藍得又是那麼深邃寧靜。在駛抵一處小島後,無論男生還是女生,一個個都迫不及待地撲進了大海的懷抱,盡情地游泳、潛水。清澈的海水中,有的是小丑魚和其他不知名的魚群。

當結束了一整天的海上度假之旅後,我原本以為大家會筋疲力盡。但沒想到的是,一說到晚上去城裡走走看看,每個人又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赫爾加達的老城建築並不華麗,但街上的當地人卻一個個樂樂呵呵、態度謙和,如此一個像極了超級大市場的老城,自然也讓我感覺到很快樂!我們勇敢地在路邊咖啡店裡嘗試了正宗的阿拉伯水煙,也見識了阿拉伯棋“特朗”的有趣,甚至有人還熱情地投入到了一家夜店門前的“音樂狂歡”中。總之,紅海之行,每個人過得都相當High!

紅海小舟。

滿眼白花花的大肥肉。

遊艇上的小姐姐們~

浮潛拍攝。

赫爾加達的夜市文化。

隔壁遊艇上的朋友們。

紅海之濱——赫爾加達旅遊警察的標配。

重返開羅

告別赫爾加達,也意味著我們在埃及的自駕之旅進入了尾聲。從赫爾加達返回開羅,全程400多公里。帶著對紅海的戀戀不捨,車隊沿著藍寶石海岸線緩緩北去,偶爾能看到高檔的別墅區和度假酒店,但相對成熟的紅海度假區而言這裡略顯偏僻了些。很快,高大的開羅門也進入了視線,這預示著我們又將面對熱鬧的“開羅交通”了。

在付出了一些“擁堵”的代價之後,我們再次入住了剛到開羅時的下塌酒店。這是一家在吉薩金字塔腳下的、擁有百年曆史的度假酒店。1943年,由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聯合簽署的《開羅宣言》就誕生在這家酒店裡,它就是——開羅米娜宮酒店(Mena House Hotel,Circa)。如今,酒店還保留著當年三位首腦住過的房間。此時此刻,已是我們自駕遊埃及的第八天,我已經沒有了遺憾,更沒有失望。當對埃及的所有慾望被滿足時,我確定——我已徹底折服於悠遠的古埃及文明、浩瀚多情的撒哈拉和純淨無暇的紅海之濱!這種慾望,就像一種發了酵的情感,無法複製,不能表達,或許一生也只有這一次!

藍寶石海岸,沙的邊緣是紅海。

Tips

穿衣:因埃及地處非洲北部,空氣乾燥,氣候炎熱,所以前往埃及旅行應穿著淺色、透氣吸汗的棉質衣衫,儘量穿長袖長褲,以免被曬傷。進入沙漠,還要準備一件厚外套,沙漠的夜晚很冷。

小費:埃及是個流行小費的國家。如廁(1埃鎊)、酒店客房服務(1美元或5-7埃鎊/次)、旅遊景點等很多地方需要支付小費或贈品。除了現金小費之外,推薦帶上一些小盒清涼油作為物質小費使用。

加油:埃及各地都有加油站,主要為Mobil、TAKA、CALTEX、NPCO等加油站。埃及汽油價格十分便宜,92號汽油(1.8埃鎊/升,約合人民幣1.4~1.5元);95號汽油(2.1埃鎊/升);

自駕、交通:開羅、亞歷山大、盧克索等埃及大城市有汽車租賃公司,但散客租車除需要有效的國際駕照之外,按照規定不得將車開出該地的轄區;除開羅和亞歷山大之外,埃及各地的交通狀況都很好,且開羅至紅海的高速公路全線免費通行。

通訊、上網:在埃及,購買一張沃特豐(Vodafone)電話卡(小卡50埃鎊+大卡40埃鎊),另外充值25埃鎊後(3G上網套餐,1G流量套餐),便可用於埃及國內外通話、上網。